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维生素E、吡啶羧酸铬对于肥育猪肉品品质的影响效果.试验将45头体重80 kg左右二元杂交猪(杜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共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于肉色、滴水损失、肌乳酸、肌糖原、挥发性盐基氮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大理石花纹评分、pH值、肌内脂肪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吡啶羧酸铬对于肉色、肌乳酸、挥发性盐基氮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大理石花纹评分、pH值、肌内脂肪、肌糖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对于滴水损失还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择48头体重接近(86.0±5.1)kg的杜长大肥育阉公猪,研究天冬氨酸镁和吡啶羧酸铬对猪宰前应激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猪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采食玉米-豆粕型日粮(DE,13.18MJ/kg;CP,14.6%)。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天冬氨酸镁(MgAsp);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3mg/kg吡啶羧酸铬(Crpi);Ⅳ组饲喂基础日粮+1.0%MgAsp+0.3mg/kgCrpi。每头猪每日饲喂2.8kg上述试验日粮,7d后运到屠宰场。结果表明,日粮中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降低了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减缓了屠宰前的应激反应;给宰前的育肥猪补充吡啶羧酸铬、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降低宰后糖原分解(P0.05),补充天冬氨酸镁也有降低宰后糖原分解的趋势。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及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显著降低宰后短时间内猪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乳酸含量(P0.05);日粮中补充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及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均可极显著(P0.01)降低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pH和滴水损失,分别降低PSE肉发生率75.1%、49.8%和75.1%(P0.05),而对系水力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添加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组猪的滴水损失、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色值都显著低于单独添加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组,这说明吡啶羧酸铬、天冬氨酸镁在改善肉质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加性效应,二者同时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酵母硒对肥育猪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对肥育猪胴体特性、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2头体质量约7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各处理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0.30和0.50 mg/kg酵母硒,试猪体质量约100 kg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均未改善肥育猪的屠宰率、肌内脂肪、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和剪切力(P>0.05);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均未显著影响肥育猪背最长肌pH45 min和pH24 h;各处理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0.3 mg/kg酵母硒可改善肉色(P<0.05);不同水平的酵母硒能极显著地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可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0.3 mg/kg酵母硒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水平。综合考虑,日粮硒水平为0.30 mg/kg的酵母硒添加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将吡啶羧酸铬、烟酸铬、酵母铬分别以0.2mg/kg的浓度添加到两种不同能量水平的饲料中,探讨在两种能量水平下,3种有机铬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这6种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料重比的差异显著(P<0.05);对45minpH值、滴水损失、背膘厚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24hpH值、嫩度、眼肌面积、肉色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梯度吡啶羧酸铬对罗斯肉鸡屠体性能、肉品质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的体质量接近的罗斯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试验Ⅴ组为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吡啶羧酸铬0.1、0.2、0.4和0.8 mg/kg(以铬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水平组胸肌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屠体率、腿肌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无影响。0.8 mg/kg水平组使肉鸡p H得到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水平组滴水损失均有所增加,特别是0.8 mg/kg水平组使滴水损失显著增加(P0.05),对鸡肉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肉色和剪切力无影响。0.2 mg/kg水平组能显著提高胸腺相对质量和法氏囊相对质量(P0.05),0.1 mg/kg水平组能显著提高3周龄时胸腺相对质量(P0.05);其余各水平组中的各项目也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对罗斯肉鸡屠体性能和对肉品质有一定影响,对免疫器官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肉鸡日粮中添加铬对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确定吡啶羧酸铬最佳添加量为0.2 mg/kg。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0,(4)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肥育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肌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0头(78.9±2.0) kg肥育黑猪(杜洛克♂×苏紫黑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豆粕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肥育黑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肥育黑猪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3)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红度a*极显著增加(P0.01),肉色评分显著升高(P0.05),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同时肌肉剪切力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肥育黑猪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提高猪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25%(低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缺乏,L-Ile组)、0.39%(NRC推荐异亮氨酸水平,N-Ile组,作为对照组)和0.53%(高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超量添加,H-Ile组)标准回肠可消化异亮氨酸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L-Ile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肥育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线性提高(P0.05),而剪切力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显著降低(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热胴体重、屠宰率以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黄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线性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异亮氨酸缺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有负面影响,而超量添加异亮氨酸会显著改善肌肉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但会以降低热胴体重、屠宰率为代价。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益生菌试验组可降低肥育猪的耗料量、料重比、腹泻率;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增加0.052kg(P<0.05);与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0.05kg、0.046kg(P<0.05),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增加0.089kg(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kg/t益生菌试验组屠宰率增加4.7%(P<0.05),与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1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屠宰率分别增加4.7%、5.4%(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益生菌试验组猪只背膘厚分别降低0.54cm、0.64cm(P<0.05);5)与对照组和0.4kg/t金霉素试验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kg/t、0.5kg/t和1kg/t益生菌对猪只眼肌面积、45min的pH、24h后的pH、滴水损失、瘦肉率、肉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吡啶羧酸铬对热应激期奶牛体温、呼吸率、产奶量和牛乳中铬及乳成分的影响,为吡啶羧酸铬在奶牛热应激期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选择20头荷斯坦泌乳牛,采用单因子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处理Ⅰ、Ⅱ、Ⅲ三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吡啶羧酸铬4、8和12mg/(头·d),试验期60d。结果表明,奶牛在热应激状态下,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4、8、12mg/(头·d)对牛奶中铬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牛奶常规成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8、12mg/(头·d)水平的吡啶羧酸铬对减缓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有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茶多酚对苏姜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添加量,试验选用胎次一致,营养状况、体重相近的苏姜育肥猪40头,每头体重约为60 kg,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400,500 mg/kg茶多酚,测定平均日增重、体长、膘厚等生产性能指标,大理石纹评分、pH值、滴水损失、剪切力、肉色、肌肉水分、脂肪等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茶多酚对苏姜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pH值、滴水损失、黄度值(b~*)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300 mg/kg茶多酚可显著提高育肥猪肌肉大理石花纹评分和肉色比色板评分(P0.05),并在一定程度降低剪切力。Ⅱ、Ⅲ组(400,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改善肉品质的效果较Ⅰ组(300 mg/kg添加组)有所减弱。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300 mg/kg为茶多酚在苏姜育肥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