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一项适用于积温在3600℃以上地区,于前茬作物收获前的20d~40d,在地头制钵育苗,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就地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技术。它可用于移栽棉花、玉米、烟叶、甜菜、花卉、苗木、蔬菜及各种温室作物。1.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优点在山西省南部棉区,6月上旬收麦后至9月下旬种麦前的100多d时间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完全可以再种植一茬特早熟棉花。但是由于受时间所限,在下茬小麦播种时,棉花难以完全收获,不拔柴腾地势必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而拔柴腾地又要影响棉花产…  相似文献   

2.
日前,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联合安徽中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无为县农机推广站在安徽省第一棉花生产大县无为县启动了棉花钵体苗移栽机械化技术试验,通过现场观察分析,棉花钵体苗机械化移栽技术思路正确,但移栽机具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据悉,安徽省沿江流域多个县市区属长江中下游优质棉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300万亩。近年来,由于受棉花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下等因素影响,优质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呈逐步下滑态势。此次技术试验为有效破解棉花生产机械化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综述山西省农机研究所张又良李国强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南殿杰图12ZYB—2型钵苗移栽机一、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简介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指采用农机装备提前育苗,用机械把苗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复种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4.
陈和平 《农业机械》2012,(26):176-177
在我国三个棉花产区中,长江中下游产棉区机械化程度最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发展轻简化、机械化生产已是当务之急。三湖农场在棉花机械化生产方面积极探索,除了移栽和收获外基本实现了田间管理机械化,目前正在进一步试验全程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移栽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重要意义。阐明旱地作物机械化移栽主要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包括育苗环节、苗盘输送、夹苗取苗、补苗与栽植等环节。阐明育苗质量及幼苗力学特性对移栽质量有显著影响;夹苗取苗机构作为机械化移栽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问题是伤苗率高,效率偏低;指出自动补苗和路径规划是提升机械化移栽智能化水平的关键。阐明现有四类移栽机的装备现状,并对比分析其适用性和特点,重点分析吊杯式和钳夹式移栽机的研究进展,阐明其结构特点及优化设计的途径。强调研究人员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离散元仿真、虚拟技术、机器视觉等为研究服务;机械化移栽技术的重难点有:农机农艺和农业信息技术融合,增加移栽机型的通用性,利用整排式取苗和多行式移栽技术实现高效移栽;自动移栽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移栽机器人技术和无人化移栽作业。  相似文献   

6.
2ZB-2型移栽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区除了辣椒、番茄、菊花等作物大量移栽种植外,又开展棉花移栽试验研究,使移栽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为满足农作物育苗移栽机械的迫切需求,针对新疆机械化移栽作业的特点,应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 Works进行2ZB-2型钵苗打穴移栽机的设计,确定关键技术参数,分析研制过程及试验结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面积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应用现状,为了解决人工制钵育苗过程中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差、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棉花制钵机具。介绍了该机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同时根据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棉花制钵工艺,并对棉花苗钵的规格、材料、配比及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棉花制钵工艺的最佳组合参数。  相似文献   

8.
主编漫谈     
<正>日前,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公示结束,6项农业机械化相关科研项目跻身候选名单。它们分别是:——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创制和应用。该项技术现已在棉花生产中得到大规模应用,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油菜、烟草、棉花及蔬菜等旱地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作物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广大农区迫切需要适用的移栽机械和旱地移栽技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来威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移栽机制造商,以为旱地经济作物移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己任,致力于旱地栽植机械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广,为中国的旱地移栽机械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2ZBJ—50机械化制钵机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适应大面积棉花、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的需求,结合农艺和移栽机械对营养钵的要求,我们开发研制了2ZBJ-50机械化制钵机。该机可实现制钵过程机械化操作,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蔬菜断根嫁接苗机械回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蔬菜嫁接技术解决了连作栽培产生的病虫害问题,但是嫁接苗的回栽作业仅凭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因而对工厂化嫁接育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嫁接苗回栽装备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为此,讨论了用插接法嫁接的秧苗在断根后回栽时所需的基质搅拌、穴盘填土、基质浇水以及嫁接苗移栽等装置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漏播补偿系统,采用等待补种、实时充种的方式,根据补种过程各动作时间关系,控制电磁阀和补种系统排种器动作时间,实现适时补种。该系统以2BYFZ-4型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施肥机为载体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漏播补偿系统后,机具在5~7km/h速度下播种合格率提升至99. 47%、99. 35%、98. 75%,漏播补偿系统补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Agricultural Systems》1999,60(2):137-155
Risk analysis of replanting strategies for grain sorghum at three Kansas locations was conducted using stochastic dominance techniques. Yield data were simulated for seven planting dates, six seeding rates or target plant populations, and three maturity classes over a 33-year period using weather data for each year at each lo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ptimal planting dates, seeding rates, and maturity classes vary by location and risk preference. In northeast and southcentral Kansas, planting at later rather than earlier dates was preferred as risk aversion increased. In southwest Kansas, generally no change occurred in the preferred strategy as the level of risk aversion increased. Early- and medium-maturing hybrids and low-to-moderate seeding rates often were selected. Late-maturing hybrids never were selected by risk-averse managers. The degree of risk avers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a replanting strategy for southcentral and southwest Kansas, but did for northeast Kansas. However, whether managers replanted immediately or delayed, replanting varied with the replanting decision date and degree of risk aversion. Replanting on the first replanting decision date in southwest Kansas rather than delaying 2 weeks or more was preferred by all risk-averse managers. More strongly risk-averse managers in the northeast and all risk-averse producers in southcentral Kansas preferred to delay replanting of damaged stands, in some cases by 2–4 weeks after the decision dat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hen a stand was damaged late in the season, the expected yield from the damaged stand had to be lower than that from a stand damaged early in the season in order for replanting to occur. Price changes had only minor impacts on the preferred replanting strategies. A higher crop price caused replanting to occur more often, because the yield reduction of a damaged stand required for replanting to be economically feasible grew smaller as the pric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移栽机补栽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对移栽机补栽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首先,对移栽机补栽进行分析并建立路径规划仿真地图;然后,提出一种双向迪杰斯特拉算法,并进行二次优化实现节点排序,配合A*算法的避障功能实现路径;最后,基于C++编程及OpenCV实现算法功能并进行图像绘制实现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双向迪杰斯特拉算法规划路径,路径移动距离平均下降14.74%,转向次数平均减少8%,移动时间平均减少13.41%。双向迪杰斯特拉算法,相比迪杰斯特拉算法规划的目标节点顺序更优。因此,改进后的算法能实现移栽机补栽更优的路径规划,提升移栽机补栽效率,为补栽路径规划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嫁接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双断根嫁接机的自动搬运及回栽装置,以解决嫁接后嫁接苗依靠人工搬运、回栽作业的问题。阐述了搬运及回栽装置工作原理,并对关键机构进行了仿真和运动学分析。通过嫁接苗贴接夹紧区域统计和嫁接苗搬运试验,确定搬运机构对嫁接苗的最佳夹持位置;当机构夹持嫁接苗夹子下端搬运,搬运成功率可达94%,平均耗时为2.5 s/株。通过镇压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嫁接苗镇压效果最优条件;当打孔孔径10 mm、打孔深度15 mm、镇压块形状为对分锥面镇压时,嫁接苗回栽试验成功率可达92%,平均耗时为4 s/株,满足目前全自动嫁接机的嫁接速度要求。试验表明,设计的嫁接苗自动搬运及回栽装置与嫁接机配套使用,可提高嫁接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甘蔗横向种植机补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蔗横向种植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甘蔗实时补种系统。通过对充种、储种、供种、护种及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设计了补种系统的关键部件。该系统采用AT89C52单片机、3套对射型激光传感器分别对漏种、补种箱和储蔗槽中蔗种余量不足的情况进行信号采集,进行漏种计数显示和实现蔗种余量不足时的报警,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辊耙转动完成补种过程。选取行进速度和补种辊槽数为试验因素,以补种成功率和重置率为补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二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行进速度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补种辊槽数对补种成功率的影响极显著;利用Excel软件进行了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当行进速度为3 km/h、补种辊槽数为10个时,补种成功率达到93.97%,重置率为1.69%。设计的实时补种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播种器工作过程中的漏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玛纳斯河流域冲积扇缘定位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补水恢复处理、人工草地处理和补植处理对盐渍化弃耕地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方式均明显增加了植被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人工草地恢复和补水恢复植被多样性分别比原始弃耕地增加25.13%和9.84%,电导率降低49.15%和33.55%,有机质增加99.10%和88.34%,碱解氮增加70.10%和36.57%;人工草地模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弃耕地增加65.18%,47.21%,93.23%和116.03%.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表现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草地、补水恢复、补植恢复、弃耕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与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研究表明盐渍化弃耕地采用人工种草或灌溉补水措施能够提升地表植被多样性,提高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并促进土壤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突出,尤其在农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传统农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介绍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概念、系统组成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计算机视觉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茶叶分选技术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目前不同茶叶分选技术的典型设备,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