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藏穆 《中国食用菌》2006,25(5):22-22
一六六,克莱门茨Frederic E.Clements近代美国真菌学家。1930年工作于华盛顿的卡乃基研究所(Carn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该单位不仅有典藏丰富的植物标本.还有一个钢铁公司.我国由南京到江宁段的早期铁轨,即铸有Camegie字镆。生于中南美的一类大仙人掌Camegiea gigantea即纪念Camegie而命名。克莱门茨一生致力于真菌学研究,他拥有大量标本.  相似文献   

2.
臧穆 《中国食用菌》2005,24(5):18-18
一五三 白金铠 当代我国真菌学和教育学家。祖籍蓬莱,碧海仙境。既长,到长春求学,师从刘克济,张济中教授,立志于真菌学和植病学的研究,以此定终生宏愿,刻苦一生,果成大家。他致力于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二刘慎谔我国近代的著名真菌学家,植物学家。1929年他以“高斯山Caus-ses植物地理的研究”的论文答辨,获得巴黎大学的法国理学博士学位。此文迄今仍是一篇重要文献。他对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造诣很深,他用法文发表的有关黑穗菌目的菰菌科Yeniaceae的研究,对该菌担孢子发芽的诸不同阶段的形态和特点以及无节担子全部消失的结果等现象,论述了独特的见解,这一直是真菌学家多少年来颇饶兴味的课题。他极注意林学与真菌学的相互关系,对森林的择伐法有独特设想,并被实践证明是科学和正确的。他一生历尽艰辛,刻苦治学,  相似文献   

4.
二十、海思勒美国近代真菌学家。早期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真菌学,与我国真菌学家邓叔群先生先后同学。后期任教于田纳西大学,并致力于大雾山The Great Smokies Mts.的伞菌类研究,60年代有不少真菌分类方面的著作问世。大雾山位于北美的东部,从真菌区系的特征来分析,不少属  相似文献   

5.
廿一、相望年我国著名真菌学家。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后在加拿大麦哲尔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1953年获博士学位后,向往和热爱祖国,克服阻力,毅然返京。他对植病学和真菌学的研究造诣很深,对柑橘贮藏病害、禾谷类黑粉病、棉花枯萎病均能密切联系实际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他注意新学科和新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6.
十七王云章著名真菌学家,1934年前曾致力于茄科植物枸杞属Lycium的研究,对种子植物分类学有坚实的基础,故对继后专攻锈菌研究能对真菌寄主的关系理解得交互映辉。1927年考取庚子赔款的奖学金去比利时留学,到卢万大学在锈菌学家V. Gregoire和P. Martens的指导下进行柄锈Puccinia双核建承和起源的研究,此工作深被国际同行所注目。在比获博士学位后,1938年又访加拿大温尼伯市与锈病学家J. H. Craigie和M. Newton研究向日葵柄锈Puccinia helianthi Schw.对寄主接种以得到性孢子并致力于小麦抗锈的研究。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先生毅然返国,共赴国难,先后在武功、苏北等地办教育搞研究,热爱祖国达情显怀,从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孜孜于锈菌的研究。文革期间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他明志陈理开展了有关毒蘑菇的研究,1973年发表了黄褐丝盖  相似文献   

7.
十二、陈鸿逮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一级教授,广东新会人。192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并留校任教。1931年留美,1934年获IOWA(衣阿华)农工学院哲学博士。1935年正当他在美国学有成就时毅然回国,矢志报效祖国,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学院(现浙江农业大学),是该校病虫害系(植保系)的第一位系主任。抗战期间陈老随浙江大学先后迁至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和贵州湄潭等地,尽管当时条件十分艰若,每到一地稍一安顿,即埋头于科学研究,带领师生进行病害调查和标本采集,在简陋民房或仓卒益成的草屋内开出了真菌学,植物病理学等课程,培养出一批植物病理学及真菌学方面的人才。在湄潭期间,陈先生与杨新美最早采用担孢子分离菌种接种段木进行人工培育研究,当时小城没有电,他就地取材,自制一组炭热力培育箱,保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植物学会的领导和组织下,1980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真菌学术报告会及真菌学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祖国各地的80多名真菌学工作者。这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共60多篇,其中大会发言15篇。这些报告涉及了真菌学的各  相似文献   

9.
神农架发现数量可观的植物种类致力于神农架植物研究的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著名植物学家郑重教授和全义兴教授最近告诉记者,蜚声中外的“植物王国神农架,又发现数量相当可观的植物种类。据披露,神农架现有高等植物中的维管束植物193科850属2638种,比198...  相似文献   

10.
七七方中达近代我国植物病理学家、微生物学家。曾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农大教授。今年喜渡八四高寿,仍致力于农业微生物的研究和高级研究和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1957年他编著的《植病研究方法》迄今仍是一本好书,对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九三 孙守恭 当代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家.任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其姊孙淑贤为著名真菌学家阎若珉先生夫人.孙长期从事植病学研究和教育工作.1954~1963年先后在美国弗罗里达和威斯康逊大学深造,并获博士学位.其后长期在台湾进行植病学研究和教学.他对镰刀病菌Fusarium,对作物所致的枯萎病研究,迄今达三十余年,对土传病害的成果,并开拓出S-H土壤添加剂防治,抑制土传病害,曾获专利.他著有和参予著有<植物病理学通论>、<台湾果树病害>、<台湾产镰刀菌>及学术论文80余篇.我国云南的干热河谷曾从美国加州引种一种能抗干旱的油料作物西蒙德木Simmondsia chinensis Nutt.,即因土壤中镰刀菌的为害,导致失败,如利用土壤添加剂防治,或可一试.  相似文献   

12.
菌物学家科海萍踪臧穆(连载)四五、孙鹤龄(14、Ⅶ、1922-Ⅶ1994)我国医学真菌学家。后期对我国医学真菌的调查、菌种分离鉴定以及病理治疗等研究均有较大的贡献,对中国和日本医学真菌界的学术交流和组织工作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他在治学的同时善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13.
六、辛格 Rolf Singer德藉美国真菌学家,生于1906年6月23日。在维也纳大学时授业于真菌学家魏逊Richard Wettstein。当时曾在我国西南广为采集植物和菌物标本的奥地利人韩马迪Handel-Mazz-etti(此名Handel为其父名,Mazzetti为其母名),将其菌物标本委请魏逊和P.Henning、H.Lohway及辛格研究,故辛格自称:“我搞担子菌分类研究,第一篇论文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红菇科Russula-ceae,见于《中国植物总汇Symbolae Sinica II.1937.》”继此他周游列国,如苏联、英、法、美、拉丁美洲、澳洲、日本,1983年到了澳门,很想来大陆一行。他说:“不了解中国,我的伞菌目研究总感不全”他发表担子菌类的论文不下三百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应用真菌学家、高等农业教育家 ,我国应用真菌学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杨新美教授九十华诞座谈会 ,于 11月 11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在庆祝杨教授九十华诞之际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食用菌杂志等多个单位和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予以祝贺。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远志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道坤专程登门送上了花篮。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省科协等单位领导、校友以及杨教授的学生等 10 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 ,大家高度赞扬了杨教授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 ,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用菌》2005,24(6):30-30
一五五 乐静珠 我国当代真菌学家。早期有兴趣于酵母菌的研究,后转为子囊菌类黑壳菌目Sphaeriales的分类研究,这些子囊壳小,分布广,种类多,文献浩翰的微型真菌,往往使人望而生畏,故国人问津者很少。有幸她有趣于此。九十年代,她根据国产材料与瑞典真菌学家Ove Eriks—SOil合作,有不少论文问世。乐为人谦和,少与人争,喜爱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6.
绪论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各国植物学家、真菌学家及地衣学家提供了一个共同使用的、精确而简明的命名制度,即《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实践证明,这个命名法规在植物学科的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起到巨大作用。在我国,由于植物、真菌及地衣的汉名  相似文献   

17.
廿五林传光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和真菌学家。一生对我国农作物和林业上的病原菌和病害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对腥黑穗病Tilletia horridaTak。的厚壁孢子萌发、果生核盘菌Sclerotiniafruticola(wint.)Rehm。分生孢子萌发以及狼毒Stellera Chaemejasme L.根据抗生物质的研究均是其解放前所完成而颇负盛誉的工作。解放后,他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和农林生产实际,解决难以攻克而必须攻克的难题,如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理论,马铃薯的退化问题,云南和海南岛橡胶病害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臧穆 《中国食用菌》2006,25(4):17-17
一六四 Peter R.Day.美国近代真菌学家。他注意以毒攻毒的研究.对一些病原菌.如黑粉菌属Ustilago.栗碳疽菌属Endothia均是致禾本科和壳斗科植物的病原菌.其危害的程度非常严重.但分离出相应的病毒和菌质体(Plasraids).接种到植物感病处.可以对病有抑止作用。这对一个以险攻险的思路。韩信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战术,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起而回生。这也是一个科学规律。对治病。对入药.对战争的站术运用.以险克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西兰奥克兰植物与食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发掘基因选育新品种的措施,以便保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利的作物基因性状。研究人员对多种水果进行了研究,包括猕猴桃、苹果、梨、核果类水果和莓类水果等。尤其在苹果育种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选育出了红肉、粉红色果肉的苹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一五一 傅子祯。我国近代植物学著作翻译家,曾任高教出版社编审和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当时通俄文的不多,生物学的参考书较少。而傅先生深谙俄语,翻译了数十本有关出版的俄文植物学,米丘林著作,李森科著作,地植物学,真菌学等。他的翻译速度神速,十余年中,出版的著作等身。他每译一书,先通读一遍,然后口含烟斗,在书房辗转缓步,眼观书,口述汉语,并标出标点,句段分明,蔚然成章,他的夫人刘燕为其笔录,音落文随,基本定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