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正> 一、前言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特别是人工配合饲料,首先必须知道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仅靠营养分析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饲料的真正营养效价。因此需要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以正确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国外作为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的方法有多种,但应用较多的是利用三氧化二铬作指标物质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些方法虽准确可行,但由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等而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外  相似文献   

2.
鱼类行为学一般从鱼类的定向、信号系统、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高级神经作用以及复杂的行动方式等物种的特性出发,研究各种鱼类的适应性、鱼类及其特性间的生态关系以及鱼类行为各种适应性的机制.鱼类行为学不仅要研究个体鱼的行为,还要研究鱼群的行为.本文从鱼类的嗅觉、味觉、趋光性、趋音性、趋电性和洄游的行为等方面较为详细的阐述关于鱼类行为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鱼类营养与鱼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宗武 《齐鲁渔业》1999,16(5):42-44
鱼类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鱼类生长快慢和发育是否正常,还关系到鱼类的体质、抗病能力和患病情况。鱼类营养不良,不仅指各种营养成分的缺乏、不足或过多,还包括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不能符合养殖鱼类的需要。在高密度养鱼的池塘中,天然饵料远远不能满足鱼类生长需要,鱼类主要依靠人工投饵获得营养,  相似文献   

4.
鱼类游泳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概况、鱼类游泳速度的分类和鱼类游泳能力的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以期为进一步优化鱼类游泳能力的评价指标、完善测试鱼类游泳能力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鱼类的免疫基础鱼类具有比较健全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也具有一系列免疫细胞,这些是对鱼类实施免疫预防各种疾病的免疫基础。1.鱼类免疫器官和组织胸腺、肾脏和脾脏以及黏膜淋巴组织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组织和器官。2.鱼类的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6.
李达  张力 《水利渔业》2003,23(6):36-37,65
生活及工业污染以及各种不合理的渔业措施,导致内陆天然水域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湖底淤积、鱼类和浮游生物以及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下降、水生植被衰退、鱼类的生长速度减缓、鱼类繁殖区域缩小、鱼类小型化加剧。  相似文献   

7.
正鱼类链球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最早的相关报道见于1957年,发生在日本人工养殖的虹鳟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较广泛的鱼类链球菌感染。鱼类链球菌病最初主要在日本造成危害,目前已在美国、以色列、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广泛肆虐,严重危害各种淡水、半咸水和海水养殖鱼类。近几年我国鱼类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病原能够从病死鱼的各种器官组织中分离。与病死鱼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描述了"北斗"号资源调查船的主要技术指标、调查仪器设备;回声积分法资源量评估原理、方法、步骤;鳀鱼的洄游分布、年龄生长、资源量和可捕量评估、中心渔场形成条件、试验性捕捞结果;银鲳、竹鱼、鲐鱼、带鱼、蓝点鲅、青鳞等中上层鱼类和小黄鱼、白姑鱼、马面鲀、梅童等主要底层鱼类以及乌贼类和虾、蟹类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报告还描述了秋冬季黄、东海的水文状况及其与鳀鱼行动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描述了"北斗"号资源调查船的主要技术指标、调查仪器设备;回声积分法资源量评估原理、方法、步骤;鳀鱼的洄游分布、年龄生长、资源量和可捕量评估、中心渔场形成条件、试验性捕捞结果;银鲳、竹鱼、鲐鱼、带鱼、蓝点鲅、青鳞等中上层鱼类和小黄鱼、白姑鱼、马面鲀、梅童等主要底层鱼类以及乌贼类和虾、蟹类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报告还描述了秋冬季黄、东海的水文状况及其与鳀鱼行动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鱼类细胞系是研究鱼类病毒学、生理学、毒理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材料和重要的体外研究系统。鱼类细胞系的组织来源包括脑、心脏、鳃、肾脏、鳍条和卵巢等各种组织。目前已至少建立并应用了826株鱼类细胞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细胞系的组织来源、培养方法及应用现状,旨在为鱼类细胞系研究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描述了"北斗"号资源调查船的主要技术指标、调查仪器设备;回声积分法资源量评估原理、方法、步骤;鳀鱼的洄游分布、年龄生长、资源量和可捕量评估、中心渔场形成条件、试验性捕捞结果;银鲳、竹鱼、鲐鱼、带鱼、蓝点鲅、青鳞等中上层鱼类和小黄鱼、白姑鱼、马面鲀、梅童等主要底层鱼类以及乌贼类和虾、蟹类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报告还描述了秋冬季黄、东海的水文状况及其与鳀鱼行动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会引发鱼类的各种病害,这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水体中的生物性环境因子。而诸如水温、不良水质、食物缺乏、机械损伤等因素则属于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在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不良非生物环境因子也会引发多种病害,影响鱼类生长,造成养殖成活率下降,导致经济损失。现将各种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宪璋 《内陆水产》2008,33(2):12-13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各种养殖措施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控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善养鱼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影响鱼类免疫应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季节、光周期、营养、水体污染物、放养密度和水质等。一、温度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很大。各种鱼类都具有不同的免疫临界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免疫临界温度时,鱼类才能产生免疫应答;反之,当环境温度低于免疫临界温度时,鱼类则不能产生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极弱。一般来说,温水性鱼类的免疫临界温度较高,冷水性鱼类则较低。免疫临界温度还取决于鱼类原来所处的水域  相似文献   

15.
我市境内江河交错、水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全市有各类水面170多万亩,其中江河水面130多万亩,此外还有可养鱼的冬囤水田200多亩,有各种鱼类120多种,其中江河鱼类达113种,属全国重点保护的珍贵鱼类4种,名贵鱼类和经济鱼类52种。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清明到霜降,鱼类生长旺”。那么,怎样才能使池养鱼类“生长旺”呢? 首先,要满足各种鱼类的饵肥需要。由于5—9月水温处于20—30℃之间,正是各种鱼类大量摄食、迅速生长的时期。对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量足质优(鲜嫩、适口、无毒)的饵料,不可时饥时饱。此时期草鱼的日平均吃食量:嫩旱草约为其体重的20—30%;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鱼类学会统计,全世界产海水、淡水鱼类共有21585种(包括圆口类),占现存脊椎动物的48.1%,其中淡水鱼有8100种。我国鱼类资源丰富,分布广,产各种鱼类有2800种,其中海洋鱼类占2/3以上,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18.
环境缺氧(Hypoxia)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缺氧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缺氧的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生长和游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渔业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饲料问题突出出来。鱼类饲料分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大类。在以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和在湖泊、水库鱼类增殖中以及各种养殖类型的仔鱼培育阶段,天然饵料依然占居主导地位。强化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工配合饲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鱼类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霉素存在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鱼类贸易,已经放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鱼类禁用药物。综述了鱼类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检出限,并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优、缺点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