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分析长春市区建设用地与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影响,为黑土区土地合理利用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本文采用2005年和2019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对长春市区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时空变化及建设用地对耕地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长春市区建设用地扩张21163.30 hm2,而耕地面积则减少19011.81 hm2。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8170.84 hm2,为建设用地增加面积的85.33%,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耕地破碎化程度增大;建设用地侵占的耕地多为优质耕地,Ⅰ~Ⅲ级的面积比例达72.17%。研究结果对协调黑土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的时空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吉林省中部玉米带的1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1990、2000、2010、2019年4个时期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在1990—2019年间建设用地扩张了772.97 km2,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明显;(2)不同时间段内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聚类主要为极高值聚集区,以长春市为主,建设用地扩张模型为外延型;(3)1990—2019年间研究区耕地净流失达793.19 km2,年损失率为1.01%,减少的耕地65.27%转变为建设用地,主要为城区外缘的耕地;(4)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时间驱动力主要为政策因素,空间上经济区位和地理区位是主要约束因素。该研究分析了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探索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发展规律,探讨解决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为目的,以马尔柯夫转移矩阵为基础,对辛集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当前发展趋势下,辛集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总量将不断增加,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用地蔓延过快,耕地占用速度增快将成为土地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限制耕地占用,最终实现保护耕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王昕  黄乾  孙力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72-177
黄河三角洲是保持山东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区域之一,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以东营市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2—2010 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引起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总体趋势是建筑用地、水体、盐田、林地的面积不断增加,而耕地、滩涂、草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其中建筑用地增加了5.92%;(2)研究区耕地、盐田、建筑用地、水体之间频繁地转换关系,1992—2010 年耕地355.79 km2转为了建筑用地, 225.75 km2的滩涂转为盐田;(3)研究区8 种土地类型斑块个数51650 减少为32892,且耕地7 个景观指标均减少;(4)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宏观影响因子是政策导向,直接驱动力为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耕地资源优劣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有效的开发耕地资源提供参考。以安徽省为例,提出了以土地生产效率和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为基础的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的概念和模型。并分别计算了其各县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安徽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资源安全研究已成为当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此文在诠释耕地资源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别从耕地资源安全评价、耕地资源安全预警以及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中国耕地资源安全应在基础理论、安全综合、安全模拟、研究尺度以及保障主体行为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其中综合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区域耕地资源安全模拟是未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以期为土地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各市土地利用详细变更数据,选取农耕用地、牧草用地、园林用地、水域用地、城乡居住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7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定量模型支持下对山东省不同时段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格局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8年,山东省未利用地、耕地减少幅度较大,水域用地面积增长最显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为0.96%;水域、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变化较为显著,其变化动态度分别为25.85%、2.26%和-2.14%。此外,各市耕地、园地、未利用土地和牧草地的相对变化率相距悬殊,证明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该研究揭示了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与人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耕地质量预警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耕地质量预警,从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预警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预警模型、基于WebGIS平台的预警应用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近20年耕地预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要从土壤肥力与质量、高标准基本农田、遥感、耕地污染4个方面进行耕地质量的综合预警。  相似文献   

9.
以半湿润半干旱的松嫩平原为例,利用InVEST模型对松嫩平原生境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分析了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松嫩平原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长,其他用地面积减少,另外,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的转变剧烈;1995—2015年,耕地是松嫩平原的优势景观,景观破碎化程度升高;松嫩平原生境质量整体在0.6以下,大部分地区生境质量处于中、低等级,东部生境质量处于良、优等级,生境质量优于松嫩平原其他地区。对策建议:需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等景观格局,此外,经济增长必须与生境质量提升同步。  相似文献   

10.
为给生态区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1995、2005和2013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基于景观指数方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下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各景观地类之间的转换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3年间,景观格局指数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优势景观为耕地,2013年优势景观变为城镇建设用地;(2)18年间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斑块面积变化最大,耕地面积降幅83.47%,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幅193.52%;(3)土地利用转移方面,耕地减少较快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较快,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园地,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耕地和未利用地;(4)景观格局整体呈现破碎度增大、集聚度减少、分离度上升、均匀度好、多样性增强等特征。研究表明景观指数结合土地转移矩阵模型能对土地利用的格局和过程进行很好的分析,并科学指导生态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以便为有效地进行耕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江苏省1971—2009年修正后的耕地数据,使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江苏省及其地市耕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耕地压力指数呈逐年减小的总趋势;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使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下降,耕地压力逐渐增大,继而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又使全省平均耕地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全省13个地市耕地压力程度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耕地承受巨大压力;徐州、镇江和南通耕地压力初现;其余6个地市无耕地压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压力研究表明,缓解耕地压力的途径一是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二是防止耕地的继续流失。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的相关数据,从资源压力、环境压力2方面构建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进而运用RBF模型对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演变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预警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安徽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使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结果表明:RBF模型有较高的模拟仿真精度,能够较好地拟合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发展趋势。安徽省资源压力预警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警度由“中警”上升到“巨警”。环境压力指数在1996—2011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预警指数在2004年以前基本处于“中警”格局,但2004年以来,这一指数明显增大,警度由“中警”逐步转变为“重警”和“巨警”状态。可得出结论,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用电量、人均用水量、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比重、能源消费标煤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初探——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如何更有效的将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监测,通过分析广西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在耕地质量预警中的适用性,提出基于静态标准样地成果和动态标准样地成果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方法,并以桂东北丘陵区为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标准样地成果为数据源建立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可以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安徽省林火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之一。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火灾经常发生。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林火监测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安徽省林火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确定火点及其周边环境信息,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判定火点中心点所在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快速定位,通过互联网或其它通讯设施实时发布林火信息给相关部门,从而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可行的成本,实现安徽省林火的监测。集成的监测系统对安徽省2008和2009年监测到的火点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判定火点中心点所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合时间分析着火的原因。研究成果已为安徽省林火监测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对河北省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2000-2008年河北省各市县的耕地利用效益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河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呈现增长趋势,而社会效益则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河北省耕地利用各效益值的空间差异很大,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北部唐山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周围。研究成果对于保护耕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耕地利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尼系数视野下的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地规划区域农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基尼曲线和计算区域基尼系数,同时选用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的水资源总量法,对安徽省2000—2012年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0.4449,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状况优于中国(0.5664)、世界(0.5864)平均水平。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在地市尺度上具有明显空间分异,呈现皖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优于江淮之间,而江淮之间又优于皖北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为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提供参考.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标准,利用ArcGIS对安徽涡阳县新建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分析高标田建设前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以及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提升程度.结果 表明,涡阳县新建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17等,相较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