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低油菜浙油18及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该品种引入文成县作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结果表现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耐寒,抗病抗倒力较强。栽培技术为机械开沟,适时播种,间苗定苗,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农村科学实验》2005,(6):33-33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结合,育成三个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2790”、“中油杂9号”和“中双6号”,这些品种最近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中“华油2790”2002—2003年平均亩产180.1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97%。该品种苗期生长快,含油量41—42%。  相似文献   

3.
华芳 《农技服务》2004,(7):25-25
华油2790、中油杂9号和中双6号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淮杂油5号(原代号H33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H64A,保持系为H64B,恢复系为V24—2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大角大粒、抗倒等优点。2007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704)。  相似文献   

5.
抗锈高产种质汕油27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汕油27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抗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由该品种衍生的许多品种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南方花生产区的当家种或推广良种。为了了解该优良种质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剖析了以汕油27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选育的后代优良品种的系谱、遗传特性以及与汕油27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由汕油27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花生新品种5个,进而由这些品种又衍生出的通过审定(或在省级区试中表现较突出)的花生新品种17个;在这22个优良衍生品种中,通过国家审定的有6个,包括粤油223、粤油79、粤油7号、粤油9号、汕油21和湛油30;所有衍生品种都保持了汕油27高产、抗锈病等优良特性。因此,作者认为汕油27是一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中心亲本;选准中心亲本对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高产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275份花生品种资源进行黄曲霉菌侵染抗性鉴定,筛选出梅县红衣、湛秋48、新会小粒、UF71513-1、VRR245、PI337394F和AH7223等7个抗病品种,并以其作为抗原亲本进行抗病育种研究,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兼抗锈病和叶斑病的花生高产品种粤油9号、粤油20,这两个品种于2004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嫩丰18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以嫩92046F1为母本,以合丰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油份含量高,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熟期适中,稳产丰产性好,现已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高油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贵杂二号是贵州大学油料研究所“八五”期间选育的优质杂交油幕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熟期适中,抗耐病性及抗倒力较好,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已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获贵州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办列为“九五”全国油菜推广良种之一。贵杂四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与贵州省种子总站合作,选用贵油201A与贵7~5组配而成的两系隐性核不育优质杂交油幕品种,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幕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70~200千克,高产田达3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50千克以上,是贵州省油幕重大攻关成果: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贵油7号由贵州大学油料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三高两低”超高产油幕新品种,在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基础上拟川引认定。在成都、湖北等地表现较好。“三高两低”(高产、高油份、高蛋白质、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黔油14号,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幕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50千克以上,在贵州山区、成都、湖北、安徽等地的丘陵地带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大高油115     
农大高油115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GY220为母本,1145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品种,199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皖油19号(皖核杂4号)系安徽长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销售的半冬性、高产、稳产、优质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02070339)。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5),被安徽省农委确定为重点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04,(8):1-1
为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农业部种植业司组织了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确定15个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沪油15人选其中。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法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品种合丰5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丰52是以美国品种SPRITE87为母本,与父本宝丰7号有性杂交育成,2007年由黑龙江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同时审定推广。该品种高油(23.24%)、高产(生产试验产量2631.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4.5%)、多抗(抗胞囊线虫病、灰斑病、花叶病毒病SMV1号株系和疫霉病)、广适应性(适宜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和新疆等四省春播种植),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是全国育成的第一个高油、抗胞囊线虫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6,(1):23-23
冀黄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受理,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100厘米,夏播生育期100天。根系发达,抗病抗倒,高产稳产。该品种1999年河北省区域试验亩产182.35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冀豆7号增产11.3%。  相似文献   

15.
王宏伟 《新农业》2001,(3):37-39
高油115玉米新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1990年选育而成,1996~1997年先后通过北京、天津两市品种审定,并于1998年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秦优七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9年育成的优质油菜杂交种。200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黄淮区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长江下游区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长江中游区品种审定,同年通过四川省区域认定,2005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和贵州省区域品种认定,是目前推广范围最广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一、品种特点1.高产稳产。大面积种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在20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280公斤以上。2.优质高油。含油量40.69% ̄43.22%。3.抗病抗倒。茎秆粗壮、坚韧,耐风抗倒。4.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生长稳健,不早薹、…  相似文献   

17.
“沪油16”系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通过品种间复交方法培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2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8.
淮杂油5号(原代号H33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H64A,保持系为H64B,恢复系为V24-2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大角大粒、抗倒等优点.2007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704).  相似文献   

19.
1品种简介 桂花27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抗病大花生新品种,它以“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桂审油2006003号)。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6,(12):25-25
宁油12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双低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