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我们研究了敌杀死、浏阳霉素、乐果等杀虫荆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多菌灵、尼泊金、TRIFMINE、(新强力杀菌剂)等三种杀菌剂对黑木耳、青霉菌和绿色术霉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试图筛选出适合防治危害黑木耳的害虫和防止竞争性杂菌的高效低毒农药。现将部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50值、EC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素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药性发展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自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分离得到的85株灰葡萄孢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N-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苯胺基嘧啶类(嘧霉胺)、酰胺类(啶酰菌胺)以及苯并吡咯类(咯菌腈)等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的灰葡萄孢菌对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防治灰霉病的常用杀菌剂嘧霉胺、啶酰菌胺以及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药性发展迅速。灰葡萄孢菌对传统杀菌剂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水平较高,总抗性频数分别为72.94%、51.76%、69.41%;多菌灵-乙霉威双抗频数为51.76%,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三抗频数为34.12%。灰葡萄孢菌对目前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嘧霉胺及啶酰菌胺也已经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频数分别为64.71%和65.88%。而对于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性频数为36.47%。共发现了40种多重抗药性的类型,且有32种多抗类型未曾报道;1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敏感,抗性频数为1.18%;5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抗性,抗性频数为5.88%。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单一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建议多种药剂配合使用以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研究墨兰炭疽病菌寄主范围及防治方法,以期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测定了18种供试杀菌剂对墨兰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和5种供试杀菌剂对墨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发现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博得、蓝普、固本、施保功、施保克、福·福锌、代森锰锌、多·福和多菌灵·嘧霉胺对该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0 mg/L时,抑制率为100%.盆栽防治试验表明,浓度为1000 mg/L的福·福锌对墨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100%.结果表明福·福锌是防治墨兰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Lasiodiplodia therbromae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离体果穗喷雾的方法测试分析了25种杀菌剂在葡萄上的适用性。每种杀菌剂均选择药剂标明的最低浓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抑霉唑乳油、异菌脲悬浮剂、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丙环唑乳油和啶菌唑乳油等8种杀菌剂对L.ther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100.00%;而其余17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25.93%~99.56%之间;乳油型杀菌剂不会在葡萄果面形成药斑,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类型杀菌剂均会在果面形成药斑。防治由葡萄溃疡病菌L.therbrom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时,推荐使用抑霉唑乳油。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苹果树腐烂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抑菌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抑菌作用及保护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室内抑菌作用较好的为多菌灵、咪鲜胺及丙环唑;田间药效试验中,喷药后第0d和第7d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均能有效地保护枝条免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侵染,但喷药后第21d只有多菌灵、咪鲜胺及丙环唑的保护效果维持在60%以上。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建议以多菌灵(有效成分)为主,并与以有效成分为咪鲜胺及丙环唑的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7):31-33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多菌灵、氟硅唑、腐霉利、己唑醇、嘧菌酯、溴菌腈、菌核净、噻呋酰胺和嘧霉胺,EC_(50)值分别为0.43、057、1.20、3.27、7.97、11.80、13.96、41.71、105.07 mg·L(-1);生物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丁子香酚、多抗霉素和中生菌素,EC_(50)值分别为1.84、8.02、20.48 mg·L(-1)。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试验,研究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8%克霉灵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种杀菌剂对平菇菌丝及青霉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了有效的杀菌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200倍时,能有效抑制青霉的生长,抑制率可达60.48%,对平菇菌丝生长没有影响,可在平菇栽培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氟啶胺、咪鲜胺、腐霉利、啶酰菌胺、异菌脲和多菌灵对10个菌株的EC_(50)值分别为0.003 0~0.035 3、0.001 7~0.107 3、0.015 4~0.192 9、0.016 1~2.055 4、0.004 2~0.178 9、0.009 8~0.131 9μg·mL~(-1)。其中菌株XK1对氟啶胺和XK2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均最低,而DQZ1对这2种杀菌剂最敏感;XK2对啶酰菌胺和DQZ2对异菌脲的敏感性均最低,而XK1对这2种杀菌剂最敏感;WZ2对咪鲜胺和XK3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均最低,而对咪鲜胺和多菌灵最敏感的菌株分别是YLQ和WZ1。试验表明,不同菌株之间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前言绿霉病和青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运中主要致腐病害。1972—73年我所开展托布津(新农药小组)、多菌灵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研究,证明托布津、多菌灵(苯骈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均为防治绿、青霉病有效杀菌剂。为进一步探明多菌灵处理的有效浓度、时期、方法,1973年冬继续开展试验观测。本文介绍1973—74年度试验结果,并综合1972—74三年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恶霉灵与多菌灵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抑菌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常用土壤杀菌剂多菌灵与恶霉灵及其混合使用防治甜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对甜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为3.01 mg/L,恶霉灵的EC50为261 mg/L,多菌灵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孢子萌发,恶霉灵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菌丝生长,恶霉灵可显著刺激甜瓜生长,恶霉灵与多菌灵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采用田间常用浓度进行土壤处理,恶霉灵与多菌灵混合使用相对防效达82.21%~86.67%,与单独使用恶霉灵相比可提高防治效果13.23%,与单独使用多菌灵相比,可提高防效60.47%。  相似文献   

12.
槟榔炭疽菌生物学特性及6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槟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25~30℃,最适生长pH值6~7。不同碳源、氮源对槟榔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差异较大。杀菌剂咪鲜胺抑制毒力最高,EC50=0.020 1μg/mL;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0.225 3μg/mL;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无抑制作用,不能用于防治槟榔炭疽病。  相似文献   

13.
苹果轮纹烂果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 1998— 1999年田间试验 ,明确了室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药效较高的苯菌灵和福星两种药剂 ,其田间防效也明显好于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多菌灵 ;苹果生长前期喷 50 %多菌灵 6 0 0倍液 ,或50 %苯菌灵 80 0倍液、4 0 %福星 70 0 0倍液 ,中后期喷波尔多液 2 0 0倍液与 50 %多菌灵 80 0倍液加 85%疫霜灵 6 0 0倍液交替使用 ,是生产上全年喷药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的较好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治大田杧果露水斑病的有效方法,为了给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通过初筛从30种杀菌剂中筛选出了11种抑菌率大于50%的杀菌剂,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 mg·L-1;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 mg·L-1;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 mg·L-1。从斜率值来看,该病菌对多菌灵、溴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结论】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溴菌腈、咪酰胺和苯醚甲环唑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纳四种常用杀菌剂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链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对链孢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较差;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链孢霉菌丝、孢子以及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多菌灵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链孢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其中1000倍多菌灵对秀珍菇的抑制率9.87%,而对链孢霉孢子抑制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差稀释法测定了多菌灵等4种常用杀菌剂对绿霉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绿霉和金针菇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在稀释倍数为1 000倍使用时,既能抑制绿霉菌丝生长,又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稀释倍数在1 000倍以上的代森锰锌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不能抑制绿霉菌丝生长;使百功在所试浓度下既抑制绿霉菌丝的生长又抑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采用等差稀释法测定了不同厂家、不同浓度杀菌刑对绿霉及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双效灵防治平菇木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Trichoderma spp.)俗称绿霉,是生料栽平菇危害最严重的病原菌,生产上普遍使用多菌灵来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多菌灵,在一些地方木霉耐药性菌株逐渐上升为优势,防治效果下降。再者多菌灵具苯环结构,性质稳定,分解温度高达310℃,进入人体后难以分解排出。因此,在一些国家已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杀菌剂被禁止使用。我国食用菌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是需筛选出能替换多菌灵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性杀菌剂,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现将其中有关双效灵防治平菇木霉试验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枯萎病药剂筛选及其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了4种抑菌效果好的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温室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80%多菌灵2000倍、25%戊唑醇4000倍、40%氟硅唑3000倍、25%丙环唑2000倍、12.5%烯唑醇4000倍的抑菌效果达到90%以上.烯唑醇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G0值为0.1901 mg/L,其次是戊唑醇和多菌灵,EC50值分别为1.8723 mg/L和1.8847 mg/L;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播前灌施烯唑醇和多菌灵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36 d时的防效分别为89.52%和72.07%.然而烯唑醇明显抑制西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见,播前拌土施用多菌灵对西瓜枯萎病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优先用于西瓜枯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杀菌剂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微生物污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将不同杀菌剂加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Wall.)Lindl.)培养基中(lg/L),抵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取得良好效果。在选用的几种杀菌剂中,50%多菌灵的效果优于70%甲工托布津和25%甲霜灵,其抑菌率达100%,且能促进金线莲生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西瓜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氟硅唑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2.6280 mg/L和3.3268 mg/L;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6660 mg/L和1.9343 mg/L.此外,2种病菌对多菌灵和氟硅唑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