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对贵州松柏山生态保护示范基地9个不同景区的植物配置原理、植物的利用、植物配置遵循原则、植物配置类型、树丛配置方法、植物配置艺术手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营造喀斯特地貌绿色旅游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公园现有绿化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园道两旁植物配置和湖边、浅滩水生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地区的人文氛围和生态规划要求,提出适当地利用植物本身特性,进行植物调整的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3.
苏浩  于娜 《农业与技术》2013,(10):156-15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步,人们对城市的绿化要求提高,城市不但要绿得起来,更要美观舒适,故绿化植物配置那就是显得十分重要。现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比较单一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已超出环境承载力,生态恶化,人类的健康生存受到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最直接解决途径:城市生态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科学配置是园林可持续发展基础,以植物造景为主,对园林植物配置进行调整,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改造和更新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园林植物的特性、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置类型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合理搭配等问题,提出了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利用植物形态、色彩、质感等创造季相美和意境美的理论和方法,在科学化、艺术化、人性化角度创新和发展植物配置原则,植物配植的各类型在特定环境中灵活应用的手段和各类型的造景手法等是今后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屋顶花园植物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屋顶花园植物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屋顶花园植物配置的原理和形式,指出屋顶花园植物配置要综合考虑艺术法则和生态规律,根据不同情况主要可分别采用开敞型、疏朗型和密闭型三种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设计和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生态设计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利用途径。通过对影响园林植物造景的各种生态因子的限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种布局合理的植物配置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种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园林是一个和谐有序,稳定性好的植物群落。本文就生态原理的植物配置做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后介绍了植物配置中,应掌握几点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景观园林中亭的植物配置的影响要素,提出亭的植物配置的原则,并总结亭的植物手段与方法,以期指导园林设计、施工中产生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亭子植物配置,使亭的设计和植物配置更符合生态规律,更加顺应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湿地植物是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为丰富湿地植物多样性且塑造低养护、持久的良好植物景观,选取不同地形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岸带植物配置模式、水域植物配置模式、浅滩岛屿植物配置模式,并开展了相关试验,选出了适宜湿地植物构建、兼顾净化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基于低养护持久景观理念的植物配置模式,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养护管理要求低、对环境友好的植物种类,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以木本植物为主、辅以草本植物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在减少湿地植物后期维护成本的同时亦能兼顾植物群落的生态净化功能与景观持久性;以单层和简约型植物为主的配置模式,更能体现湿地植物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针对不同的湿地生境(环境条件/立地),选择适宜的配置模式,有利于兼顾湿地群落(植被)的生态功能性和园林景观性(美观性)。  相似文献   

11.
朱丽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21-15223
面对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加强园林绿地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设计人员重点考虑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忽略了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造成一些植物群落生长不良,甚至部分群落消失。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只有在考虑园林布局要求的同时,结合其生态特性,选择适宜的环境栽植,才能达到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充分发挥其园林、生态功能。该研究主要从园林植物适应温度、光照、水分、大气及土壤环境因子的角度探讨园林植物的配置,从而使园林植物的配置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厦门岛城市园林植物利用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厦门岛城市园林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了厦门岛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现状及绿化树种丰富度.结果表明,厦门岛城市园林绿化未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热带物种资源、绿化树种单一、植被类型简单、整体上园林植物群落相似程度高、未形成城市绿化网络.由此提出厦门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以生态园林为目标,营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以利于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园林植物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发挥的特定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植物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养护,该文结合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实际,指出了城市园林环境的特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园林植物的保护措施,提倡绿色生态植保,以期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生态环境,利于城市园林植物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论述了建设生态园林型石油化工城市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方法,开创石油化工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新模式;建设生态自然、植物多样、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系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园林花卉的作用、发展以及在植物造景的应用原则,从用地性质、造景功能以及艺术性等方面探讨园林花卉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各地植物造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中国富园林花卉种类,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高艳  李娜 《北京农业》2012,(3):36-37
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当中的植物配置工作更是决定了生态型园林在能量交换、物质循环等生态作用的实际效果。生态型园林是以植物、建筑、水体和山石为基本要素,充分应用了园林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方法,深度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与生态学理论,并且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作为评价标准的崭新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生态型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积极作用、重要原则、艺术手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赖玉婷 《北京农业》2011,(15):125-126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构建中,植物景观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园林要素,要根据湿地的立地条件,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满足湿地环境的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出具有地方风格、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8.
浅议植物园分类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应用日趋广泛。在对植物专类园、专类花园、植物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专类园的定义,并根据植物专类园的植物种类及表达的主题,探讨了较为常见的三类植物园类型。同时,特别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阐述了植物园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湛江市园林绿化植物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从园林植物生态群落、植物种类以及乡土树种的应用等三个方面,探讨湛江市如何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提高园林植物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辉  陈海奎 《农技服务》2012,29(9):1028-1030,105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概况,实地调查公园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曹州牡丹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改善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地质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