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研究水产常用药物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黑鲷幼鱼对敌百虫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13、0.85、0.54mg/l,敌百虫对黑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14mg/l;黑鲷幼鱼对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7.07、6.43、6.25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黑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1.60mg/l;1mg/l和2mg/l的高锰酸钾在30min内对黑鲷幼鱼的行为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为(22±2)℃,pH值7.5~8.0,DO值为14.3 mg/L的条件下,研究甲醛、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甲醛对白甲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99、49.32、46.56、43.95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4.40 mg/L;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83.18、81.28、77.63、63.10 mg/L,SC为6.31mg/L。甲醛的安全质量浓度属于常规用量范围,可作为浸泡剂对白甲鱼进行病害防治;苯扎溴铵对白甲鱼幼鱼属中毒药物。  相似文献   

3.
氨氮对鲢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水温为(30±0.5)℃,pH(7.2±0.1),溶解氧5.0mg/L以上条件下,氨氮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4±0.5g)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氨氮毒性与氨氮浓度和毒性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鲢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53、0.45、0.39、0.33mg/L,总氨氮氨浓度分别为33.61、28.54、24.73、20.92mg/L。非离子氨的安全浓度为0.033mg/L,总氨氮的安全浓度为2.092mg/L。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为(22±2)℃,p H值为7.5~8.0,DO值为14.3 mg/L的条件下,研究了硫酸铜对白甲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浓度与白甲鱼幼鱼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及浓度效应,即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死亡率随之升高;随着试验时间的增长,白甲鱼幼鱼的死亡率也随之升高。硫酸铜对白甲鱼幼鱼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3、0.57、0.51、0.46mg/L,安全浓度为0.05mg/L。说明硫酸铜对白甲鱼幼鱼属极高毒药物,因此建议在白甲鱼的实际生产中,少用或慎用硫酸铜。  相似文献   

5.
敌百虫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研究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楚敌百虫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浓度,在常温条件下用80%的敌百虫(生产制品)对黄河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500 mg/L、601 mg/L、721 mg/L、866 mg/L、1 041 mg/L、1 250 mg/L,观察不同时间的半致死浓度并计算安全浓度。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敌百虫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18.7 mg/L、774.7 mg/L、719.8 mg/L、719.8 mg/L;安全浓度为208.10 mg/L。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聚维酮碘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14 mg/L、16 mg/L、18 mg/L、20 mg/L、23 mg/L、26 mg/L),在常温条件下用聚维酮碘原药对黄河鲤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聚维酮碘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都为18.8 mg/L,安全浓度为5.6 mg/L。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经济甲壳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桡足类杀除农药的药效,采用常规方法测定3种农药(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96 h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蛛虫速灭在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041、0.017、0.011μL/L;鱼虫恨在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286、0.051、0.041、0.036μL/L;强力混杀精在72、96 h的LC_(50)分别为0.026、0.014μL/L;推算得到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001~0.005μL/L、0.000 40~0.000 48μL/L、0.000 10~0.000 14μL/L;3种农药对桡足类的毒性强弱顺序为:强力混杀精蛛虫速灭鱼虫恨。研究结果为3种农药在甲壳类水产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4±1.5)℃,盐度27.9‰,pH 8.1,用乙草胺、灭草松和百草枯三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量(LC50)分别为11.190 9、5.744 8、4.689 7和3.828 3 mg/L;灭草松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13.205 9、10.472 3、8.800 3和6.490 8 mg/L;百草枯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0.386 3、0.222 7、0.164 2和0.128 4 mg/L;乙草胺、灭草松和百草枯对仿刺参幼参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45、1.98和0.02 mg/L。3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百草枯乙草胺灭草松。  相似文献   

9.
四种抗菌药物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2℃~25℃条件下,选取来源一致、规格齐整、健康无病,体重4 g±0.2 g鲫鱼苗,用培氟沙星、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痢菌净4种抗菌药对鲫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每种药物在不同时间对鲫鱼苗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求出4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4种药物对鲫鱼苗24 h的LC50分别为1 935.981、314.141、265.031、35.46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 863.621、154.231、177.05、130.53 mg/L;96 h的LC50分别为1 840.011、129.54、1 121.59、126.57 mg/L,SC分别为538.19、304.13、328.563、7.73 mg/L。表明培氟沙星、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对鲫鱼可安全使用,痢菌净毒性较大,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硼砂对鲫鱼的毒性大小,试验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通过设置5个不同浓度组,连续观察96 h,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出硼砂对鲫鱼的24,48,72,96小时时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 250.78 mg/L,1 652.04 mg/L,1 445.98 mg/L,1 341.26 mg/L。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硼砂对鲫鱼的安全浓度(SC)为134.126 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判定硼砂对鲫鱼的毒性级别为低毒;鲫鱼分别在0、安全浓度、1/3倍的96小时时半致死浓度(1/3 96 h LC_(50))、2/3倍的96小时时半致死浓度(2/3 96 h LC_(50))药物浓度下经过72 h染毒后,制作肠道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安全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鲫鱼肠道绒毛排列整齐,褶皱高度较高,安全浓度组鲫鱼绒毛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但部分绒毛出现断裂。1/396 h LC_(50)组与对照组相比,1/3 96 h LC_(50)组鲫鱼肠道绒毛出现糜烂状,没有清晰的轮廓。2/3 96 h LC_(50)组与对照组相比,鲫鱼肠道绒毛出现萎缩状。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17.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