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叶静  龙菊  邬贤芳  何映霞 《吉林农业》2011,(5):140+144-140,144
从月腺大戟的根、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41株,细菌18株、真菌23株。7株供试菌用滤纸片法分别对内生菌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月腺大戟内生菌对7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内生真菌与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其中YJX1、YJX6和YJZ15对供试菌具有普遍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黄芩根中分离出内生细菌8株,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芩内生细菌对3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夹竹桃内生菌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离夹竹桃根、茎、叶内生菌并测定其抗虫活性。[方法]通过表面消毒,采用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将夹竹桃内生菌分离出来,并以蚜虫与斜纹夜蛾为供试昆虫,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116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细菌51株,内生真菌65株;夹竹桃内生细菌对供试昆虫杀虫效果不明显;内生真菌有7株对蚜虫有明显的杀虫活性;12株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明显的触杀活性。[结论]夹竹桃内生细菌杀虫效果不明显,而部分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药用植物怀地黄的根中分离出32株内生细菌,并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地黄斑枯病和地黄根腐病5种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点菌法、平板对峙法和菌饼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怀地黄中分离的32株内生菌对5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的抑制能力,其中有8株细菌对供试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都有抑制作用,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性;有2株细菌DH-10和DH-11对选取的5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且抗菌活性较强,具有生防菌开发潜力。所分离的活性内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主要分布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大肠埃希氏菌属,其中对地黄斑枯病和根腐病都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汉麻作为材料,对其内生菌进行了系统分离,并对汉麻内生细菌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汉麻中分离得到64株内生菌,汉麻叶中的内生菌资源较丰富;汉麻内生细菌中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比例较高且抑菌谱较广,对于供试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生细菌CX33的活性作用及活性代谢物,探讨其与宿主植物刺五加的相关性。[方法]对内生细菌CX33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对CX33发酵液中活性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内生细菌CX33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检测该菌株发酵液中含有紫丁香苷。[结论]内生细菌CX33为紫丁香苷产生菌,该菌可能与宿主植物刺五加具有相同的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7.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从鹅掌楸的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供试菌,用杯碟法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楸内生菌对4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押菌活性,不同组织中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其中J1、Y3对供试菌具有普遍抑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压砂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生防菌.[方法]以初步检测具有抑菌活性的19株乌拉尔甘草内生细菌为供试菌株,以甜瓜采后病害病原菌粉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白霉病菌(Fusaium sp.)、黑腐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为指示菌株,经过离体和活体筛选测定内生细菌对甜瓜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应用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对1株拮抗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19株供试内生细菌株中筛选出5株菌株对4种指示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其中菌株S0806082的拮抗能力最强,鉴定为Delftia tsuruhatensis.[结论]内生细菌S0806082具有一定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郑法新  程璐  李侠  房保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01-11604
[目的]为从与红豆杉共生的内生菌或其代谢物中寻找其他新型防治植物病虫害药物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云南红豆杉为试验材料,从其根、茎、叶中分离内生菌;以棉花枯萎病、小麦赤霉病、番茄叶霉病等11种病原真菌作为供试菌株,研究红豆杉内生菌的抗菌活性,从中筛选出有较高抗菌活性的内生菌。[结果]从云南红豆杉根、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152株,其中细菌80株,真菌48株,放线菌24株;从中筛选出了有较高抗菌活性的11株内生细菌、5株内生放线菌和3株内生真菌,分别占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和内生真菌总数的13.75%、37.50%和20.83%。[结论]云南红豆杉组织内存在丰富的内生菌,不同组织内生菌的数量、种类有一定差异,在具有抑菌活性的菌物中,放线菌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粘插法分离刺五加内生真菌,并对内生真菌的形态进行鉴定,比较不同产地刺五加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5地区刺五加体内共分离出75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2个属及未产孢类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刺五加导管特征及其与刺五加苷B、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刺五加的1年生根、茎为试材,石蜡切片法制片,测定导管周长、面积,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刺五加根中导管平均面积、周长分别为986.89μm2、141.08μm,茎中导管平均面积、周长分别为362.48μm2、88.46μm,不同产地刺五加根、茎中导管的周长、面积差异显著。刺五加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与茎中导管面积呈显著相关。[结论]导管面积、周长可以作为鉴定刺五加产地来源的指标,茎中导管面积可作为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的早期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3类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植株之间的部分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伴随异长雄蕊特征的其它表现在于果实形状、花丝角度、导管长度、导管长宽比等。并对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的遗传分化做出了推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植株进行了6种同工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在酸性磷酸酶(ACP)、苹果酸脱氢酶(MDH)、乙醇脱氢酶(A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6种同工酶酶谱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对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的遗传分化做出推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刺五加果肉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从刺五加果肉的油状物中共分离出63种成分。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出了其中1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酯类和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farms)]的根及根茎。含有各种刺五加甙。近年来新的研究进展表明:刺五加能有效地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并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是极其珍贵的药物资源。就目前临床供药而言,主要从刺五加根和茎中提取。资源消耗与日俱增,已使刺五加植物濒临灭绝的危险,为实现其永续利用,建立组织培养技术能在短期内繁殖大量苗木,对保护这一珍稀植物物种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药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刺五加的叶片、茎尖、当年生根为材料,研究了激素对刺五加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定芽发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刺五加愈伤组织的分化和诱导生根有很大影响。刺五加组织培养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BZ NAA3.0 6-BA2.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BZ IBA0.2。刺五加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力主要受外植体类型及愈伤组织继代保存时间的长短影响。来源于叶片的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最强,愈伤组织经30d继代培养后,愈伤组织分化率达73.62%,再生芽分化系数为7.5,并随愈伤组织继代保存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cDNA末端RACE技术,从刺五加叶片中克隆到GAPDH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cDNA序列、保守区、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等特征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GA PGH基因的cDNA全长为1 437 bp,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023 bp,编码一个具有34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分子质量为37.070 ku,理论等电点(pI)为7.71.刺五加GAPDH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亲水蛋白.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内生真菌对刺五加苷B和E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梅河口市刺五加的菌株P116-1a、P109—4、P116-1b和P312—1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刺五加茎、根茎中刺五加苷B、E的含量。[结论]刺五加内生真菌可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刺五加苷B、E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曹蕾  邢朝斌  陈龙  梁能松  何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46-647,654
[目的]克隆刺五加叶绿体的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已知物种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同源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了长1 099 bp的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cDNA,该基因编码36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表明,刺五加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水稻的同源性最高,达96.41%。其二级结构中含有171个α螺旋(alpha helix),占46.72%;53个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占14.48%;27个β折叠(beta turn),占7.38%;115个无规则蜷曲(random coil),占31.42%。第262~271位氨基酸为ATP合酶β亚基的标志性位点。整个多肽链无明显的疏水区域,初步认定为亲水性蛋白。[结论]该试验克隆得到的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为叶绿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为研究刺五加能量代谢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及了解植物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以刺五加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在DNA水平上分析愈伤组织与其来源植株间的遗传差异。从40个引物(10碱基的寡核苷酸)中筛选出6个引物,对它们的PCR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愈伤组织与其来源植株相比出现了DNA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