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羔羊痢疾的诊断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流行特点 本病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2~8日龄的羔羊,尤以新生3d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一般羊羔初期患病少,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污染羊舍和周围环境,成为传递因素,经消化道、脐带和外伤等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2.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8d的羔羊,尤以新生3d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  相似文献   

3.
1流行特点本病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2—8日龄的羔羊,尤以新生3d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一般羊羔初期患病少,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污染羊舍和周围环境,成为传递因素,经消化道、脐带和外伤等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4.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一)病原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二)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流行,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易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一般羊羔初期患病少,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  相似文献   

5.
徐海强 《兽医导刊》2011,(Z1):126+131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一)病原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二)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流行,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易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一般羊羔初期患病少,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  相似文献   

6.
<正>羊羔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发的新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羔羊痢疾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多为地方性流行,以7日龄内羔羊最为常见,新生4日内羔羊感染病例最多。有资料显示,杂交品种改良后最容易感染,尤其是高代杂交品种的羔羊最易感。典型症状为小肠溃疡、急性腹泻,诊治不及时可导致大批羊只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流行病学患羊粪便污染环境,经消化道传染本病,也可以经伤口、脐带等传染的报道。同时,饲养管理不善、羔羊体质差、气候骤  相似文献   

7.
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 流行特点 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8天的羔羊,尤以新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1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1.1流行特点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2~8日龄的羔羊,尤以新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特点 一主要侵害产后2-8天的羔羊,尤以新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气候骤变、营养不良、场地潮湿、饥饱不均、羔羊体弱、卫生差等最易发生本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本病传染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有大量病原菌,污染羊舍和周围环境,成为传递因素,经消化道、脐带和外伤等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羔羊痢疾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所致的新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小肠(特别是回肠)溃疡为特征。常导致羔羊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甚大。近两年先后对甘肃省武威、张掖、临夏等地区部分养殖户进行调查发现,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7日龄以上羔羊发病很少。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因及流行病学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7日龄的羔羊,尤以新出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侵害产后2~8天的羔羊,尤以新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原因及症状 羔羊痢疾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传染,病羊的病菌随粪便排出,污染羊舍、用具、羊的乳头和体表,健康羔羊舔食后经消化道传染,还可能通过脐带或伤口传染。潜伏期为1~2天,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波马杂交羔羊与马头山羊羔羊在不同育肥方式下增重效果和养殖效益,2007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在石门县太平镇马头山羊育肥中心进行了为期60天的马头山羊羔羊与波马杂交羔羊育肥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羔羊痢疾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大批羔羊迅速死亡为其特征。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1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本病呈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8日龄的羔羊,尤其产后2~3日龄的羔羊,抵抗能力较差,最易感染。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5.
波尔杂交羔羊初生体重大 ,躯体丰满 ,3月龄内生长进度快 ,目前是我市主要改良的山羊品种 ,但不少农户有良种 ,无良法 ,直接影响到养羊的经济效益。如何饲养好波尔杂交羔羊 ,笔者认为 ,要养好波尔杂交羔羊 ,应抓好三个重要环节。1 哺乳期羔羊要早补饲羔羊吃好初乳是基础。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含有保护羔羊机体不受外界病原侵害的免疫球蛋白等 ,羔羊早吃、多吃初乳 ,有利于增强体质 ,抵抗疾病和排泄胎粪。对于多羔的母羊缺奶 ,需找保姆羊补奶或人工哺乳。羔羊提早补饲是关键。羔羊出生后 1 0~ 1 5天 ,就训练其采食…  相似文献   

16.
<正>在阜蒙县地区,初春季节是杂交母羊临产和产羔集中的时期,羔羊痢疾多发,是羔羊急性传染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2~7日龄羔羊多发。因此,做好羔羊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关键。1流行病学羔羊痢疾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初生7日龄以内羔羊,2~5日龄发病率最高。自然感染的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表现
  1.流行病学。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病羊及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可能通过脐带或创伤。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或食入被该菌的芽孢污染的牧草、饲料或饮水,或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下,如母羊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过于寒冷或炎热,羔羊受冻或暑热;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匀;羔羊抵抗力减弱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羔羊痢疾的发生和流行,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对20只小尾寒羊羔羊和20只肉羊杂交改良羔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肉羊杂交改良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增重明显,比小尾寒羊羔羊增长快,6月龄小尾寒羊体重为32.95 kg±2.75 kg,杂交改良羔羊体重为44.67 kg±1.20 kg.平均增加11 kg,每千克羊肉价格按10元计算,每只可增110元,每千克肉差价2元,增收22元,进行肉羊杂交改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