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 1 50 0只 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 ,2d后 ,发病雏鸭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d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 6月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鸭 1 50 0只 ,放在自家屋子内育雏。于 6月1 0日开始发现有 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稀粪 ,到 6月 1 6日共发病 52 3只 ,发病率 34 2 % ;死亡 30 1只 ,死亡率为 2 0 %。2 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 ,不吃食 ,缩颈离群 ,衰弱无力 ,站立不稳 ,头向下弯曲 ,喙触地 ,流涎 ,流泪 ,喘气 ,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2.
正(一)鸭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便。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43.0℃~44.0℃,呈稽留热型。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脚发软,步态蹒跚。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有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7月末,在信阳山区的10余个饲养"江南2号"鸭的养鸭场(户)中,8~9日龄雏鸭出现大批发病和死亡的现象,2天内死亡3 000余只。1临床症状第一天死亡的鸭多无明显症状,病鸭突然头向后背,两脚伸直,立即死亡。随后其他病鸭多表现为精神沉郁,离群独处,闭目缩颈,不愿下水活动。病鸭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流泪,鼻内有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有的病鸭鼻窦肿大。眼眶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排黄绿色有恶臭的稀粪。呈现  相似文献   

4.
鸭“摇头风”即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因病鸭临死前出现摇头或点头症状而得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末、冬春季节多发.2~3周龄的雏鸭易感,少数在4~7周龄发生.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为20%~80%.1999年求治的30多群病鸭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均取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病鸭表现两脚发软,嗜睡、缩颈,食欲减少或废绝,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临死前出现痉挛,摇头或点头,前仰后翻,背颈,伸腿,角弓反张,摇尾,抽搐而死.  相似文献   

5.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雏鸭、雏鹅为主的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病鹅体温升高,缩颈、拱背,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食,流泪,眼睑周围绒毛湿润、粘连或脱落,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严重者鼻孔周围结痂,少部分鹅鼻腔肿胀,出现明显的鼻窦炎症状。病鹅咳嗽,打喷嚏,拉稀,粪便呈黄色或绿白色的水样,脚软无力,行走迟缓或蹲伏不动,离群独处。病程长、病情严重者共济失  相似文献   

6.
正1鸭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便。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1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43.0~44.0℃,呈稽留热型。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低头缩颈,食欲降低,饮欲增加,两脚发软,步态蹒跚。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把两眼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11年9月10日,山东潍坊某养鸭场8 000只10日龄雏鸭急性发病,发病率达95%,死亡率高.驻场兽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用传统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卵黄抗体对以发病的2 000只雏鸭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死亡.随后,前来我校动物医院就诊.2临床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闭目缩颈或离群呆立;随着病情的发展,大部分病鸭表现出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肢体麻痹,多喜欢侧卧,临死前出现两腿痉挛性反复踢蹬,角弓反张,脖颈向后背部扭曲,呈现"背脖".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9.
几种中西药物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由滤过性病毒引起,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鸭,在流行的重疫区,部分中鸭也受到致命攻击,中鸭死亡率也会达30%~50%。1病状幼鸭多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靡、缩颈拱背、脚软站立不稳、离群、眼睛半睁半闭、表现嗜眠状态,有些病鸭排菜绿色或白色液状稀粪,后期出现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在流行高潮,也有不少出现流泪、单限或双眼失明。一些病鸭突然倒地死亡而无任何症状,病程几小时或1~2天。患病小鸭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即使加强饲养,体重也达不到上市标准。2刻检特征肝脏肿大、…  相似文献   

1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雏鸭雏鹅、雏火鸡以及野鸡等多种雏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在鸭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常高达90%以上,死亡率达5%~80%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少数慢性病例出现头颈歪斜等症状;在病变上以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3月 ,河南省某养鸭专业户新进 60 0多只雏鸭 ,1周内死亡 2 0 0多只 ,死亡率达 3 0 %以上。该专业户又购回1批雏鸭 ,发病情况与首次类似 ,用农大一号 (治流感用中药 )饮水 3d不见效 ,后来我室求诊。2 临床症状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靡 ,缩颈 ,翅下垂 ,不爱活动 ,行动呆滞跟不上群 ,厌食 ;发病半日到 1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 ,病鸭多侧卧 ,头向后背 (称背脖病 ) ,两脚痉挛性地反身踢蹬 ,有时在地上旋转 ,呼吸困难。出现抽搐后 ,约十几分钟即死亡 ,有的可反复阵发数次 ,持续数小时后死亡。临死鸭喙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 ,肛…  相似文献   

12.
(一)鸭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便。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43.0~44.0℃,呈稽留热型。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脚发软,步态蹒跚。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把两眼粘合。病鸭呼吸困难,鼻孔内常流出浆液性或黏膜性分泌物,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滨州市某专业户饲养的一群23日龄雏番鸭出现嗜睡、缩颈、脚软不愿走动或以头触地、共济失调、精神不振,死时角弓反张。眼有浆液性分泌物,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粪,大多数病鸭在发病后1~3天死亡。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一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缩颈嗜睡,脚软、关节肿大不愿走动,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两眼流泪,眼眶周围羽毛被粘湿,常使眼周围羽毛脱落而形成“眼圈”;鼻孔有分泌物;拉黄绿色稀便;后期病鸭表现为不停地点头或左右摆动,转圈,头颈…  相似文献   

14.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在新疫区,该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1发病情况万安县一养鸭户反映其鸭场出现大量4日龄雏鸭死亡现象。经了解得知此雏鸭为同一批购入,购入后第2d就出现死亡现象,第3d达到700余只,第4天达1000余只。雏鸭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促。2临床症状起初精神萎靡,不进食,行动呆滞,缩颈,眼半闭  相似文献   

15.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笔者利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11例,治愈率均80%以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糜,不食,行动呆滞,缩颈,  相似文献   

16.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鸭的一种常发病,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主要以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多发。发病雏鸭多以败血症为主,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河南省信阳市某养鸭场3 000只樱桃谷雏鸭出现眼睛肿胀、流泪、拉稀、跛行或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现象。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进行了敏感药物筛选和全群治疗,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12年2月20日,我区养鸭户苏某家的鸭子突然出现死亡。病鸭表现症状为食欲减少或不食,精神萎靡不振,有的病鸭翅翼下垂,垂头缩颈,嗉囊内有积食,有些病鸭呼吸困难、咳嗽,鼻、口有分泌物,张口甩头;排除的粪便是白色或铜绿色稀粪,有腥臭味,个别粪便带有血液,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死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 ,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主要感染于雏鸭的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2~ 7周龄的雏鸭 ,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脑膜炎等。1 流行病学调查1 998年至今我们跟踪调查了上海的青浦、九亭、奉贤、嘉定、南汇、江苏无锡等地的一些年饲养量 5万羽以上的肉鸭场 ,饲养的大多是樱桃谷鸭 ,主要发生于 2~ 4周龄的雏鸭 ,尤其 3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据统计发病率为 2 0 %~ 70 % ,死亡率 1 6%~ 5 0 % ,病愈鸭通常为“落脚鸭” ,生长缓慢。2 临床症状病初雏鸭流泪、流涕、打喷嚏。随着病程的加长 ,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我市一养殖厂的4000余只肉鸭于8日龄开始发病,10日龄病情突然加重,次日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近500只。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大肠杆菌病。经治疗,除200余只重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前后养了几批鸭,均没有免疫接种雏鸭肝炎病毒苗。本批鸭进舍前饲养棚未做彻底消毒,只喷洒少许消毒剂,且饲养密度较大。附近养鸭户曾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畜主曾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治疗,但未见效果。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缩颈,翅下垂,粪便呈青绿色;运动失调,两…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上旬,淮安区1养殖户饲养的20日龄1 800只雏鸭发生以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先后有112只病鸭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霉菌性肺炎。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欲增加,羽毛蓬乱无光,两翅下垂,离群独处,两脚无力,常卧地不愿走动,颈缩呆立,眼半闭、流泪,结膜潮红,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