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外来入侵种飞机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飞机草的生态学特征,飞机草的危害及防治,飞机草的开发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链格孢菌株LGB 100401的产毒培养条件及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评估,为飞机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海南田间染病的飞机草上分离到的链格孢菌LGB 100401菌株为材料,采用以生物测定为导向的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LGB 100401菌株所产毒素进行分离纯化及产毒条件研究,并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测定38种植物对LGB 100401菌株所产毒素的敏感性.[结果]LGB 100401菌株可产生毒素并导致飞机草叶片枯死,最适产毒条件为25℃、pH 4~6、光暗交替培养15d.LGB 100401菌株分泌的毒素对供试38植物具有选择毒性,其中,供试杂草对链格孢粗毒素不敏感(NS)的有17种、稍敏感(LS)4种、敏感(MS)7种、极敏感(SS)4种,表现为极敏感的杂草为飞机草、马唐、羽芒菊和赛葵;供试的6种作物中只有水稻表现为敏感(MS),其他5种作物不敏感或表现轻微症状.[结论]飞机草链格孢毒素对飞机草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具有较高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率时飞机草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飞机草为研究时象,在田间测定了不同光照率对其主茎生长高度、主茎叶片数和鲜干重的影响。[结果]适宜的遮阴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助于飞机草株高的增长,但不利于其生物量的积累。光照率越高越有利于飞机草茎叶和根干重的增加。不同光照率处理飞机草的最终高度、叶片数和干重的大小顺序依次是:光照率100%〉光照率38%〉光照率16%〉光照率3%。飞机草在光照率38%以下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结论]对飞机草的防治与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飞机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以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关键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口服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半数致死LD50和最大耐受量。[结果]飞机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0(g∶m L)、乙醇浓度70%,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率为7.13%;飞机草总黄酮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的口服LD50未测得,其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为80 000 mg/kg。[结论]飞机草总黄酮属于实际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5.
飞机草是世界上危害严重的100种有害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入侵植物之一,也是广东主要的入侵植物之一。本文介绍了飞机草对入侵地农田、牧草、生态等会造成严重危害,归纳了飞机草入侵广东的3个历史阶段,从防治和利用两方面总结了飞机草入侵广东的历史特点,指出了飞机草的入侵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的高度重视,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6.
广东是我国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窗口",是我国发生物种跨国界迁移和洲际迁移几率最大的区域之一,其外来入侵植物以薇甘菊、水葫芦、空心莲子草、飞机草以及南美蟛蜞菊的危害最为严重。探讨重要农林入侵植物的防治方法,并依据入侵植物的各自特点将其进行有效的利用,成为了现今治理外来入侵植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科学的防治和有效的利用,以最小的治理成本实现对入侵植物的有效遏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原产于南美,现广泛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1934年,飞机草在云南和海南尖峰山被首次发现,现正在中国南部地区迅速扩散.此文对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造成的危害、开发利用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指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领域:(1)飞机草入侵的本底调查与扩散预测;(2)飞机草的入侵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3)飞机草的入侵效应与风险评估;(4)飞机草的科学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古今农业》2021,(3):20-28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于中南美洲。为探讨其入侵我国的主要原因,对历史文献进行考辨与分析,发现飞机草不晚于1934年传入海南西部的感恩县。至1950年代,海南地区广泛利用飞机草采集制作野生绿肥和农业杀虫剂。20世纪60至70年代,广东曾推广飞机草栽培,使之得以扩张并遍布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但1950-1970年代的广积肥运动有效抑制了飞机草的扩张速度与规模。198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使用,飞机草等绿肥的积制被弃置,同时由于飞机草本身的生长特性,遂致其种群呈爆发式增长,迅速传播至广东大部分地区,造成生态入侵。  相似文献   

9.
贾桂康  薛跃规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82-2885
对飞机草在广西的分布、生境进行了较全面调查,并对其未来入侵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飞机草主要分布在左江河谷、右江河谷等地,在所调查的47个县(市、区)中,33个县(市、区)有飞机草分布,在百色市的右江区、那坡县、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崇左市的江州区、宁明县、扶绥县分布较多且有向广西东部、中部、北部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无人植保飞机超低量防治水稻田间杂草情况,对防治效果及效率进行了考证,试验表明:24 L/hm2药液量可有效防治水稻分蘖期田间稗草和三棱草;同时验证了宁夏视博公司ZB-810L无人植保飞机的续航蓄电能力,续航能力为6 min,最大载药量为8.0 L,最佳防治单元以0.2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长喙婆罗门参被发现入侵中国,主要分布地在东北南部(尤以大连为多)。2012年在北京地区调查中首次发现归化的长喙婆罗门参,表明该入侵杂草已蔓延至华北地区。简介长喙婆罗门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域及其危害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龙卷风水剂除治苗圃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龙卷风水剂进行除治苗圃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龙卷风水剂200mL/667m^2后第7天,杂草除治效果为89.7%;喷施后第14天,杂草除治效果为95.6%;(杂)草鲜质量除治效果为96.1%,其药效要好于150mL/667m^2,与喷施20%克无踪水剂200mL/667m^2的药效相仿,且药效能持续20d,对苗木无影响,可在除治苗圃杂草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光温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种植,杂草周年为害,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生物因子。目前,广东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在控制农田杂草危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杂草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导致杂草种群演替及抗药性问题突出,除草剂药害问题频发,防治成本增加的同时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适应杂草防控的智能化和机械化手段不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组建产学研联盟,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杂草统防统治及基层从业者培训。  相似文献   

14.
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专家系统模块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我国西北地区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的专家经验,建立了基于单机和网络运行的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系统管理模块等八大模块构成,可对苜蓿病虫草鼠害的识别、查询及防治技术进行远程检索和辅助决策,初步建立了苜蓿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的专家决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先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05-2907,2917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并有向东南部和中南部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农林业生产、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因此,加强对紫茎泽兰防治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资源化处理,在参考了国内外较大量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的文献资料后,综述了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欧阳春梅 《广西农学报》2013,28(3):54-55,59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废弃物增多、环境污染加重、碳排放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人畜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实现低碳畜牧业和资源再利用的关键。文章阐述低碳畜牧业的内涵及发展低碳畜牧业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从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发展低碳畜牧业的角度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与措施,提出发展低碳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乙草胺·扑草净悬浮剂在棉花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播后苗前喷施30%乙草胺.扑草净悬浮剂,研究其除草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田禾本科杂草及大部分阔叶杂草防除效果理想,药后遇雨(土壤湿度太大)对棉花幼苗有一定药害,但长出真叶后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对子棉产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背景】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可安全有效防除节节麦的除草剂品种很少,目前只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作为苗后茎叶处理剂能够应用,该药剂在小麦田应用多年,部分区域发现效果下降,这可能与抗性有关。【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节节麦扩散蔓延规律以及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为制定山东省冬小麦田节节麦精准区域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09—2010、2013—2014、2018—2019年3次田间调查节节麦在山东省冬小麦田的分布,分析其扩散蔓延规律,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62个节节麦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对中等抗性种群进行靶标基因序列检测。【结果】节节麦在山东省冬小麦田10年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分布区域逐渐扩大,相对优势度逐渐增大。2009—2010年度,节节麦主要分布在山东西北平原区、中部山区和北部滨海区,平均相对优势度为3.18,在所有杂草中位列第8位;2013—2014年度,节节麦已在山东西北平原区等5个区域广泛分布,平均相对优势度达到7.33,位列第5位;2018—2019年度,节节麦在山东省全境大面积发生,平均相对优势度为11.38,位列第4位。62个节节麦种群中有20个种群对甲基二磺隆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性,这些抗性种群分布在节节麦发生早且用药时间长的西北平原区、西南平洼区和中部山区,其他区域未见抗性种群。其中低抗、中抗种群分别为16个(相对抗性指数在5.00—10.00)、4个(相对抗性指数在10.00—15.00),分别占种群总数的25.81%和6.45%,最高相对抗性指数达到12.63,无高抗种群。对4个中抗种群进行靶标位点突变测定,未检测到位点突变。【结论】节节麦已在山东省7大种植区域大面积分布,且分布区域和相对优势度逐年提高。未有对甲基二磺隆高抗的节节麦种群产生,但已有32.26%种群产生低等或中等程度的抗性,未检测到靶标位点突变,可能是代谢酶引起的非靶标抗性。生产中应避免过分依赖甲基二磺隆进行节节麦防控,建议推广深翻、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节节麦综合防控策略,延缓节节麦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树蛀干天牛蔓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李岩峰 《宁夏农林科技》2013,(11):69-69,110
2004年,在酒泉市肃州区、敦煌市相继发现杨树蛀干天牛危害,虽经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全力组织防控,但杨树蛀干天牛还是呈扩散蔓延态势.通过对杨树蛀干天牛在酒泉市的扩散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科学有效的防止杨树蛀干天牛扩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干旱地区农田浅耕对杂草控制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在干旱农业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有效利用自然降水,为发展旱作农业,提高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年浅耕、深耕配施除草剂,采样调查耕层杂草种子的消长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结果】秋收后2 d浅耕,将落入地表85%~90%的杂草种子全部耙入0~10 cm耕层内,便于防除。5、10 d浅耕,随土壤裂缝进入10 cm以下种子依次占1.8%、4.1%;深耕,0~10 cm耕层杂草种子占19.8%,10~30 cm耕层种子占80.2%,10 cm以下土层种子很少萌发出苗,难以根除;浅耕配施除草剂,耕层杂草种子平均每年以75.4%的速度下降,深耕以27.3%速度下降;浅耕可节约50%机耕费,在蓄水灌溉地区可节约50%灌水量;浅耕耙松表土,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对不同耕作层的水分、养分含量影响不大;浅耕耕种2~3年应深翻耕种或休闲一年。【结论】在干旱地区秋收深耕,对翻入土壤10 cm以下的杂草种子难以根除,且造成土壤风蚀严重,水分严重不足,影响播种或出苗,也是形成春旱的主要原因。而浅耕则有助于旱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