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志长,沈涛,胡宇倩,宋海星.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9,50(3).
作者姓名:杨志长  沈涛  胡宇倩  宋海星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摘    要:【目的】探明低氮密植对机插晚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推广低氮密植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杂交稻泰优390和常规稻湘晚籼13为材料,设低氮高密(N 120 kg/ha、36.36万穴/ha)和常规栽培(N 150 kg/ha、28.57万穴/ha)2种氮肥密度水平,测定不同氮肥密度处理下机插晚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干物质含量、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齐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参数。【结果】与常规栽培相比,低氮高密处理下泰优390产量降低5.56%,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湘晚籼13产量无显著变化;低氮高密处理机插晚稻的有效穗数、单位面积茎蘖数、成穗率、收获指数和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上升,群体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变化;泰优390生育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P0.05),湘晚籼13生育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Pn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氮肥施用量减少20%的条件下(150 kg/ha降至120 kg/ha)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机插晚稻仍可稳产。综合考虑产量、肥料成本和环境保护,低氮密植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关 键 词:机插晚稻  低氮密植  常规栽培  产量  光合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