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灌区农业灌溉、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蒙开个大型灌区实际情况,把灌区分成蒙自灌片、大屯灌片、草坝灌片、大庄灌片、鸡街乍甸灌片共5个灌片,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灌溉规模的潜力也相对较小,灌区的发展应该从开源转向节流,使灌区有限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塔里木灌区的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近年来,塔里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始植被退缩、耕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在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3.
蔺晓明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118-119148
根据石头河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石头河水库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坪灌区现状存在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管理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现只有通过节水改造,解决水资源浪费现状,提升灌区功能,降低运行成本,才能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加强综合措施,使其少投资,得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提出灌区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等,提高灌区管理水准,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羊河灌区属资源性严重缺水区域,供需水矛盾非常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黄羊河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贯彻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缓解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压力。现在,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灌区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文针对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酒泉市肃州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作者分析了肃州区各灌区农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现状,指出在该地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从而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灌区节水措施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加强用水管理等措施,以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由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的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城乡统筹进程加快,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该区农业生产等方面,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原有技术水平低以及工程老化现象的影响,使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灌区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不利于该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本研究通过分析灌区水资源渗漏的问题,探讨节水改造工程渠道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做好防渗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大勇 《甘肃农业》2014,(20):38-39
文章通过对灌区农业灌溉所在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加强灌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措施,支持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辨析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基础上,结合南通市的水资源问题实际,构建符合实际的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模型。收集大量资料,以2004年为基础年,预测该市2010、2015、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用水量,计算了南通市各规划年的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根据预测数据,利用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模型,运用Lingo软件计算南通市在各规划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水平;在污水处理率提高的条件下,无需增加新的供水量,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都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资源及土壤水分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土壤水、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及其特点,并进行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土壤水资源调控模型,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相当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该地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笔者围绕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降水量、水资源量和水质3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丘陵区水资源现状,并从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水资源供需状况等方面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指出了当前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从积极开源、节约用水、水环境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安全利用是关系到新疆繁荣稳定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资源安全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制约水资源安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上述研究为塔里木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特点,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需水主体划分为河道、旱地植被和城镇生态需水3部分,采用Tontana法、水量平衡方程及标准定额法,计算了自然保护区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4×10~8 m^3,生态功能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26×10~8 m^3,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528×10~8 m^3。依据洮河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结合选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分析得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域内水资源可支持的最大人口数为7.1×10~5人。结果表明,本区域内水资源在满足自身人口需求的同时上还能作为洮河乃至黄河流域的战略储备水资源库;在未来30年,流域IWSD分别为0.107、0.052、0.049,水资源可较好地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荷花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对苏州市43个荷花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观赏等级:Ⅰ级品种在苏州适当环境下可大量栽培应用,Ⅱ级品种可作为水景园配景用;Ⅲ级、Ⅳ级品种除作为一般应用外,亦是育种的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7.
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根据大系统分解一协调法理论,对灌区进行多水源优化配置,并结合莘县彭楼灌区实例,从决策支持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灌区多水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该软件进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计算,其结果合理,计算快速、准确、方便,亦可用于其他情况类似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4年13个地市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土地面积等数据,采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基尼系数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量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贫乏,中部和西北部丰富特点,而耕地面积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较多,中部和西北部较少特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时空差异较大,全省仅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鹤岗市和牡丹江市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超过全省平均值1.79×104m3·hm~(-2);不同年份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呈现一定波动性,但波动性不大,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仅0.1903,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为0.4687,属于匹配较差。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具有明显先增后降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值0.5307,随后减小。研究结果对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和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3~2012年山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并对2013~2017年山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结果表明:ARIMA(2,1,1)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2005~2012年山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并预测2013~2017年山西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误差不超过10%。将ARIMA模型运用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模拟和预测中,变静态分析为动态模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itabl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mod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PA model, which was significant to the effici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be applied well to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multi-project optimal selection. Through calculation,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nnan County wa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optimize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semiarid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