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经营关系,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参与电子商务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基于资源基础理论,首先从理论上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模式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浙江省1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结果进行了Logistic回归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商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加大合作社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合作社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合作社成员技术水平和建立合作社发展经验交流平台等措施,均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此外,Logistic分析结果也为"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实现合作社有效参与电商运营,继而维持其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 《中国种业》2013,(7):17-19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困难和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规范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定价主动权、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3.
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贷款难问题是制约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发现,经营能力、无形资产、银社关系、社长个人特征以及外部环境是影响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主要因素,其中经营能力对合作社贷款的获得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规模这一因素上,无形资产对合作社是否获得贷款影响不明显,银社关系、社长经历以及外部环境对合作社能否获得信贷有一定程度影响。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政府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职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视角,探究他们在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检验现行立法实施效果,并为立法完善提供着力点和目标方向的重要途径。从河北省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来看,在其运行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融资渠道不畅、规模较小等问题。相应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应该从立法技术、制度设计上有所回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西藏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提高西藏农牧业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西藏农牧业经营主体,推进西藏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对西藏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全面总结西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和成功经验,重点分析了合作社运行机制不规范、效益分配不合理、利益连接不紧密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政策和制度,提出从提高认识、强化引导,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示范引领、加强扶持,培训指导、提升服务等5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的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伟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6):102-108
近几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经营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农产品的产品特征、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市场竞争现状以及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瓶颈等角度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品牌建设的3种模式,即合作社间力量联合模式、与大专院校知识联合模式以及依托农业会展的品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分析,确定了农民收入、农机产品价格、作物种植的单一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价格、机械化作业的难易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八个因素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探究其主导影响因素,对研究区4个乡镇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态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 10.0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各类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分布主导因素进行探究。清漳河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为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种养业和服务业5种类型。合作社规模方面,以林业类核桃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分布广泛。影响因素方面,林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林地面积,决定力q值0.316;种植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耕地面积,q值0.222;养殖业、服务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居民区域面积,q值分别为0.268、0.273;种养业类主导因素为乡村路网,q值为0.258。研究认为,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呈现小型化、初级化;在空间分布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存在地域分异现象,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探究其主导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四个乡镇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业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Arcgis10.0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各类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分布主导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清漳河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为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种养业和服务业五种类型;合作社规模方面,以林业类核桃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分布广泛。影响因素方面,林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林地面积,决定力q值0.316;种植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耕地面积,q值0.222;养殖业、服务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居民区域面积,q值分别为0.268、0.273;种养业类主导因素为乡村路网,q值为0.258。研究结论: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呈现小型化,初级化;在空间分布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存在地域分异现象,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徐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342-346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能充分发挥家庭分散生产与团体交易的优势,并为资金、技术与农村人力资本的结合提供了平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潜江市、武汉市及襄樊市的5个市17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probit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对文化程度高的农民的吸引力差,对主导农产品占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吸引力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应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组建,并不断探索发展新机制,增强其影响力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云方  卢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56-458
为了探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为今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存在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个因素。研究发现,乡土文化、政府介入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较快,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而高于大豆。但是,2010年黑龙江省玉米倒伏现象发生频繁,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就当前玉米倒伏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解决玉米倒伏问题几点建议。1 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1.1 多雨、  相似文献   

13.
宁毅 《中国种业》2017,(1):34-35
对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秃尖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影响有干旱、高温、脱肥、密度、虫害、暴雨、三类苗和品种八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从众多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找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DEMATEL法建立20个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并求出综合影响矩阵,通过对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的对比分析与综合考察来确定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民收入水平、绿色农产品价格、消费支出水平、政策支持、食品安全意识5个因素,通过对这5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运用一种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量化分析工具--GEM模型,结合黑龙江省肉牛产业集群特点,对资源、设施、供应商与相关企业、厂商结构与战略、本地和外地市场六个影响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AHP法对其进行指标定量化处理,科学构建黑龙江省肉牛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客观评价黑龙江省肉牛产业集群竞争力基础上,找到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肉牛产业集群发展不足的同时,从“基础”,“企业”,“市场”方面给出了提升黑龙江省肉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客观分析了太仓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结构特点。以典型合作社为案例,分别从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3个方面,阐述了太仓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分析了黔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水玉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玉米”产生的原因,对种植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玉米”的解决途径,并对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选育目标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非常适于马铃薯种薯繁育,但近几年马铃薯种薯繁育面积却逐年下降。对该地区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民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收入相对较低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民。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宏观数据为基础,选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强制剔除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平均化肥施用量、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平均百名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所占比率这几点是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引进本土知识型人才;争取国家惠农政策和跨境转移黑龙江省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