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副产物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作为主要培养料,探索适合大球盖菇最佳生长栽培料。对比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生长最佳配方2(谷壳为主料),生物转化率达到64.2%。该配方大球盖菇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稻草和谷壳等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培养料(稻草50%+谷壳50%)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极显著高于纯稻草或者纯谷壳的栽培料,同时菌丝生长快、出菇早。说明在稻草中加了谷壳的培养料比纯稻草疏松,这样既有利于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氧气,又保持了稻草的营养供给。这样使废弃物(稻草和谷壳)得以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食用菌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缓解食用菌生产发展存在的"菌林"矛盾。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培养基料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坤 《食用菌》2011,(5):26-27
比较了6个不同配方培养基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及潮次之间的产量,筛选出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同时发现油橄榄园内的良好生态系统,非常适宜大球盖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稻草、谷壳、亚麻屑三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子实体中三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的含量,并比较了栽培前和第一潮菇出菇后栽培料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谷壳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的有害重金属Pb、Cd、As含量均低于《食用菌卫生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食用菌》中规定的限值,因此,谷壳是适宜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6.
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苎麻秸秆为栽培主料,以生料覆土栽培方式进行大球盖菇配方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比例的苎麻秸秆对大球盖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谷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来源广、价格低,且富含碳素营养,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综述了谷壳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例举了以谷壳为主料的金针菇栽培配方18个,平菇栽培配方7个,毛木耳栽培配方6个,大球盖菇栽培配方6个,其他食用菌栽培配方12个。在棉籽壳等传统栽培料的配方中加入适量的谷壳可以提高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提升出菇质量。平菇、毛木耳、凤尾菇等食用菌栽培料配方中加入谷壳一般会降低其生物学效率,但菌丝生长更快,出菇率和产量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谷壳性价比高,可增加经济效益。总体来说,谷壳栽培食用菌研究涉及的食用菌种类较少,且谷壳的前期处理研究也未见系统报道。  相似文献   

9.
药渣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急支糖浆药渣、稻壳为主要原料栽培大球盖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以期为降低大球盖菇的生产成本、实现急支糖浆药渣循环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最适栽培配方为40%急支糖浆药渣、60%稻壳,以此配方栽培大球盖菇,产量最高为3.61 kg·m~(-2)、生物学效率为72.20%,投入产出比为1∶1.98,比全稻壳栽培大球盖菇降低成本21.54%,提高利润49.20%。  相似文献   

10.
朱鸿  李小萍 《食用菌》2008,30(4):52-52
采用大球盖菇062作为栽培菌株,在冬闲田利用纯谷壳作培养基栽培。通过不同料层厚度的出菇试验表明:各个处理中,以处理1(10cm)的生物转化率为最高,处理2(12cm)的生物转化率为第2,但以处理2的总产量为最高。从生产效益上考虑,培养料厚度应以12cm(处理2)为宜,即667m^2投料量以1800kg为宜。  相似文献   

11.
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欢  刘岩  王伟功 《北方园艺》2011,(6):178-179
为了促进大球盖菇人工栽培的良性发展,试验选用了11种配方,就大球盖菇最佳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方4(堆肥100 g,蔗糖15 g,琼脂18 g,水1 000 mL)和配方8(玉米粉30 g,堆肥150 g,琼脂18 g,水1 000 mL)是培养大球盖菇最为理想的母种培养基;其次是配方5和配方6。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06,28(6):35-3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市场前景看好。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分布有野生大球盖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原地区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在高原地域栽培大球盖菇的菌种培养基选择和生产模式探索,重点对两种栽培配方,三种播种时期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套高原地域大球盖菇声东栽培的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的技术关键是选择适合的栽培季节;杂木屑和草木灰对大球盖菇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原材料要新鲜,播种量要大,采用混播,光照要足:发菌期的温度和出菇期的湿度调控是环节。大球盖菇单产可达8kg/m^2,生物学效率可达40%多。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梨枝屑、金针菇菌渣、谷壳、稻草均是栽培大球盖菇良好的培养料,对上述原料通过合理配方有提高产量的作用,其中40%稻草+30%梨枝屑+30%金针菇菌渣生物学效率最高,达59%;冬春低温天气于覆草上加盖农膜保温有增加产量效应;菇田水分管理是否妥当,对大球盖菇产量影响至关重要,菇畦水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湿润但绝不能积水;在肥力较高的田中栽培大球盖菇,覆土中一般不需要添加肥料。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焕泉 《食用菌》2004,26(6):35-35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我站为实施承担的省“星火计划”——珍稀食用菌引进生产与保鲜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要求,自2001年冬起引种大球盖菇试验。试栽情况表明:大球盖菇粗生易管,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便,可用单一稻草或加谷壳等辅料进行生料栽培,其中又以稻草加谷壳作培养料栽种效果较好,一般生物效率45%~60%。很适合在我市农村推广栽培。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四种覆土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泥炭土、田园土、泥炭土+田园土体积(m3)比1∶2复合土、谷壳+田园土体积(m3)比1∶2复合土为大球盖菇覆土材料,考察采用不同覆土材料的大球盖菇产量。结果,谷壳+田园土复合土覆土,大球盖菇出菇最快,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栽培种类型、栽培料补水处理方式和选用不同料床覆盖物的研究,探索大球盖菇在赣北地区的适应性,以期形成适合赣北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种类型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栽培木屑种菌丝长势、菌丝吃料满床时间和现蕾都较枝条种和麦粒种早,其次是麦粒种,枝条种最差。出菇产量木屑种最高,其次分别为麦粒种和枝条种,栽培种用料优选木屑,麦粒可作为栽培种用培养料。栽培料浸水先后,对大球盖菇出菇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浸水可以替代传统栽培方法,该方法简单省工,易操作便于推广。菇床上覆盖稻草相比谷壳和遮阳网更利于后期出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平菇菌渣和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探讨麦秆、玉米芯与平菇菌渣或中药渣混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以麦秆+玉米芯混合料添加平菇渣或中药渣(连花清瘟)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平菇菌渣质量比为4∶1),配方9(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连花清瘟中药渣质量比为2∶3)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试验条件下添加连花清瘟中药渣的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抗杂性强,子实体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而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适量添加连花清瘟胶囊药渣栽培大球盖菇,既能延长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0.
以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液体培养基组分为:木屑粉0.1g、麸皮粉0.2g、豆粉0.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