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是以国外引进品种冬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系Y-12为母本、以国外引进品种碧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长条型自交系8X-6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早熟、植株矮生、株型紧凑、分枝较少、生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抗性好、瓜条匀称、嫩瓜皮浅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73 500 kg左右。适宜于早春保护地和露地等种植。  相似文献   

2.
短蔓矮生型西葫芦新品种淄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淄葫一号是以自交系QS1-55为母本,以DL-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一号强,露地栽培亩产量6000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3.
晋西葫芦一号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而成,于2001年3月16日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 该品种长势强,植株矮生,节间短,叶片深绿色,结瓜密,一株可同时坐瓜3~4个。早熟性好,播种后40天即可收获250克的嫩瓜。嫩瓜长棒形,皮绿色,有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长20~25厘米,横径4~5厘米。瓜皮薄,肉厚,瓜籽少,可食  相似文献   

4.
1.津春4号该品种抗病能力强,霜霉病、白粉病病情指数分别比津研4号低11.6%和27.1%,枯萎病发病率比津研4号降低85.7%.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叶片较大、较厚、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主侧蔓均有结瓜能力,且有回头瓜,丰产性状好,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5500公斤以上,瓜条棍棒形,白刺、棱瘤明显,瓜条长30~50厘米,单瓜重200克左右,心室小于瓜横径的1/2、瓜把长约为全瓜长的1/7.瓜条绿色偏深、有光泽、肉厚、质密、清香、商品性状好,是露地栽培更新换代的新品种.   ……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54-354
之豇矮蔓1号形态特征表现为株型紧凑,叶片较小,叶色深绿。植株矮生,有效主蔓高约40cm,主蔓抽生细弱且无效。植株直立性好,无需搭架。分枝力强,单株分叉2~4条,主、侧蔓均能结荚,有效花序10余条,单株结荚10条左右。荚长约35cm,单荚重13~17g,嫩绿色,品质佳,种子红褐色。  相似文献   

6.
鲁黄瓜8号     
鲁黄瓜8号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制的春秋黄瓜新品种,是国家“九五“攻关成果.该品种特别适合华北、东北地区春秋露地栽培.   品种特性(1)长势强,结瓜早.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早,较“津春四号“早期增产20%以上,总产量增产10%左右,提前5~6天采收.(2)瓜条好,品质优.商品瓜长30~35厘米,皮色深绿,有光泽,无黄斑点,白刺密生,粗细均匀,品质优良.   ……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由国外引进的优良早熟杂种一代。特征特性:植株矮生,长势较旺,喜肥水,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7节左右,节成性好,以后基本每节有瓜。该品种外型美观,瓜型长棒状,粗细均匀,瓜皮墨绿色,有光泽,因此而得名“黑美丽”;品质好,营养丰富,以食用150~5  相似文献   

8.
淄葫三号是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丰产、广适、多抗西葫芦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瓜条商品性好,适宜保护地及露地栽培,是一个适宜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优良西葫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新品种济葫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葫1号是济源市农科所采用高L131与中QL2311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株形紧凑、矮蔓、早熟、丰产,抗病毒病、白粉病、蔓枯病。瓜绿色,嫩瓜长22.0cm、粗5.5cm,果面光滑、有光泽、粗细均匀、品质佳。每公顷产量90000kg左右,适于早春茬、秋冬茬及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0.
墨玉F1特征特性:最新育成的墨玉F1早熟西葫芦品种,其双亲分别来源于美国与韩国。植株属短蔓矮生型,植株长势强健,第一雌花着生于5~6节,坐瓜节位低,节成性好,可同时结瓜3~4个,出苗后40天开始采收嫩瓜,果实长棒形,顺直,幼果实心,果皮深绿有光泽,老瓜墨绿色,果形指数1∶4,肉细、脆嫩、味甜、品质佳,一株可采瓜8~10个,单株产量6公斤左右,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6000公斤以上。该品种适应广,抗逆性强,耐热、耐湿、耐低温。栽培要点:1.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坐果后开始追肥,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每采收2~…  相似文献   

11.
风帘3号丝瓜是以自交系GS1602-10-2-3-1为母本、 自交系GS1302-S-6-4-8-5-5-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春季设施栽培播种至始收期为61 d;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该品种早熟,第一雌花节位5~7节,连续坐果性好;瓜呈长棒状,瓜把短,果脐部钝圆形,瓜长35 cm左右,直径3~4 c...  相似文献   

12.
津园5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兼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稳产、丰产性能好。瓜条顺直。长36厘米左右,单瓜重250克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瓜把短,果肉浅绿色、脆嫩、无苦味,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中葫1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特征特性:植株矮生,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瓜型棒状,瓜皮浅绿色。以嫩瓜食用为主,品质好。一般以150~200g为采收标准。抗逆性较强,早熟性好,坐瓜多,节成性强,前期产量高。春露地栽培,定植后25天左右即可采收嫩瓜,每667m2产  相似文献   

14.
“中农 1 3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日光温室专用雌型黄瓜三交种。获国家发明专利。1 果实经济性状 瓜长棒形 ,瓜色深绿 ,有光泽 ,无花纹 ,瘤小刺密 ,白刺 ,无棱 ,瓜长 2 5 .5 cm,横径 3 .2 cm左右 ,单瓜重 1 0 0~ 1 5 0 g,肉厚 ,质脆 ,味甜 ,品质佳 ,商品性好。2 产量水平 单产 90~ 1 0 5 t·hm- 2。3 一般农艺性状 植株生长势强 ,生长速度快 ,主蔓结瓜为主 ,侧枝短 ,回头瓜多。第一雌花始于主蔓 2~ 4节 ,雌株率 5 0 %~ 80 %。单株结果能力强 ,连续结果性好 ,可多条瓜同时生长。耐低温性强 ,在夜间 1 0~ 1 2℃下 ,植株…  相似文献   

15.
<正>琼3号为中熟、丰产、耐湿热苦瓜一代杂交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耐湿热,主蔓第一雌花节位为17~20节,主侧蔓均可结瓜,中熟。瓜短棒状,果肩宽平,尾钝,条瘤粗直,瓜长22~30厘米,横径6.5~8.5厘米,肉厚1.2~1.4厘米,单瓜重400~550克,苦味适中,裂瓜少,瓜肉致密厚实,耐储运,在市场上较畅销。连续采收时间长,后期瓜商品性好,每亩产量  相似文献   

16.
短蔓矮生型西葫芦新品种淄葫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淄葫3号是以自交系BY1-3-6-12为母本,以QS1-3-1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长筒形,纵径23~25 cm,横径6~7 cm,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1号强,露地栽培666.7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东方明珠是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成的一代杂交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点。植株生长势强,第3~4片叶着生第1雌花,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顺直,长棒状,长约35厘米。瓜皮深绿色富有光泽。刺密,白色。瓜把短,品质脆甜,口感好。平均单瓜重200克左右,耐高温,喜肥水,抗病性好,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津优3号黄瓜     
津优3号系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良好的稳产性能。丰产性好:植株紧凑、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3~4节,雌花节率40%左右.回头瓜多。亩产达6000千克左右。耐低温、  相似文献   

19.
正垦甜1号是薄皮甜瓜一代杂种,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的保护地种植,于2015年5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垦甜1号属早熟薄皮甜瓜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出苗至成熟90天左右。植株长势健壮,株型紧凑,以子蔓坐果为主,低温期能正常发育,单株结瓜2~4个。成熟瓜为椭圆形,果皮黄  相似文献   

20.
李怀智 《农村百事通》2007,(15):30-30,77
博美1号 黄瓜育种家马德华博土育成的黄瓜新品种。生长势强,瓜条生长速度快,成瓜性好。瓜条棍棒型、白刺,刺瘤明显,瓜把短,瓜条长度35厘米左右.单瓜重250克左右,颜色深绿色,肉厚、质密、清香、口感脆嫩,畸形瓜少,商品性状好。抗重茬,抗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以主蔓结瓜为主,产量高,适应性广。适合南北方露地及春小拱棚、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