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研究目的】对引进的72份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以自然结实率鉴别恢保类型;以竞争优势为指标反应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鉴定出45份恢复类型,8份保持类型,19份半恢半保类型。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主成分聚类将45个F1组合分为3类:Ⅰ类有18组合,该类株高、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3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播始天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为负值;Ⅱ类有11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及单株粒重4个性状的竞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Ⅲ类有16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2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在57个F1组合中,糙米率及垩白米率分别达国标1、2、3级优米标准的组合数为12个、20个、18个及16个、28个、6个,1个组合宜香1A/三黄占2号的整精米率达国标2级优米标准。【结论】广东水稻种质恢复类型居多,单株穗数、粒数及垩白米率的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推进贵州省特色杂交水稻的材料创新,利用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红米恢复系红恢937和3个恢复系与6个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F1,并对F1的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红恢937一般配合力以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表现好,其相对效应值分别为1.025 5、1.917 6、2.084 2;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间以及同一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其特殊配合力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在以红恢937为父本组配强优组合过程中,除综合考虑不育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外,同时还要兼顾不育系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5个恢复系所配新组合系列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各系列组合的结构特点,摸清5个恢复系配合力情况,评估其利用潜力,为以后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育的5个恢复系分别与25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配组,将配组F1代组合在万州正季种植,在相应生育时期调查其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成熟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测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进行测产,根据调查和考种数据,统计、分析各系列组合的特征特性,评价几个恢复系的利用潜力.[结果]平均产量顺序为万恢88系列>万恢355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481系列>万恢024系列;平均有效穗顺序为万恢481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355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024系列;平均每穗着粒数顺序为万恢024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481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355系列;平均结实率顺序为万恢355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024系列>万恢481系列;平均千粒重顺序为万恢355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024系列>万恢481系列;平均全生育期顺序为万恢024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481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355系列;平均株高顺序为万恢024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481系列>万恢355系列;平均穗长顺序为万恢024系列>万恢481系列>万恢88系列>万恢646系列>万恢355系列.[结论]万恢88属穗粒兼顾型,具有较好的恢复力,所配组合丰产性好,各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均较佳,利用潜力较大;万恢355也具有较好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好,但没有特殊的强配合力,难以配组出突破性新组合;万恢481属于穗数型恢复系,所配组合分蘖力较强,但千粒重偏低,只有与特殊的不育系配组才能实现高产;万恢646属于大穗型恢复系,所配组合分蘖较少,且结实率较低,只能与穗数型不育系进行配组,且应用时应特别关注其结实率问题;万恢024也是大穗型恢复系,所配组合有效穗少、结实较低难以配出高产、稳产的新组合,且系列组合株高较高,存在倒伏的风险,生育期也偏长,在生产上使用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4.
侯以利  张爱民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9(A00):76-78,84,85,86
通过对冬小麦四个杂交组合,六个世代(P1,P2,F1,F2,B,1,B2)遗传参数的估算,分析了六个农艺性状(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每穗粒重)的群体均数、基因效应与狭义遗传力。  相似文献   

5.
用高秆稳性籼Grlc与4个矮籼、粳亲本杂交,配制正反应F1代,分析杂种优势表明:Grlc所配杂种一代优势普遍存在,而株高全为负优势;籼籼组合的单株粒重,每穗料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为正优势;籼粳组合的单株粒重、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为正优势,单株粒重优势与籼籼组合相当,单株穗数、千粒重优势超过籼籼组合,而每穗料数为负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8608S等7个不育系与同一父本821配组,用8608S为母本与不同的恢复系测交,用86优8号作对照,观察其F1的经济性状,计算竞争优势和超亲优势,并对8608S所配组合几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同父不同母本组合中8608S/821产量的竞争优势为32.5%;8608S为母本所配组合中产量竞争优势最大的仍为8608S/821较对照增产61.5%,两者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8608S所配组合产量平均的竞争优势是37.7%,表明8608S的一般配合力很好;8608S所配组合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而每穗总粒数与产量表现出较小的负相关,穗长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与每穗实粒数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福恢964选育的技术路线和选育过程。用爪哇稻BJ22选作母本,明恢6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964,具有农艺性状优异、广亲和性较好、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高、所配组合表现突出等特点。用福恢964配制的组合福优964和昌优964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说明,利用爪籼杂交方式选育水稻恢复系,以扩大恢复系与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进而实现部分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增加每穗总粒数、提高组合的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福恢964的生育期特性奇特,短日照处理或高温均能显著地缩短其生育期,属于弱感光型、基本营养生长性强、感温性较强的水稻。简要介绍福恢964所配组合的栽培技术要点。展现了进一步利用含有爪哇稻亲源的福恢964为主体亲本,选育超强恢复系,进而配制出超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夜公(Y)、饶平野生稻(CW)、野败(WA)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6964A、二九矮4A和珍汕97A分别与恢复系T45配制9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细胞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单株有效穗、穗长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夜公和饶平野生稻两种细胞质明显地优于野败,但受不育系及核质互作所制约。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因此,在选育优良细胞质的同时,必须选育分蘖强、穗数多、可恢性好的大穗不育系,才较易配制强优组合。本文还讨论了夜公和饶平野生稻细胞质的利用以及不育系的可恢性问题,指出同质异核不育系的可恢性可能有本质差异,是水稻三系育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新不育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其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5个新选三系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分析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8个农艺性状配合力,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下同),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等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118A的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34A的穗长和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41A的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不同不育系对其配制的F1代性状表型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组合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均在0.0060以上.不育系在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等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明显高于恢复系,其对F1代的该性状表现起主要作用.[结论]118A、134A和914A是较理想的不育系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18A×SR498、141A×蜀恢527和134A×华占为苗头组合,可参加预试.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亚种间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法,研究了在广亲和品种参与下,水稻2个亚种间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6个世代群体9个数量性状的世代均数、杂种优势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除结实率为负向杂种优势且不含有加性效应(d)外,其余性状均表现显著的正向杂种优势,且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h),显性效应值均大于加性效应值。上位性效应对所考察折9个性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千粒重、结实率、抽穗期、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11.
完全双列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的优势效应最高。每穗小穗数、穗长和每穗粒数次之,单株穗数最低,A系杂种单株产量和每穗粒数的杂种优势低于B系杂种,恢复系的恢复力低是影响A系杂种产量优势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是由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相互补充,其优势相互积累的结果,而产量构成因素中又以千粒重和穗粒数的优势较强。因此,着重于提高千粒重和增加每穗粒数较易于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表明:七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十分显著,说明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这七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显著。但每株穗数,每穗小穗数和单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比值(gca/sca)较小,而其它四个性状的方差比值较大,这表明每株穗数、每穗小穗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基因的共同制约,而其他四个性状的大部分遗传变异则与加性基因有关。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效应是产量因素配合力互作的结果。因此,选配组合时应注意双亲产量因素的配合力均高或至少能够互补。雄性不育胞质对杂交小麦的配合力无明显影响,而恢复系的恢复力以及不育胞质与育性恢复基因的互作是造成A系杂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配合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可在未转育不育系和恢复系之前测定其轮回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转育过程中淘汰难以恢复的不育系和恢复力低的恢复系,以便减少培育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工作量,用B系杂种代替A系杂种的配合力测定,以避免和减少对A系杂种配合力的歪曲。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统计量不能作为予测产量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中粳稻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代表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组合,测定F1株高,生育期,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等9个性状的相对优势;估算参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杂交中粳稻F1的优势普遍存在,单株粒重优质较强(2)多数性状的优势形成与其双亲平均值或个别亲本之一相关密切。(3)利用配合力相对效应选拔亲本和预测组合优劣,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3.
籼型杂交水稻F1优势与高产恢复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籼型杂交水稻的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状有明显差异,在研究的20个组合19个性状中,以产量的正向优势最强,其次是单穗谷重,再次按粒重,穗长,顶3叶叶面积,每穗实粒数,株高,成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的顺序递减,而全生育天数为负向优势。杂种F1的全生育天数,穗长,顶3叶叶面积,穗数,粒数,粒重,单穗重及产量与对应恢复系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着恢复系产量的提高,杂种F1亦随之提高。当恢复系产量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4.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3个高油玉米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的性状依次为穗粗、单穗重、株高、百粒重、穗位高、行粒数、穗长、茎粗和蛋白质。与籽粒油分遗传相关密切的性状依次为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长和茎粗、穗位高、叶数。  相似文献   

15.
籼型杂交水稻的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状有明显差异。在研究的20个组合19个性状中,以产量的正向优势最强,其次是单穗谷重,再次按粒重、穗长、顶3叶叶面积、每穗实粒数、株高、成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的顺序递减,而全生育天数为负向优势。杂种F1的全生育天数、穗长、顶3叶叶面积、穗数、粒数、粒重、单穗重及产量与对应恢复系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着恢复系产量的提高,杂种F1亦随之提高。当恢复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品种间的杂种F1产量超父优势不强;但籼粳交后代的恢复系,其F1的产量超父优势明显。恢复系产量结构类型的差异对杂种F1产量优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福龙S2等5个不育系与同一父本配组,用福龙S2为母本与不同的恢复系测交,分别用培两优3号,汕优46作对照,观察其F1的株高、平均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并对福龙S2所配组合几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同父异母组合中福龙S2/龙恢3号产量的对照优势为41.0%;福龙S2为母本所配组合中产量对照优势的最大值为18.2%,平均对照优势为5.9%,表明福龙S2配合力好;福龙S2所配组合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与有效穗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有效穗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用489A等6个不育系和94FR30等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了粳稻稻米品质性状与植株农艺性状及穗部性状间的遗传协方差。结果表明:糙米率仅与千粒重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米率与每穗总粒数、穗长、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整精米率与穗数、单株产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精米长与穗数,精米宽与千粒重间存在着正相关;垩白米率与株高、穗长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垩白面积与株高、穗长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透明度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用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24个组合(缺失一个组合),单行种植,重复3,,按NCⅡ设计,估算配合力和有关方差,并按逐步剔除法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贡献大的性状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就一般配合力而言,_(7001)S、_(6085)S、轮回422的单株谷重,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实粒数也高.M_(105)S、皖恢9号的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高,所配组合易获多穗._(5088)S、M_(105)S、4859所配组合的千粒重高.就特殊配合力来说,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为5047×皖恢9号,其次是M_(105)S×培C_(115),结实率的特殊配合效应最高的为_(6085)S×轮回422和_(7001)S×皖恢9号.从组合产量优势看,有22个组合超过鄂宜105,5个组合超过当优C堡,其中2个是_(7001)S配组,3个是轮回422配组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以7个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温恢365、温恢845等5个恢复系为父本,按照North CarollinaⅡ(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5个F1组合,在固定模型下分析亲本7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温恢365是配制强优势F_1组合较理想的恢复系,R117和温恢845是值得利用的亲本恢复系材料;新露A×R845是35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在随机模型下,分析了用不育系和恢复系所配组合F_1产量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发现单株有效穗数的遗传变异主要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起作用,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穗长和株高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株高和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较高(80%左右);穗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的狭义遗传率中等(50%左右);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籽粒产量狭义遗传率低(8%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金恢3号配组杂交稻的增产潜力,选用7个CMS-FA胞质不育系配制成的7个CMS-FA胞质杂交稻组合及对照汕优63为材料,分析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各构成因素在产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水平平均达7 877.8kg·hm-2,多数组合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相关不显著;每穗粒数对产量形成起正向直接作用最大,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起较大的负向直接作用;利用金恢3号测配组合时,以选择具有一定有效穗数,千粒重不宜过大的不育系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