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在广西四所农类职业院校就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看法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师生们能够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了期待,但对"校园文化"内涵了解程度不够深;对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总体不太满意,主要是认为校园文化缺乏特色、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校园文化活动没能满足学生需求等。对此,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以下建议: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改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创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的融合对接意义重大。在阐释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二者之间融合对接存在的问题:重物质轻精神,忽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之间缺乏行业精神的融合对接;对校园文化内涵理解不到位,"农"字特色彰显不够;理论研究薄弱,实践中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现代农业物质环境文化、精神理念文化、行为管理文化、制度伦理文化四个方面的融合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3.
董宁 《河南农业》2013,(4):23-24
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突出"职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当前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探讨出一条突出农业职业院校特色、适合高等农业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维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68-168,170
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事关高职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建构校园文化,引导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并把它作为提高学院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的首要特征。该文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析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构建高职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农业大学以"太行山道路"为主题的独特校园物质文化、以"太行山精神"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以"崇德、务实、求是"校训为理念的学校制度文化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河北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未来的发展定位: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源、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是时代赋予农业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农业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并在为"三农"服务中彰显特色。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65-167
农产品不仅有着自身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农业美学属性。通过研究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对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建设和推广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江苏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特点、农产品种类、农业历史等资料的研究,得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受到其"水文化"、"稻作文化"、"儒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其柔情似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的升级,本质是人才、技术的升级,要求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当今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紧密结合。但在河南农业职业院校层面,存在院校之间特色专业差异化不明显、针对新型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开设的专业及课程较少等问题。今后农业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应着力健全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激发长久合作动力,成立懂技术的专业团队及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实训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型企业与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根本性通道。本文从确立园艺种植类专业课程与技能架构,推动工种细化,建设"X"技能平台与标准化教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评价体系,共建校企文化等方面,对农业职业院校园艺种植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机制进行了阐述,对于学生技术技能发展,园艺种植专业人才高质量就业,对接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确立的21世纪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发展战略目标中,科教兴农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就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农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如何加快农业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建设,是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化"建设不仅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化"于农业职业教育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农业职业院校参与"四化"建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准确定位,有利于增加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农业职业教育院校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农业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利于拓展延伸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渠道和路径。同时,在教育观念、内涵建设、纵横合作互动协调能力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可围绕"为农"、"强农"、"智农"、"惠农"的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农业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定位应是以专门人才培育为中心,服务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教学、科研活动,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国内高校创建最早且运转良好的农史专题博物馆,它适应了农业大学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校农史学科的发展和以农业科技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大学农业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不去过度追求其衍生性的社会服务及公务接待功能,可以消除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3.
培育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内涵,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建设已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品牌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通过多年的积淀和"百年修业"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今后应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着力培育以"和.实"为主线的品牌文化,融入地域特色,立足农业特色,展示职业特点,弘扬务实精神,将和.实融入理念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各个层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建设农业特色小镇是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武汉应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借鉴浙江和四川等省建设特色小镇的先进经验,建设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农业特色小镇。加强规划引领、搞好顶层设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用文化提升特色小镇的品位;以发展农业经济、提高民众收入、改善居民生活为关键,建立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运行管护和经营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范区)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农耕文化与农业旅游基础浑厚,已初步形成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会展商务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旅游。文章从农业旅游内涵着手,概述了当地农业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和景观,结合SWOT分析结果提出:政府牵头整合区内旅游资源与高校农业科技资源、建设国际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加强特色品牌建设、突出农村自然生态景观建设、打造融合民俗文化元素的旅游精品资源等建设思路,彰显"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特色,服务当地农业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注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农业特色、体现工学结合、适应学校发展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志茹  况明生  王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9-12380,12382
通过分析北京农业文化内涵及其资源类型,论述了其在农业特色景观、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活动体验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北京农业文化在观光休闲农业开发过程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农业"给农业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农业职业院校需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将传统教学方式转至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中,培养一批具有以互联网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农技人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对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影响入手,提出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为农业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农业品牌建设现状与提升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一村一品"提升工程试点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各试点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类型、种植和销售分布、市场认可度,剖析了"一村一品"在陕西省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陕西省农业品牌提升的基本路径:做大做强主导产品和产业;注重品牌的文化建设;提高品牌质量;开拓市场竞争力,以进一步有效推动陕西省农业品牌建设。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使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集群,从而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职业院校应通过创建合作平台、构建协同机制,调整培养定位、完善育人体系,创新培养模式、落实"五个对接",加强配套建设、保障改革实施等途径,推进整体教改,推动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