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吉成  董力刚 《蜜蜂杂志》2011,31(12):32-32
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团山村农民张建军靠养蜂当起了“蜂”老板。 现在张建军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养蜂。谈起养蜂,他说:“养蜂关键是要掌握蜜蜂的生活习性,细心观察蜜蜂的变化,还要懂得蜂病防治方面的知识,这样养蜂才会有很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地放蜂是提高蜂蜜产量,稳定养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地放蜂的成败与否首要的是能否安全运送蜜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群势强会闷死蜂群,群势弱又采不到蜜。近年有些采用开巢门运蜂法,在安全运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此种方法也存在着浪费大量的外勤蜂,干扰铁路  相似文献   

3.
德江县稔坪区文化土家族乡,鱼塘村土家族农民杨秀德,依靠科学养蜂连续三年增收,用养蜂收入在县城买了住房,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杨秀德从事养蜂已经十年整了,前几年养蜂收入每年均在2.5千元左右。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多次参加畜牧部门举办的养蜂技术培训,对蜂群实行科学饲养管理;使今年30群蜂,收蜜1400公斤(除饲喂约400公斤外),王浆9公斤,蜂蜡9公斤,出售蜂种35眼,养蜂纯收入3963元,人均纯收入990元。养蜂持续增收,效益较好。他的经验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谭永堂 《蜜蜂杂志》2005,25(9):24-24
中蜂是一个好蜂种,可以定地饲养也可以小转地饲养,虽然收入相对来说少些,但养蜂成本较低,如果养得好的话,其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蜂种,尤其对于老年养蜂者来说更是一个好蜂种。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何育好中蜂王,如何把中蜂培育成强群,是解决中蜂问题的关键。1选择合适的育王时间一般来说,养蜂者都是选择在大流蜜期育王,但在此时无论多强的群势,只要发生分蜂,劣质蜂王和雄蜂就会满天飞,使养蜂者无法控制蜂王不与劣质雄蜂交尾。选择一合适的育王时间,能人为控制优质蜂王和优质雄蜂交尾,为下一代蜂创造良好的遗传基因。在大流蜜期后有很长一段…  相似文献   

5.
早春蜜蜂繁殖到满箱,取第一次油菜蜜时,有的养蜂员就开始削雄蜂蛹。根据传统习惯,养蜂员认为雄蜂不能采集花粉和蜂蜜,还要大量地消耗巢内贮存的蜜、粉,大量雄蜂出房还会促成蜂群自然分蜂。于是不管是老蛹还是刚封盖的嫩蛹,一律在取蜜后全部割掉。如果蜜源较好,每隔5~7天取一次蜜,那么基本上就不可能有成熟的雄蜂出房,特别是把变为红头的雄蜂蛹割掉更是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并不是蜂友们不愿生产雄蜂蛹,因为鲜蜂蛹不好保管,常温下放一天就会氧化变黑,失去商品价值,大多数转地蜂场没有冰箱。如果有冷冻条件,生产雄蜂蛹是可以增加养蜂收入的。首…  相似文献   

6.
每当外界蜜源缺乏时,有些蜜蜂就会进入其他蜂巢中盗蜜,如不及时注意防范,则会遭受巨大损失。我在20余年的养蜂生涯中,每年春秋缺蜜季节都要同盗蜂做不屈不挠的斗争,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广大养蜂同仁们借鉴。一、盗蜂发生现象如果自己的蜂场或邻近蜂场有盗性强的蜂种最易发生盗蜂。特别是相距几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孙哲贤 《蜜蜂杂志》2005,25(6):29-29
2004年秋,辽宁省法库县、康平县、调兵山市、彰武县等地益母草蜜大丰收,群单产30 ̄50kg,个别高产群达70kg,使益母草进入主要蜜源的行列。法库县丁家房乡、大孤家子镇、秀水河子镇等数十户蜂农都采到大量益母草蜜和益母草蜂花粉。由于益母草蜜丰收,激发了蜂农发展养蜂的积极性,今春不少蜂农都扩大饲养规模,购买蜂群和蜂具。由于养蜂收入高,不少农户也买蜂买蜂具开始养蜂。群单产益母草蜜50kg,这个数字使人难以相信,但辽北益母草多次流蜜中证实了这个事实。例如:2002年辽北铁岭县益母草蜜大丰收,其中镇西堡镇、平顶堡镇等地养蜂户都达到群单产…  相似文献   

9.
成春到 《中国蜂业》2001,52(5):17-17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 ,有时会发生逃蜂 ,给蜂场或养蜂户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必须防止逃蜂 ,做好逃蜂的收捕工作。为什么会发生逃蜂呢 ?主要原因有 :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 ,投奔新居 ;二是缺粉断蜜 ,蜜蜂受到饥饿威胁 ;三是巢虫、胡蜂等危害 ,影响蜜蜂生存 ;四是蜂场有烟、臭、药气的刺激 ;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 ,蜜蜂受到高压线上的磁场影响 ;六是受到盗蜂骚扰 ,被逼逃离 ;七是蜜蜂群势太弱 ,未能形成强群 ;八是场地周围有振动 ,蜂箱受烈日曝晒等等。为避免发生逃蜂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1 改善饲养条件 ,消除逃蜂的内因…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鄂西自治州时指出:“你们要发展养蜂,一可增加收入;二对农业生产有好处,可以增产。”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养蜂是一举多得的事业。本文试从一个养蜂专业户的启示,浅谈怎样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我州养蜂事业。一、一个养蜂专业户的启示恩施市七里区养蜂专业户杨荣海,利用本地丰富的蜜源和中蜂资源,实行中蜂科学饲养,连续三年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1982年越冬蜂10群,收入1788元,大灾之年的1983年有越冬蜂24群,收入1067元;84年有蜂46群,收蜜3000斤,全年可收入4000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蜂生产中使用的两大蜂种,一是自国外引进、以意蜂为代表的西方蜜蜂,二是土生土长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或土蜂。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万群蜂,其中意蜂为600万群,中蜂400万群。最近2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蜂蜜”成了时尚货,消费者除自食外,包装精美的土蜂蜜还成了人们走亲访友的土特产。有些地方政府也正是看中了中蜂蜜的市场价值,所以“十三五”期间,许多地方都把养蜂列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推动中蜂养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召开养蜂会議浙江省農業廳、供銷社在塘棲联合召开了养蜂会議。会議分析了浙江省养蜂的歷史情况,自1914年引進意大利蜂种,采用新法飼养,在1933年的統計僅有蜂場39个、养蜂7,606箱(其中意蜂1,798箱),年產蜂蜜1,400担,平均每箱產蜜18.5斤。1957年全省約有意种蜂4万箱,本國蜂2万  相似文献   

13.
强群的管理     
多箱体养蜂的好处是,进蜜快、贮蜜多;成熟快、蜜质好;节省劳动力。根据试验,在蜂数、花期、地点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多箱体养的蜂比用单箱体养的蜂,产蜜量提高20%以上,蜂蜜的浓度提高1~2度。利用多箱体养蜂,要求蜂王好,蜂数多,饲料足,这三个条件是相互依赖、相互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穷养兔子富养蜂"。从我初学养蜂的时候就听说这句话,当时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以为人穷了养兔子,富了养蜂。后来才体会到,兔子饲料放多了不但糟蹋草料,而且更吃不饱;箱中有存蜜、存粉蜂群才会正常繁殖,如果刚够吃而没有存蜜,蜂群得不到正常发展。蜂友们在一块闲谈时,有位初学养蜂的问:什么时候就能养好蜂。一位年长者对他说:到你不稀罕蜜的时候就能养好蜂了。也有人说贪心的人和吝啬的人永远也养不好蜂。这都是些经验之谈。见蜜就摇,采取"三  相似文献   

15.
蔡呈贵 《蜜蜂杂志》2021,41(4):I0015-I0015
在养蜂界,传统纯粹的养蜂采蜜已经很难发家致富了。养蜂的人多,就船多碍港,争蜜源,堵销路,竞争激烈,蜜贱伤农。蜜多难销,是大场的通病,蜂难养强,是小场的共性。笔者平时与一线蜂农交流较多,见一些养10~20箱的蜂友,养着,养着,偃旗息鼓了;一些信心满满的企业老板投资养蜂,三五年后纷纷抱怨养蜂的钱难赚。  相似文献   

16.
分蜂团落在高处 ,比如大树的顶梢 ,距地面十余米 ,只用举脾收蜂的办法是不行的 ;如果有 3级以上的风更收不下来 ,原因是脾举得太高 ,不容易固定巢脾位置。1 999年 5月上旬正值洋槐流蜜 ,一初学养蜂朋友的分蜂团飞在树上收不下来 ,他爱人前来求我帮忙。我停下取蜜的活计 ,急忙骑车到了朋友家。只见我那蜂友与他弟弟在平房上合举 1根十余米长的粗竹竿 ,上面的脾怎么也不能稳靠蜂团 ,二人累得通身流汗。我叫二人放下竹竿 ,解下巢脾 ,在竹竿头上拴牢一铁钩子 ,举起竹竿使铁钩勾牢有蜂团的树枝 ,让他二人上下反复拉动竹竿。使蜂团落散 ,蜂群不能…  相似文献   

17.
辽东地区是长白山的余脉,多山区和半山区,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为定地养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给生产王浆和蜂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本地养蜂打破了以前的春夏繁蜂,“立秋”后才采蜜的传统养蜂法,兼顾生产王浆,陡养蜂的效益大大提高,形成了歉年有王浆收入,丰年蜜、浆双丰收的大好形势,养蜂成了本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根据多年实践,春天出窖的一群蜂(平均3框蜂)从6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生产王浆1~1.4公斤,产值120~150元;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是我国养蜂大省,也是全国蜂产品主要产区之一,养蜂规模、蜂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等多年来一直深受全国业界注目。湖北养蜂业有2000多年历史,蜂文化底蕴深厚,"养蜂不用种,只要勤作桶,有桶就有蜂,卖蜜不卖种"及"以蜜投桶、举群悉至"等古老蜂文化影响至今。同时,湖北发展养蜂业还有很好的地域优势、蜜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并且已由一种传统的产业转向新型的现代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湖北养蜂产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9.
“数控养蜂法”的发表使我茅塞顿开,蜂友们公认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养蜂法。我有一蜂友王树森,他养蜂30年了,在1993年和他相识后,同他谈起了“数控养蜂法”。那时我只是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连载文章,我向他宣传,并共同探讨。1994年刺槐蜜花期他收入600...  相似文献   

20.
有经验的养蜂员并不盲目地多分蜂,而是想方法养强蜂,追花夺蜜。然而,在管理工作中有时不慎,偏就在流蜜期间发生自然分蜂,使得养蜂员往往措手不及,怎么办呢?书上很多可以采用的收蜂方法,但也由于收得不及时,或在工作中出了差错,使得蜂团群起而远飞。笔者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胜利油菜大流蜜期间,有一群中蜂发生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