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苏省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t测验等统计方法,对2008-2009年2年江苏省中间试验7个试验组别所有参试品种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极显著,但没有发现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杂交中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中熟中粳迟播>中晚粳>早熟晚粳;杂交籼(粳)稻和常规粳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不显著;早、中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前抽穗)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高于晚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后抽穗);8月20日前抽穗和8月25日左右抽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发病的品种类型,是防治重点;中熟中粳稻品种如果推迟其播种期,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检测方法、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为今后有效控制黑条矮缩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介绍水稻普通矮缩病与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水稻普通矮缩病和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概述田东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原因、危害症状、侵染途径和防治方法,以为该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晓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91-191,292
目前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我国多省区大面积发生,给种植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了解了水稻南方矮缩病的发病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水稻南方矮缩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高洁  张伟平  孙秋平  姜英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14-114,116
总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病原物、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矮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2002年在季宅乡季宅村水稻矮缩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得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灰飞虱虫量消长规律;水稻普通矮缩病发生和黑尾叶蝉虫量消长规律;全县矮缩发生情况;并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水稻矮缩病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在灵川县的发生规律及田间症状表现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其传播介质及感病敏感期,总结出农业防控、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以为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斐济病毒属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已迅速扩散至我国南方广大稻区。2010年,该病害在建阳市水稻上暴发成灾,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文章介绍了该病害的症状、危害特点,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秧苗期治虫为重点的病害防控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黑条矮缩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其病能够对水稻生长产生较大影响。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特点及原因,这也为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分析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落实农业措施、强化白背飞虱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病毒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湖北荆州部分水稻田发生严重的水稻矮缩减产的现象。经过症状观察、10%SDS-PAGE、RT-PCR等方法,诊断水稻发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水稻黄叶病和矮缩病流行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黄叶病的发生流行,在年际间有明显的间歇性。研究表明,此病在闽西北晚季水稻上流行的主导因素是冬春的温度,关键因素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的介体昆虫数量;重要影响因素是晚稻的品种和插秧期,并据此提出了可于发病前90—100天对当地水稻黄叶病进行预测的经验式。水稻矮缩病在年际间的流行间歇,没有黄叶病明显。一般晚稻的流行程度,与早稻孕穗期的植株发病率和6月中下旬的田间黑尾叶蝉带毒率均有显著相关。据此,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于发病前40—50天进行预测的方程式。所求结果只要结合晚稻品种抗病性类型和插秧期迟早及介体的虫量与关键传毒期加以分析,便能相当确切地估测晚稻矮缩病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近年来危害中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害的发现时间较短,目前对该病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病原介体、发病特点、流行原因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今后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为生产上提供经济有效的防控技术参考。[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结果]不同防控措施试验表明,秧田期全程覆盖防虫网育秧,本田关键期及时防控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高达94.13%,防控效果和稻谷产量与其他防控措施相比差异显著,可提高种粮效益,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是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组合。[结论]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上要秧田和本田防控并重,应采取"治虫防病,防前控后,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稻矮缩病是近几年常见于南方地区的病毒性的病害,在水稻的病株苗期较难及时发现,在水稻的成株期矮缩症状才会比较明显,此时一旦发病,水稻的产量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给水稻的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借助雷州市典型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实例,介绍了矮缩病的状况、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重点阐述了水稻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加重的情况,进行水稻秧田期和本田初期"治虱防矮"试验,分别用35%丁硫克百威、20%丁硫克百威、25%吡蚜酮、10%吡虫啉做了拌种处理,本田分蘖期喷药处理,拌种和本田分蘖期喷药处理。结果表明:用35%丁硫克百威20g/kg、25%吡蚜酮8g/kg拌种及本田前期用20%丁硫克百威EC 75...  相似文献   

17.
水稻矮缩病是不同病毒引发的几种植株矮缩症状的总称。为全面了解该病媒介昆虫的传毒机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锯齿叶矮缩病毒和草状矮化病毒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的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时期发病的黑条矮缩病病株矮化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发病时期的矮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将不同时期的病株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植株的单株产量、有效分蘖、穗长、秕谷率和千粒重等重要指标进行了考察,采用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分析。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病情加重,植株产量、有效分蘖、穗长和千粒重明显下降,秕谷率则显著上升,且不同类型间考察指标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星子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首先发现的以白背飞虱作为主要传毒媒介的病毒新种,近几年危害日益严重。阐述了星子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概况以及该病的发生症状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促进星子县水稻丰产。  相似文献   

20.
李华清 《广西农学报》2010,25(1):36-37,35
普通矮缩病是一种由黑尾叶蝉等昆虫传播发生的水稻病毒病,2003年以来,该病在平乐县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2009年全县发生面积达0.38万hm2,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笔者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防治叶蝉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