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一是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较大,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养蚕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二是投资省、经济效益高。一般户有0.2—0.3hm^2桑园建1座240—300m^2的大棚,一次可养蚕5~7张蚕种,其投资一般为5000元左右,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冬季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都可增加收入。三是节省劳力、工效高。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采用条桑育,自动上蔟,大大提高了工效。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自然气象环境对蚕儿饲育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针对宁南县各季养蚕气候特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养蚕小环境气象调控技术,在不增加较大投资的情况下,满足蚕儿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防除蚕病,减少损失,节约用桑,促进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  相似文献   

3.
蚕农一般把“养蚕”说成“看蚕”,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充分反映了观察和检查在养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养蚕不单纯是给给桑、除除沙、词调温、湿度等的技术处理,还需要经常细致地进行观察和检查,了解蚕的生活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这样才能把蚕养好。  相似文献   

4.
郭沛云 《农家科技》2006,(12):31-32
大棚养蚕是为适应蚕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蚕桑专业户专业村发展而研制开发的一项养蚕新技术。主要优点:一是建棚容易成本低,有利规模经营。搭建一个160平方米塑料大棚,2 ̄3人一天即可完成。每平方米塑料大棚成本仅25元左右,按照目前户有3 ̄5亩桑园规模,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大棚就够用了(结合蚕台育一次可养蚕6张以上);二是节约劳力工效高。由于大棚搭建在桑园旁,采叶方便,并可完全采用地蚕育、蚕台育、条桑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1个劳力按常规只能养1盒左右5龄蚕,而大棚可养2 ̄3盒。一、大棚的搭建与规格塑料大棚的搭建要南北朝向,选…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大棚养蚕实际,介绍了大棚的建造,蚕座的设置以及大棚养蚕的消毒防病、移蚕进棚、给桑方法、大棚内温湿度调节和上蔟处理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4种桑树品种,在稚蚕期和壮蚕期进行养蚕,对稚蚕就眠率和壮蚕4龄起蚕结茧率、死笼率、茧质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桑品种叶质优良的顺序为荷叶白>安选3号>裂叶岩桑>全叶葫芦桑;安选3号、裂叶岩桑可以用来饲养小蚕和大蚕,养蚕成绩与荷叶白基本一致;全叶葫芦桑的养蚕成绩较差,只能作为养蚕缺叶时的临时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大棚养蚕是近几年随着蚕桑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养蚕方式。大棚养蚕因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而深受欢迎,仅2003年,桐庐县就搭建各类养蚕大棚204只,总面积10903m^2但是由于养蚕有明显的季节性,养好春、秋两期蚕后,大棚就闲置,影响土地利用和农民收益。为此我们尝试在养蚕大棚,种菜、养猪,以提高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全县综合利用养蚕大棚124只。  相似文献   

8.
养蚕业工序多,技术操作繁细,既包括动物(蚕)饲养,又包括植物(桑)栽培,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也是一种商品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蚕农在市场行情出现低谷时挖桑,高峰时栽桑,因此传统养蚕对市场适应性较差。实践表明,采用更加灵活的大棚养蚕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蚕农抗风险的能力,而且采用塑料大棚育和传统室内育的张种产茧量和茧丝质量成绩基本相当,同时大棚养蚕还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和优质高效等特点,与传统养蚕对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棚养蚕具有节省养蚕投资 ,省工、省力、提高养蚕功效 ,提高蚕茧产量、质量的优点 ,是近年来江浙蚕区 ,北方蚕区推进蚕业向高效、优质、产业化发展 ,实现蚕桑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总结应用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隆阳区蚕桑站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 ,大棚养蚕获得了成功。1塑料大棚的建立1.1地块的选择。选择向阳通风、排水通畅、四周无污染源、地势平坦的桑园边建盖大棚。1.2大棚形式。钢架拱型大棚 ,棚高3.5m ,宽6m ,进深6m ,南北为门 ,棚顶开启天窗 ,棚东西二侧簿膜可调节收放。棚内搭建四排蚕台 ,蚕台宽1m ,中间留操…  相似文献   

10.
从大棚的选址、座向、结构、用料、温湿调控装置等方面介绍了养蚕大棚的建造技术,综述了大棚养蚕的园的建设、天病的防治、蚕的饲育等.  相似文献   

11.
以某养殖大户为例,介绍了规模省力化养蚕所应用的优良桑品种与蚕品种,以及草本桑园建设与管理、大棚规模省力化养蚕所取得的成效。利用草本桑的耐剪伐的特性,采用全年条桑机械收获,解决了规模养蚕采叶费工成本大的问题,可以实现当年栽培、 当年成园、 当年收益目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介绍塑料大棚养蚕技术,包括场地选择、大棚搭建、大蚕入棚前的准备、温度和湿度调节、给桑方法、防病消毒、上蔟处理和大棚消毒等方面内容,以为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养蚕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栽好桑、养好蚕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为蚕农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抽奖公告     
“蚕茧协会给俺担保贷了款,俺才敢在这大棚里养上了蚕。”秋蚕上山时节,满脸喜悦的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后壮口村蚕妇乔继兰一边采摘丰硕的秋茧,一边激动地说。按照“普及科技,风险共担”的原则,今年当地妇联进村创办了养蚕信用协会,请信用社为216户养蚕会员集体授信,协会集体担保,不但解决了“蚕农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还有效普及了小蚕共育、条桑剪育、地面蚕台繁育等养蚕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栽桑养蚕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养蚕成本中,劳力成本占60%,其中用工占养蚕用工的一半,而大蚕条桑育技术就是采用带叶枝条喂蚕的一种省力化养蚕技术。大蚕期劳力紧张,采用条桑喂蚕,叶长在枝条上保鲜时间长,可减少给桑次数,节省采叶劳力70%和减轻劳动强度;又由于  相似文献   

16.
广西自治区宜州市养蚕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慧  崔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90-14491,14501
随着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宜州市成为国内最大的养蚕县级市,然而近年来蚕病的频发严重影响了蚕茧产质量。对影响养蚕成绩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宜州的养蚕环境改善及蚕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童文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09-110
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此外,蚕座空气流通能够减少蚕病互感,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大棚养蚕技术要点:大棚选址、蚕进大棚时间、温度湿度调节等。  相似文献   

18.
<正> 有关试验证明,温湿环境条件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无论低温干燥或者是高温多湿,都会影响到蚕体的正常发育,易于感染蚕病,直接关系到养蚕的经济效益。饲育家蚕的适宜温度是28~23℃,湿度为90%~70%,呈前高后低的规律。在22~29℃温度范围内分界线饲养,蚕儿在单位时间内的食桑量、消化量和食下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蚕室温度的增高,食桑经过时间缩短,蚕体发育加快。但增高温度并不会无限的缩短龄期。蚕在1~3龄期,若超过29℃,温度再升高,龄期缩短不明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地蚕大棚养蚕技术,让广大蚕农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地蚕大棚养蚕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精心饲养家蚕,提高鲜茧产量和质量,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陡坡垄槽栽桑与养蚕系列新技术将陡坡灌桑垄槽栽培、杂交桑基础品种选育、蚕桑乐药剂复配与稚蚕塑料周转箱炕房共育、壮蚕立体塑料折蔟片叶育、家蚕全龄少回育、壮蚕大棚草帘覆膜育及山胡椒促老蚕适时自然登蔟等8项系列新技术创新,组装配套为系统新技术的单位面积与张蚕种综合经济效益,比对照分别高3.59倍和3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