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的凡纳滨对虾野生及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申淑慧,戴习林.基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的凡纳滨对虾野生及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1):2836-2845.
作者姓名:申淑慧  戴习林
作者单位: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摘    要:目的]分析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改良优化凡纳滨对虾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凡纳滨对虾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候选SNP位点,设计扩增引物,采用10尾野生凡纳滨对虾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筛选获得11对有效引物及24个位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上的SNPs位点,并用于分析2个野生群体(Y1和Y2)和2个选育群体(F1和F2)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平均值明显高于选育群体.在2个野生群体中,Y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Y1;在2个选育群体中,F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F1,且在CATL、ANT、Tryptase、Crustin-like和Penaeidin4c等功能基因的某些SNP位点上,2个选育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为0.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均存在SNP位点不同程度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现象.野生群体Y1与选育群体F1间的近交系数(Fis)最高(0.0875),且基因流(Nm)也较高(4.2728);野生群体Y2与选育群体F1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最高(0.0947),但Nm最低(2.3886),表明二者间的遗传背景较远.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85.15%),仅有14.85%变异来源于群体间.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351~0.9747,遗传距离为0.0256~0.0671;基于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Y1、F1和F2聚为一支,而Y2单独聚为一支.结论]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在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中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选育群体,且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杂交措施将野生群体的优良抗逆基因引入选育群体,提高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免疫及抗病能力.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野生群体    选育群体    SNP分子标记    生长功能基因    抗逆功能基因    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in wild and selected populations of Penaeus vannamei based on SNP markers in growth and stress resistance genes
SHEN Shu-hui,DAI Xi-lin.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in wild and selected populations of Penaeus vannamei based on SNP markers in growth and stress resistance genes[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2020,51(11):2836-2845.
Authors:SHEN Shu-hui  DAI Xi-lin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