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粪臭素在家畜养殖中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臭素是L-色氨酸的细菌降解产物,是引起反刍动物急性肺水肿和肺气肿(ABPE)的主要物质,同时也是产生猪肉异臭味的主要物质,严重危害家畜养殖.本文综述了粪臭素的理化性质及合成途径、在家畜中的作用机理、影响粪臭素的因素及降低家畜体内粪臭素的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粪臭素在家畜养殖中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兵  陈安国 《家畜生态》2004,25(4):205-206,210
粪臭素是L-色氨酸的细菌降解产物,是引起反刍动物急性肺水肿和肺气肿(ABPE)的主要物质,同时也是产生猪肉异臭味的主要物质,严重危害家畜养殖。本文综述了粪臭素的理化性质及合成途径、在家畜中的作用机理、影响粪臭素的因素及降低家畜体内粪臭素的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程鹏辉  廖新俤 《养猪》2007,(1):9-11
粪臭素是猪肉产生异臭味的主要物质,严重危害养猪生产。为了降低粪臭素的危害,添加饲粮纤维是一项积极可行的措施。本文综述了粪臭素的来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改善粪臭素对养猪生产不利影响的措施以及饲粮纤维对猪体内粪臭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饲粮纤维降低粪臭素水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猪业》2013,(10):72-72
丹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选育能够使健康公猪体内生成公猪异味的两种化学物质(雄烯酮和粪臭素)含量降低,且不会对重要经济性状造成不良影响。公猪异味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影响熟猪肉的气味和口味,这种异味主要是健康公猪背膘中积累了粪臭素和雄烯酮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粪臭素(3-甲基吲哚)是猪大肠内微生物降解L-色氨酸的产物,是引起公猪膻味的主要物质,易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对猪肉风味有负面作用。本文综述了粪臭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以及日粮纤维对猪肠道、血浆、粪便和脂肪组织中粪臭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从粪臭素的产生、吸收和代谢等方面,详细讨论了纤维物质影响猪体粪臭素沉积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中粪臭素的分布规律,对不同深度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垫料样品和不同地理位置的垫料样品中粪臭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样本间的差异。分别称取2 g猪粪和垫料样品,采用甲醇提取猪粪和垫料样品的粪臭素,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进行粪臭素检测。新鲜猪粪、育肥猪舍垫料、母猪舍垫料和仔猪舍表层垫料的粪臭素含量分别为4.2、0.93、1.6和0.7μg/g。垫料中的粪臭素含量低于猪粪,仔猪舍垫料粪臭素含量最低。采集于育肥猪舍发酵床表层的垫料样本,粪臭素的平均含量为0.93μg/g,内层垫料样本粪臭素平均含量为4.20μg/g,表层垫料粪臭素含量低于内层垫料。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环境中的粪臭素含量低于猪粪,保障养殖环境健康,减少养殖空气污染,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家畜中毒性疾病主要是家畜采食或误食了有毒物质导致的疾病。毒物进入到家畜体内或在家畜体内转化成毒物后的毒理作用比较复杂,不同毒物引发的中毒性疾病症状各不相同,大部分是急性的,一般会因为病因不明或误诊以及失治等问题导致家畜死亡。本文主要分析了家畜常见中毒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粪臭素(3-甲基吲哚)是动物肠道中的L-色氨酸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带有恶臭气味的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它能导致猪肉膻味,降低动物对饲料的转化效率,影响动物健康,对现代畜禽养殖业和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文章综述了粪臭素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寡糖对动物体粪臭素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对寡糖调控畜禽粪臭素产生和沉积的可能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猪粪便菌群作用下粪臭素 (3 甲基吲哚 )和吲哚的形成途径以及pH对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猪大肠菌群作用下L 色氨酸既能直接降解形成吲哚 ,又能经吲哚 3 乙酸再形成粪臭素。pH对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有明显影响。pH =6 .5时 ,约 4 2 %色氨酸转化为粪臭素 ,5 8%色氨酸转化为吲哚 ;pH =8.0时 ,约 78%色氨酸转化粪自素 ,2 2 %氨酸转化为吲哚 ;pH =5 .0时 ,只有 16 %色氨酸转化为粪臭素 ,而 84 %色氨酸转化为为吲哚。本试验结果提示 ,通过改变环境的pH可以使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发生变化 ,高pH环境有利于粪臭素的产生 ,而低pH环境有利于吲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1畜禽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恶臭气味。畜禽生产中的恶臭主要来自粪便、饲料发酵和家畜呼吸等,臭气的主要化合物有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以及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等。应当指出的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不仅产生大量粪便,而且还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气体污染大气。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含梅山猪50%的公猪中,与公猪膻味有关的年龄、阉割和日龄对粪臭素和雄烯酮在背膘中沉积的影响。在未去势公猪的背膘中,粪臭素和雄烯酮的沉积随着年龄(114、144和174 d)的增加而增加。去势能明显地减少各个年龄阶段粪臭素和雄烯酮的水平,但能明显地增加各个年龄阶段细胞色素P4502E1的水平,而细胞色素P4502E1是肝脏中粪臭素代谢所涉及的最初的酶。这些结果表明,雄烯酮水平的下降是由于去势影响了细胞色素P4502E1的表达调控,导致了粪臭素水平的下降。在日粮中饲喂甜菜会使粪臭素的水平减少,使细胞色素P4502E1的表达水平增加,但不会影响雄烯酮的水平。这表明,通过去势和在日粮中添加细胞色素P4502E1可以减少粪臭素的沉积。然而,通过日粮中改变细胞色素P4502E1的作用机理与去势不同。  相似文献   

12.
对家畜来说,去势有其必要性.完整公猪肉中有一种难闻的"膻味"(主要成分是雄烯酮和粪臭素);公牛、公羊性情暴躁凶悍,相互格斗,容易造成外伤感染,而且肉质嫩度差、质地粗糙、质量等级低;母牛在性成熟后18-24 d会出现周期性发情,易在牛群中引起混乱,导致无计划怀孕而影响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家畜家禽在生活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受到自然界微生物从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及伤口等处侵入到体内。大部分微生物是无害的,侵入体内不会引起家畜家禽发病,危害健康;但有一部分微生物(病菌、病毒)侵入家畜家禽体内后,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家畜家禽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引起发病,造成疫病的流行和死亡。但在疫病流行中,有一部分或少部分(同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在含梅山猪50%的公猪中,与公猪膻味有关的日龄、阉割和日粮对粪臭素和雄烯酮在背膘中沉积的影响。在未去势公猪的背膘中,粪臭素和雄烯酮的沉积随着日龄(114、144和174d)的增加而增加。去势能明显降低各个日龄阶段粪臭素和雄烯酮水平,但能明显增加各个日龄阶段细胞色素P4502E1的水平,而细胞色素P4502E1是肝脏中粪臭素代谢所涉及的最初的酶。这些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阿维菌素是近十年来在甘肃省试点、示范和区域性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抗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的兽药,从1993年开始我省先后在兰州、张掖、武威、酒泉等7个地、州、市的22个县安排了80 000多只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治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对家畜体内外寄生虫驱治试验疗效的观察,阿维菌素对羊的体内外寄生虫病和猪的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驱治率分别达到95%~100%和94%~100%.驱治效果优于目前使用的其他抗寄生虫药物.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未阉公猪中,高水平的粪臭素和较低程度的吲哚浓度会导致猪肉风味的消失,称之为公猪膻味。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未阉公猪包括117头约克夏猪、134头长白猪、184头汉普夏猪和75头杜洛克猪的血浆样本,来分析粪臭素水平,并用其中少数样本来分析吲哚的浓度。在每一个品种中,血浆中粪臭素水平与年龄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17.
畜舍中由于受到密集家畜的呼吸、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有害气体含量高、成分复杂,表现在氨和硫化氢的含量大为增加。其次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粪臭素的含量增加,特别是密闭式畜舍,如果通风换气不良,卫生管理不佳,这些有害气体成分可达到危害的程度,造成慢、急性中毒,所以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消除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引起家畜中毒的因素很多,如有毒植物、发霉变质饲料、工业污染物、农药污染的饲料或自然界的有害元素等,因此,家畜中毒病的发生也很频繁。现就家畜中毒病的常见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作分别介绍。(一)有机磷中毒家畜误服有机磷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进入体内,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中毒。1.主要症状。中毒后家畜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表现不安、神经兴奋、流涎、咬牙、流泪、腹泻、肌  相似文献   

19.
在肉用家畜,特别是在猪这类集约化生产的肉用家畜中,现在广泛使用治疗药物。因此,有必要检测治疗药物在家畜体内的残留,以确  相似文献   

20.
粪臭素存在于动物粪便中,具有强烈的粪臭气味,是畜禽排放的主要臭味物质之一。养殖生产过程中,粪臭素对畜禽健康、肉品质及周围环境等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针对畜禽粪臭素的产生机制问题及相关的减排措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合所在团队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此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降低畜禽排放粪污和臭味物质、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