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促进果树砧木对养分的吸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胺鲜酯(DA-6)溶液对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DA-6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A-6均显著提高了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以及地上部分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其中浓度为30 mg·L-1的DA-6处理最大。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 mg·L-1的DA-6处理的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和地上部分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77.36%、220.52%、48.14%和77.49%,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94%、49.84%、18.40%和23.85%,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0.85%、15.99%、41.77%和34.18%。因此,DA-6可促进毛桃幼苗对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基酸水溶肥对枇杷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1 a生‘大五星’幼苗(Eriobotrya japonica L.)为试材,喷施稀释0(对照,蒸馏水)、50、100、150和2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氨基酸水溶肥增加了枇杷幼苗的生物量,且100倍时枇杷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45%和44.41%。氨基酸水溶肥提高了枇杷幼苗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100倍时枇杷幼苗地上部全氮和全磷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0.01%和32.49%;150倍时地上部全钾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36.44%。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枇杷幼苗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与生物量密切相关,表明氨基酸水溶肥促进枇杷幼苗吸收养分进而促进幼苗生长。【结论】氨基酸水溶肥可有效促进枇杷幼苗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并以稀释100倍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叶面喷施壳聚糖对枇杷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枇杷养分吸收的最佳壳聚糖浓度。采用盆栽试验,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0、1、2、4和6g/L)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枇杷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壳聚糖浓度为2g/L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浓度为2g/L的壳聚糖使枇杷幼苗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1.27%、19.26%、18.61%和28.19%。相关分析表明,枇杷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与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枇杷幼苗地上部的全氮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关度最高;地上部全磷含量和地上部全钾含量与根系全磷含量相关度最高。故壳聚糖能够促进枇杷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其中浓度为2g/L的壳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菜心生长和菜薹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EBR的最佳施用浓度和喷施时期。【方法】以广东四九-油青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喷施外源EBR对菜心生长和菜薹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喷施EBR能影响菜薹生长和营养指标,喷施低浓度(0.01~0.05 mg/L)EBR可提高菜心的薹长和薹粗,以及Vc、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而喷施高浓度(0.14~0.17 mg/L)EBR可增加菜薹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苗期喷施低浓度(0.01~0.05 mg/L)EBR对菜薹生长和营养指标的提高效果最好,苗期喷施0.05 mg/L EBR菜薹的纤维素含量降幅最大,由对照的5.70%降至3.88%;苗期+抽薹前喷施0.05 mg/L EBR菜薹的全氮含量增幅最大,由对照的0.75%显著增加到1.19%;而在抽薹前喷施0.14 mg/L EBR菜薹的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36%和7.00%。【结论】菜心施用EBR以低浓度(0.01~0.05 mg/L)为宜,处理时期以苗期喷施或苗期+抽薹前喷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堆肥浸提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的牛粪、猪粪、菇渣+牛粪、菇渣+鸡粪为原料,用清水浸提72h后,获得不同堆肥浸提原液。以1/2倍日本园试营养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1.00mg/L)为对照,以堆肥浸提原液中的全氮质量浓度为标准,进行不同倍数的稀释使其全氮质量浓度接近于对照。试验设4个堆肥浸提液处理,分别为T1,3/4倍牛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2.25 mg/L);T2,3/4倍菇渣+鸡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35.90mg/L);T3,3/4倍菇渣+牛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5.78mg/L);T4,1/3倍猪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17.75mg/L)。测定各堆肥浸提液的理化性质,并研究其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的影响及氮、磷、钾在植株内的分配。【结果】各堆肥浸提液均呈弱碱性,且pH均显著高于CK。不同堆肥浸提液的电导率及全氮、全磷、全钾、铜、锌、铁、锰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T4处理的番茄和黄瓜种苗株高、茎粗最大,明显高于其余处理。番茄与黄瓜种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及壮苗指数均以T4处理最大,其次是CK,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于番茄种苗而言,T4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气孔导度(Gs)、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最高;对于黄瓜种苗而言,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与番茄种苗基本一致,T4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n、Gs、Tr最大,但与CK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相比,T4处理番茄和黄瓜种苗的根、茎、叶中氮元素含量及植株总氮元素含量均最高。茎、叶中磷元素含量在番茄和黄瓜种苗中均以T4处理最高,但种苗总磷含量番茄以T4处理下最高,黄瓜以CK处理下最高。不同浸提液处理番茄和黄瓜各器官的钾元素分配率总体无显著差异。【结论】1/3倍猪粪浸提液处理番茄、黄瓜种苗的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增加种苗的全氮、全磷含量,有利于番茄、黄瓜种苗的生长,可以作为优质的液体有机肥应用于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桃树对养分的吸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600倍液、900倍液、1 200倍液和1 500倍液)的氨基酸水溶肥对毛桃幼苗氮、磷、钾吸收的影响,以筛选适宜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氨基酸水溶肥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水溶肥均较对照提高了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以及地上部分的全磷和全钾含量,其中浓度为1 500倍液的氨基酸水溶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浓度为1 500倍液的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毛桃幼苗根系、茎杆、叶片及地上部分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81.84%、93.27%、45.79%和58.13%,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3.10%、44.29%、53.96%和48.51%,但氨基酸水溶肥对毛桃幼苗的全氮含量没有提高作用。氨基酸水溶肥的施用使土壤pH和碱解氮含量降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可见,氨基酸水溶肥可以促进毛桃幼苗对磷和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氯化胆碱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研究氯化胆碱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处理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株高、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从而提高幼苗的壮苗指数,其中以2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高质量浓度处理(400 mg/L)则抑制了番茄幼苗生长。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其中以200 mg/L效果最显著。可见,适宜质量浓度的氯化胆碱浸种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性能和抗逆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培育壮苗,以200 mg/L为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中土壤碳、氮、磷、钾等养分特征,以及养分含量和养分空间异质性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土壤剖面(0~60cm)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1.94±11.70)g/kg、(4.07±1.70)g/kg、(264.16±111.75)mg/kg、(0.59±0.07)g/kg、(18.51±7.52)mg/kg、(23.87±3.58)g/kg和(152.81±70.92)mg/kg.土壤养分中,除速效氮含量呈左偏态分布,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右偏态分布,变异系数大小为:速效钾有机碳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钾全磷.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与氮素、磷素、钾素(全钾负相关)之间密切正相关,同时,全量养分之间彼此相互关联,速效养分中仅速效氮含量受控于全氮.【结论】土壤养分主要受植被和土壤两大因素影响,两大因素累计解释异质量为64.00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低温处理下外源壳聚糖对丝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外源壳聚糖的最佳缓解质量浓度。【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外源壳聚糖对低温处理下(8℃)丝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温处理下,丝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氮和磷元素的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相对电导率、MDA和钾含量均显著升高。施加外源壳聚糖后,丝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渗透调节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且当外源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对各指标的缓解效果最好。【结论】叶面喷施25 mg/L壳聚糖对提高丝瓜幼苗耐冷性效果最佳,同时可促进丝瓜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笔者研究了亚适温下不同浓度的脱落酸、腐胺、油菜素内脂对冷敏品种番茄“中蔬6号”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ABA、Put、BR溶液喷散番茄幼苗,清水处理作对照,每5d喷一次,共2次。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亚适温环境对番茄幼苗进行处理。【结果】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MDA含量持续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ABA、Put、和BR预处理,能够提高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地缓解亚适温引起的番茄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降低MDA含量的最适浓度ABA为0.2mmol/L,Put为0.5mmol/L,BR为0.01mg/L;提高SOD活性的最适浓度ABA0.2mmol/L,Put为1.0mmol/L,BR为0.01mg/L。与对照相比,MDA含量分别降低47.7%、43.2%、42.2%,SOD活性分别提高29.2%、17.4%、28.6%;【结论】亚适温对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伤害,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喷施适宜浓度的A-BA、Put、BR可以降低MDA含量,使SOD活性增加,减轻亚适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外源海藻糖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氧化机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 ‘Ailsa-Craig’)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溶液预处理2 d后进行盐胁迫,胁迫7 d后测定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浓度的海藻糖预处理有利于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以10 mmol/L预处理效果最佳。与盐胁迫相比,10 mmol/L海藻糖处理下番茄株高和茎粗分别增长了28.8%和15.3%;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5.4%和20.5%;叶面积和总根长增加了23.6%和23.1%。与盐胁迫相比,经过10 mmol/L预处理的番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了11.4%;超氧阴离子(O2-·)、H2O2和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8%、40.4%和26.6%。盐胁迫下,10 mmol/L海藻糖预处理过的番茄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CAT和...  相似文献   

12.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养分空间的分异状况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研究森林生态及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森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取1 248~2 625m海拔16个完整土壤剖面的土壤样品,室内测定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和pH值,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各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高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保护区内的土壤养分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的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 5.35~6.65,有机质含量5.65~74.84g/kg,土壤全氮含量0.30~5.43g/kg,碱解氮含量106.64~208.66mg/kg,全磷含量0.45~1.30g/kg,速效磷含量0.44~6.82mg/kg,全钾含量14.88~18.78g/kg,速效钾含量26.18~277.00mg/kg。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异度较大,土壤pH值和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异度较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全钾、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异程度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异程度则增大。3)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与海拔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各养分含量的极值多出现在海拔1 900~2 000m,上述养分含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变异规律各异。【结论】牛背梁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差异,土壤各养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硝酚钠(CSN)与胺鲜酯(DA-6)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复硝酚硝与胺鲜酯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采集棉花2叶期、4叶期、6叶期各20株,测定棉株鲜重,干重,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棉花3个时期的干物质比、氮吸收率、磷吸收率、钾吸收率,与CK相比较,分析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肥料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复硝酚钠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0.76%、0.87%和10.4%。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8.5%、2.34%和24.8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1.14%、5.33%和35.56%;胺鲜酯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8.31%、0.85%和9.25%。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1.51%、1.48%和15.6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27.11%、4.49%和30.31%。【结论】复硝酚钠与胺鲜酯与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镉(Cd)是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探究明芹菜幼苗对镉的适应能力,为芹菜的重金属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培方式,研究营养液中不同Cd浓度(0、5、10、15和20mg/L)对芹菜幼苗生长、Cd积累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Cd质量浓度为5mg/L时,芹菜幼苗生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营养液中Cd质量浓度≥10mg/L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植物体内镉元素含量随添加的Cd浓度升高而升高,根系中的Cd含量远高于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在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随后递减。【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芹菜幼苗在低Cd质量浓度(5mg/L)生长不受影响,而高浓度(大于10mg/L)则抑制其生长;芹菜对Cd具有一定的富集和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杏园土壤蓄肥保肥能力,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方法】以清耕杏园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长期自然生草土壤管理模式对杏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整个生育期,长期自然生草模式下杏园0~60 cm土层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7.84%~139.25%,51.56%~235.14%,22.96%~122.06%和57.14%~300.00%,且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长期自然生草增加了0~20 cm土层速效氮,除果实二次膨大期外,全氮、全磷也得到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中,果实发育期全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仅有效磷增加;40~60 cm土层中,果实发育期速效钾含量增加,成熟期的全钾和速效氮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于不同土层均存在显著相关,而除蛋白酶外土壤全钾与其他4种酶也于不同土层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杏园长期自然生草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与0~20 cm土层土壤养分,是改善杏园土壤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设施水培条件下,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探讨了钾对水培大蒜蒜薹和鳞茎鲜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9.0和12.0 mmol/L 5个K+水平。结果表明,在营养液K+浓度0~9.0 mmol/L范围内,蒜薹粗度、蒜薹鲜质量、鳞茎横径、头型指数及单头鲜质量随营养液K+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至K+浓度9.0 mmol/L时达最大,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80.01%、258.70%、66.16%、22.56%和258.70%;当营养液K+浓度为12.0 mmol/L时上述指标下降。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蒜薹及鳞茎全钾含量最高,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483.50%和399.25%。不施钾处理蒜薹及鳞茎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各施钾处理,施钾处理间全氮全磷含量均以K+浓度9.0 mmol/L时较高。充足的钾可显著增加水培大蒜蒜薹及鳞茎鲜质量,增加大蒜全钾含量,并以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上述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土壤pH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范围在8.22~8.87;围栏封育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70.21g/kg、65.07mg/kg;冬季放牧方式下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最高,分别为6.69、7.85mg/kg;连续放牧、燕麦地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79、0.72mg/kg;连续放牧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9、588.63mg/kg.【结论】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pH值整体较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较丰富,除人工燕麦地,其余各利用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达到二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20.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生物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表层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酶活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壤养分季节动态等土壤生物肥力特征。【方法】在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设置样地,2011-08中旬在样地上、中、下坡位放置分解袋,分别于2011年9月、11月和2012年3月、5月、7月中旬随机取回部分分解袋,测定其中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季节差异显著,在3种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和真菌数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7月最高,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9月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数量与全钾、有机质、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9.766%,主要综合了蔗糖酶、全钾、全磷、真菌的信息。【结论】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土壤生物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