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济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6-207,215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的大面积薏苡种植区,利用薏苡茎秆作为以草代木栽培花菇试验。结果表明,薏苡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比纯薏苡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薏苡屑40%、杂木屑38%、麦皮20%、石膏粉1%、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薏苡屑、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5和1∶2.80。  相似文献   

2.
杉木屑作为花菇原料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杉木屑栽培花菇中,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杉木屑15%、杂木屑65%、麦皮16.5%、石膏粉1.2%、碳酸钙0.5%、过磷酸钙0.5%、红糖1%、尿素0.3%,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杉木屑、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19和1∶2.99。  相似文献   

3.
茶枝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与纯杂木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基本一致,但荼枝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大,以10%-40%为宜,并以30%-40%为最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茶枝屑30%~40%、杂木屑51%-41%、麦皮16%、石膏粉2%、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茶枝屑、杂木屑混合配方栽培的花菇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均在1:2.90左右。  相似文献   

4.
象草栽培花菇技术与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利用象草栽培花菇。研究结果表明,以象草粉与杂木屑混合配方为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象草粉30%、杂木屑50%、麦皮16.6%、石膏粉2%、硫酸镁0.4%。象草粉、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5和1:2.80。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胡枝子屑、杂木屑混合配方进行胡枝子栽培花菇试验,结果表明胡枝子屑能够部分替代杂木屑原料栽培花菇,且混合配方还有利于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树锦鸡儿枝条粉碎物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供试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树锦鸡儿枝条粉栽培黑木耳,产量与阔叶木屑栽培原料栽培相当;在树锦鸡儿枝条粉中添加30%以上的阔叶木屑,菌丝浓密,生长势强,日均长速快,黑木耳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象草木屑混合栽培优质花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象草和杂木屑混合栽培花菇生产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25%、41.5%、58.45%象草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25%~35%象草粉进行香菇栽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花菇。  相似文献   

8.
用木屑制取草酸的加工工艺如下: 1.原料:纯木屑、烧碱、苛性钾、浓硫酸、石灰。 2.配方:一份木屑与三份混合碱。所谓混合碱,就是以20%苛性钾和80%烧碱混合而成的混合物,配料时碱的浓度约为40—50%。 3.制法:(1)木屑加碱融熔:取烧碱240克及苛性钾60克,溶于300毫升清水中,然后加入木屑100克,搅匀后浸几小时,再  相似文献   

9.
代料食用菌培养料配比长期以来沿用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这一传统配方中杂木屑比例占了培养料的近四分之三,对阔叶林资源的消耗量极大。近年来,利用芒屑为主要原料的配方、以熟料方式栽培姬松茸,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种配方栽培桦褐孔菌进行比较试验,发现配方2桦木屑+杂木屑培养基接种后菌丝长势最快,菌丝长满袋时间最短为27 d,在接种后55 d最先形成菌核,形成菌核数量最多为215个,菌核大而坚实,成熟菌核呈圆形,结瘤厚且最大,菌核直径为5.6 cm,最大菌核干重最重为0.72 g,每袋干重产量为65.2 g,每袋湿重产量为247.8 g,干湿比为1∶3.8,生物学转化率为33.0%,菌核颜色为黄褐色。配方1桦木屑培养基和配方3杂木屑培养基在接种后满袋时间、形成菌核时间、菌核大小和产量等差异较小。综合各种因素在日后桦褐孔菌栽培中可选用配方2桦木屑+杂木屑培养基,杂木屑资源丰富,可以部分替代桦木屑,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煤矸石山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组成情况,采用经典样方法对六盘水五个煤矿区煤矸石山自然恢复定居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经野外记录、标本采集、拍照和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六盘水煤矸石山自然恢复定居植物有26科46属50种,其中优势种为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相似文献   

12.
"农民乐747"除草剂在茶秆竹幼林抚育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秆竹幼林抚育中使用“农民乐747”除草剂,对萌生力极强的蔓生秀竹、芒草、白背叶、粽叶芦、鸟毛蕨、蕨、黑莎草、五节芒、白茅等恶性杂草有很好的灭杀作用,杂灌草的死亡率达94、7%,与人工铲草抚育相比,每公顷可节约成本273元,提高工效7、7倍。  相似文献   

13.
使用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防除香椿幼林地的杂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均能够有效防除香椿幼林地的五节芒、苦竹、刚竹、芒萁骨等多年生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均可达93%以上。使用25%森泰水剂除草比人工除草可减少用工56 1%~92 2%,降低除草成本36 1%~61%。同时,可根据幼林地杂草的种类、高度、盖度和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森泰除草剂的剂型和剂量组合,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杂草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植物在废弃地和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指标的比较测定,研究了磷矿废弃地8种先锋植物(木蓝、多花胡枝子、盐肤木、荩草、狗尾草、牛尾蒿、五节芒、葛)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除牛尾蒿外生长在磷矿废弃地上的其它7种先锋物种的光合速率与生长在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相比差异不显著,8种先锋植物的光饱和点在800~1 0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30~70μmol.m-2.s-1之间,但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蒸腾速率则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说明这些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以及对磷矿废弃地环境的适应能力,磷矿废弃地环境对大多数先锋物种的光合作用没有抑制作用。这8种先锋物种是可以用于磷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的。  相似文献   

15.
以被松梢螟危害的1~6年生湿地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坡向、坡位和地被物环境的虫害发生情况及化学防治当年主梢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松梢螟的有虫株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年生林达到100%。东南坡及南坡、下坡和有五节芒生长的湿地松林松梢螟危害最严重;不同林龄、不同坡位湿地松主梢恢复比例均随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五节芒的林地主梢恢复比例高于有丝茅草、杂灌、蕨等地被物的林地。3年生林东南坡和南坡有虫株率分别为96.5%和88.9%,5年生林主梢恢复比例达100%;坡位对于主梢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贵州凯里喀斯特区最难恢复的白云质砂石山天然次生灌木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研究区6个样地共计2 400m2植被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云质砂石山天然次生灌木林木本植物有21科37属49种,草本植物有6科10属15种,植物组成以落叶灌木树种+多年生草本为主;白云质砂石山天然次生灌木林群落各层次的优势种都比较明显,灌木层以金佛山荚蒾Viburnum chins-hanense、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占优,草本层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处于优势地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特征指数都小,生境资源匮乏是导致白云质砂石山物种丰富度、植物多样性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炼苗时间以及不同遮阳网遮光率对千层金组培瓶苗的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为木屑:泥炭土(1:1),炼苗时间为15 d,遮阳网遮光率为50%对于千层金组培瓶苗移栽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7.9%.  相似文献   

18.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npleasant smell, emitted from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wood-plastic composites using Manchurian ash sawdust (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 and polypropylene powder as the raw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Wood sawdust and polypropylene powder were subjected to heat treatment to 290°C during 8 min (the conditions were similar to those employed on an industrial scale). The emitted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analytical r...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皖南山区原有公路裸露边坡自然恢复后的植被进行沿线调查,调查到边坡自然恢复后生长的65种植物,并且对这些植物本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目前建设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蝶形花科、菊科、蔷薇科等植物在边坡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时可多采用上述3科在皖南自然分布的常见种;(2)在边坡上生长的灌木最多,其次为草本、藤本,最少为乔木,并且都是在后期边坡稳定后出现,说明在边坡生态防护初期应该尽量考虑多使用灌木、草本、藤本,而不要单纯使用乔木种。(3)通过边坡植物多度分析,建议在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生态防护时可以采用盐肤木、马棘、香花崖豆藤、泽兰、铁芒萁、五节芒等植物,同时为了美观可以适当增加野菊花、多花蔷薇等植物,丰富边坡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