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狐自咬症是养狐业的大敌,是很难医治的病症,已广泛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对其病因说法不一。动物营养学家认为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前苏联报道是嗜神经病毒引起;兽医认为是皮肤真菌感染所致,在治疗上均无良法。多年来笔者治愈自咬病狐50余例,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黑龙江省肇源县肇源镇某养狐户来县畜牧局求医就诊。主诉自养8只母狐,产仔45只,生长发育良好,现每只仔重3~3.5千克,在8~10日内先后有23只仔狐咬尾。临床所见23只狐有14只狐尾部咬光,其中5只狐将尾部皮肤咬破,鲜血淋漓,并从伤处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北极狐饲养场户狐自咬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明显增加、危害严重,给养狐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东营县养殖专业户李某饲养北极狐106只,期中母北极狐16只,北极狐仔90只,生长发育良好,现每只仔重量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长春市兰家镇某银狐场饲养的银狐发生狐自咬症。1发病死亡情况该饲养场于1999年2月从吉林省敦化市某养狐场引进45只银狐。进场后第5天,银狐大多数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病狐咬自体某部位。30只病狐中,有3只死亡。场方立即用维生素缺乏病及其缺少症和矿物质及其他物质代谢障碍诊治,其疗效不明显。2临床检查患病后,病狐旋转,咬自体某一部位并发生尖叫声,可咬掉被毛,有时咬掉尾尖。撕破肌肉,流出鲜血。兴奋反复发作,对外界刺激敏感,可引起高度兴奋。有时咬破尾根、膝关节、足掌及臂部肌肉,由于造成严重的外伤而招致继发感染而死亡3只,…  相似文献   

4.
猪群咬尾症是猪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对外部刺激敏感,常出现不安,食欲减退.猪群开始只有几头相互咬斗,逐渐发展成多头相互咬斗,特别是咬尾,个别还咬耳.  相似文献   

5.
<正>狐自咬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无特异疗法.1994年8月以来,我们对3个饲养户的6只病狐进行了治疗,并对其饲养的39只狐改变了原来的饲料配方.5只病狐一次治愈,1只治愈后又多次复发,对其采取脖套法后,病情稳定一个多月未见复发,其它狐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再出现自咬症,效果较好.河北省乐亭县城关镇五街某户饲养3个月的蓝狐12只,1994年8月中旬有2只狐发生自咬症,即来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9日至5月14日,平度市杨某等6家墙接墙、院连院的养狐大户的193只孕狐,不明原因地集中发生了狂躁不安、流产、咬仔、食仔现象。5月17日应邀现场查明原因。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望能给同业者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咬症从来就不是先咬后感染引起的溃烂,而是先溃烂或是要溃烂发炎时才咬或碰坏的。据笔者对80多家饲养户调查了解发现,有17家不喂盐的狐根本没有自咬症,而52家每只狐每天喂盐超过8g或10g的,发现大多数蓝狐同时患自咬症。另有9家喂工业盐和畜牧用盐,不含碘的没有发生自咬症。另有4个养狐场每只每日喂盐不超过2g的也没有发生自咬的蓝狐。故诊断为氯化钠、碘中毒引起的。自咬的蓝狐多数是先从后腿腋下先烂,皮与肉脱离烂通再逐渐扩大;也有尾根先溃烂的,生蛆咬掉或烂掉后死亡的。治疗办法可用四环素2片,ABC2片,每天6小时1次,7天就可痊愈狐…  相似文献   

8.
合笼饲养就是在狐断乳分窝时,先将母狐取走,过一周后将两只体重大小相近的仔狐取出放到一个笼中饲养,在距笼的两侧20cm左右各开设一个喂饲口进行喂饲,一般情况下可以一直喂到取皮期。 这种两只狐在一个笼中饲养、分槽饲喂的方法,首先能够减少养狐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回报率,减少占地面积,便于日常管理;其次,能够降低仔狐断乳分窝时的应激反应,使仔狐顺利通过断乳分窝这一关;第三,由于两只狐在一个笼中饲养,减轻了狐孤独感,能够有效地预防自咬症的发生;第四,采食时狐只争相“抢食”,能提高狐的采食量,增加食欲,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育.目前,自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用亚硒酸钠-V_E治疗有效,但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尚未见到对健康狐和患自咬症狐血硒水平的评价报告.我们对21例银黑狐自咬症进行了治疗,并用荧光法对6只患狐和5只健康狐全血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和后肢等部位。患狐轻者损坏毛皮,重者引起体质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9—10月份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许多养狐场常发生狐自咬症,特别是在3—4月份和7—8月份多见。本病是蓝狐的一种慢性疾病,并且发病率较高。轻者,咬坏皮毛,使其皮张等级下降;重者,咬伤部引起感染化脓,身体衰竭和败血症死亡,给养狐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蓝狐患有自咬症,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精神不安,施转走动,追咬尾部或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过1992~1996年5年间的临床工作实践,通过多种方法对比发现,应用氢化可地松对狐自咬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965%,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狐自咬症主要症状患有自咬症的狐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啃咬自己的尾部、后肢、髂部及臀部等处。咬破皮肤和肌肉,严重时咬掉尾尖,撕破某一部位皮肤、肌肉,神经性兴奋症状反复发作,对外界刺激敏感,兴奋强度增大。自咬时,旋转、打滚、嘶叫,常由于撕破腹部皮肤、肌肉,内脏流出感染而死亡。2 治疗方法1)发现狐有以上自咬症状,首先要防止咬伤,将上下4棵犬齿用钳子掐断,或用胶合板、纤维板或自行…  相似文献   

13.
田萍 《家畜生态学报》2004,25(4):227-229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常可见到猪的咬尾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引起猪咬尾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且发生于不同的饲养阶段.可见防制猪咬尾症的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并应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始终.本文分析了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与特点锦州地区养狐、养貉场近年来该病来常有发生,为此,对笔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养貉专业户中两个养殖户进行了专项咨询及诊疗实验。两户共养基础乌苏里母貉、北极狐200余只,在2006年7月份咨询与诊疗调查中,据养殖场人员告知,到当时为止共发现患该病仔狐共8窝,仔貉2窝,合计仔貉、仔狐70只,进一步经过现场实地检查发现有约40只幼貉发生本病,合计占当年所产狐、貉总数的10%左右。瘫软症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成年狐、貉几乎不发生本病,发病对象主要是仔狐和断乳初期的幼貉;从疾病的流行特点来看,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不波及临近养殖户狐、…  相似文献   

15.
1 仔狐断乳期的饲养 仔狐通常在55~65日龄时断乳.具体断乳时间可根据同窝仔狐的数量、发育情况以及母狐的体质和泌乳能力而定.如果母狐窝产8~10只,仔狐发育均匀,食欲旺盛,为防止母狐体力消耗过大,可采用60日龄一次断乳;母狐窝产超过10只以上,仔狐发育不均,可采用分批断乳,先将采食能力强、发育好、又能独立生活的仔狐分出断乳,把发育差、体质弱的仔狐再哺育10~20天,断乳幼狐分窝时,可将2-3只放在同一笼内饲养,90日龄时再每笼1只饲养.  相似文献   

16.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 ,貂、貉及狐等成年兽发病有明显季节性 ,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 ,幼兽多发于 8~ 1 0月份。1 病因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 ,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 ;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 ;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 ,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 ,并证实该病毒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2 症状 病兽间歇性发作 ,大声嘶叫 ,疼痛不安 ,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 ,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多呈急性经过 ,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不松口 ,有时甚至把后腿咬烂 ,撕破肌肉 ,把尾咬断 ,皮肤被咬部…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静脉点滴氢化可地松治疗狐自咬症探讨刘玉萍肖长灵李雪松(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动物检疫站·166201)近向年来,狐自咬症严重困扰着狐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应用氢化可地松治疗狐自咬症510例,治愈492例,治愈率96.5%。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仔狐 仔狐出生后25日内全靠母狐的乳汁满足其营养需要。25日以后,乳汁远远不能满足仔狐的生长发育需要,因此,逐渐开始采食饲料,此时.母狐的日粮要用优质的易消化的肉馅、牛奶、动物肝等调制成稀粥样,由母狐带领仔狐一同采食 30日龄时,可单独用饲盆补喂仔狐,每天饲喂2次。 仔狐开始采食前,母狐吃仔狐粪便;仔狐采食后,母狐便不再吃仔狐粪便。所以,从仔狐开始采食起,每天要打扫窝箱,保持清洁卫生仔狐一般在45~50日龄断奶。断奶初期,每笼可饲养2~3只,3个月后单笼饲  相似文献   

19.
在梅花鹿产仔季节,常常可以看到鹿舔肛咬尾症发生。仔鹿由于肛门和尾被母鹿咬伤或咬掉而死亡。对此病尚未见有报道,曾认为是由于恶癖所造成,从而着眼于隔离、人工喂养或找其他母鹿代养,结果收效甚微。后来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是由于仔鹿长  相似文献   

20.
现在大小养猪场常常发生断奶仔猪和育成猪咬尾现象,这种现象已成为养猪生产上十分重要的问题。猪出现咬尾症的原因较为复杂,下面我将最近国外兽医杂志关于猪的咬尾症的信息,简要介绍给大家,以供在生产实践中参考。猪的咬尾症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损伤前期。这期的特点是一只猪把另一只猪的尾巴放在嘴里轻轻地吸吮、咀嚼,被害猪能接受并忍受着吸吮和咀嚼;接着就发生第二期是损伤期,尾巴被咬伤,出血,患猪对咬尾反抗、逃避。患猪尾巴会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创伤可分为轻度创伤,只有末端被咬伤;中度创伤,被咬掉的尾巴至少有一半;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