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7): 1111-111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709

• 经济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3种不同地下茎形态竹子的钾含量及积累特征

尹瑞安1, 叶柳欣2, 郑世伟1, 吴夏华1, *, 吴冰冰1, 吴小明1   

  1. 1.庆元县林业局,浙江 庆元 323800;
    2.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 收稿日期:2018-05-13 出版日期:2018-07-11
  • 通讯作者: 吴夏华,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科技推广、生态保护工作,E-mail:510578085@qq.com
  • 作者简介:尹瑞安(1969—),浙江庆元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林业科技推广、森林培育研究工作,E-mail:372779017@qq.com

  • Received:2018-05-13 Online:2018-07-11

摘要: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混生型苦竹和丛生型绿竹为研究对象,对钾含量、储量和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竹和高节竹钾含量大小表现为叶>枝>秆,而苦竹则表现为叶>秆>枝,枝、秆中钾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高节竹、苦竹叶片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高节竹枝条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苦竹秆中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钾素积累量大小为苦竹>绿竹>高节竹,其积累量分别为259.87、177.05、123.16 kg·hm-2,而钾素利用效率高低则表现为绿竹>苦竹>高节竹,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钾素分别为3.81、6.34、6.95 kg。

关键词: 高节竹, 苦竹, 绿竹, 钾含量, 积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