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荸荠病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荸荠秆枯病和荸荠枯萎病发生为害严重,严重影响了荸荠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荸荠秆枯病和荸荠枯萎病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灵宝地区的侧柏叶枯病观测发现,侧柏叶枯病具有很强的传播特征,分析侧柏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研  辛志 《烟台果树》2004,(3):52-52
葡萄粒枯病亦称穗枯病、房枯病,在我省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是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害之一。1 症状 粒枯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梗、果粒及果穗,同时也危害叶片,以果实着色以后发生较多。果穗受害,先在果梗基部或接近果粒处出现淡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果梗变为褐色,并蔓延到果穗上,引起穗部发病。当病斑绕果梗1周时溢缩干枯,果粒因失水而萎缩,出现不规则病斑,以后扩展到整个果粒变为黑褐色,干缩成僵果悬挂在树上不易脱落。病粒表面散生着很多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灰白色卷曲的孢角。  相似文献   

4.
大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开封地区大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大蒜植株的抗性逐年降低,大蒜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了新的变化,某些病虫呈急剧上升。本文就大蒜叶枯病、锈病等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蔓枯病又叫蔓割病,是葫芦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它能危害黄瓜、南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等,以保护地春、秋、冬茬黄瓜和冬春茬西瓜最易发病。常常造成植株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1 蔓枯病的症状识别瓜类植物在成株期,蔓枯病主要危害茎蔓和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果实。茎蔓发病,多在节部出现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逐渐扩展可达几厘米长,病部灰白色至黄褐色,常有乳白色至琥珀色的汁液流出,严重时病部腐烂、折倒,病部以上茎叶萎蔫。发病后期,病部干缩,并散生小黑点,最后病部纵裂呈乱麻状,导致蔓枯,但茎的维管束并不变褐色,病部以上茎叶枯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省徐州、盐城等地区生产面积已达5.33万公顷左右,加上耕作制度和栽培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大蒜病害呈急剧上升趋势,尤其是大蒜叶枯病,常大面积发生,轻者蒜薹细小,质量低劣;重者不抽薹,影响产量,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出口创汇,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33页)10、房枯病又称粒枯病或穗枯病,在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症状:主要危害葡萄小果梗、穗轴和果粒。发病初期,先从小果梗基部出现深红色病斑,边缘有褐色晕圈,当病斑扩大环绕一周时,小果梗干枯,果实因失水萎缩为黑色僵果,表面散生出很多突起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小果梗全部受害,甚至蔓延到主轴,致使全穗果粒皱缩干枯变成黑色僵果,悬于树上不易脱落。房枯病和白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染了房枯病的果粒上小黑点较大,且分布稀疏,果粒不易脱落,而染了白腐病的果粒干缩前已经生出灰白色的小点,病点小,分布密,且易脱落。(图134)  相似文献   

8.
芦笋茎枯病是我县芦笋生产的大敌,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通过近年对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摸索,初步控制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目前我县芦笋亩产量已达到1000~1500kg,产值3000~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农户菜园里种植的菜豆锈病发生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加之对锈病症状和发生规律不了解,病害使菜豆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了解和做好菜豆锈病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症状锈病发生在菜豆生长中后期,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及荚均可受害。初发病时,一般多在叶背面出现稍突起的淡黄色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逐渐形成圆形隆起的棕色粉庖,表皮破裂后,里面散发出大量红褐色粉末,后期叶面上可生出紫黑色庖斑,内含冬孢子。受害叶片早枯。种荚染病后,形成突出表皮的庖斑,降低食用价值。发生特点病原真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越冬,田间利用气流传…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人们普遍栽培的蔬菜,200年莱州市番茄种植面积达3200hm2,占全市蔬菜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片种植,番茄黑霉病(茎枯病)的发生日益严重,个别地块病株率高达100%,一般减产50%以上,严重地块减产80%以上,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商品品质。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观察和实践,将该病的危害情况、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简述如下: 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茎和果实,有时可危害叶和叶柄,且多在断枝、裂果上发生,造成枝、果实褐色干腐。天气潮湿时,病部组织上长出致密的黑色霉层。茎部染…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枯病是银杏树常见病害 ,随着银杏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 ,该病发生逐年加重。为此 ,对银杏叶枯病的发生规律、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1 试验地概况试验区在随州市洛阳镇和毗邻的安陆市三里、王义贞镇 ,该地海拔 2 0 0~ 2 5 0 m,年平均气温 15℃ ,有银杏资源 5  相似文献   

12.
甜瓜蔓枯病是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对甜瓜危害很大,造成损失较大,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减轻它对生产的影响。介绍了甜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发生规律,提出在优化栽培管理的基础上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荸荠俗称马蹄 ,我县种植面积在 3333hm2 左右 ,其产值约占荔浦县种植业的四分之一。荸荠杆枯病是影响荸荠生长的主要原因。为了减轻杆枯病的为害 ,减少损失 ,1 993年以来 ,我站在青山镇对荸荠杆枯病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作了防治试验与综合示范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病原及症状荸荠杆枯病俗称“荸荠瘟”。其病原是荸荠柱盘孢(CylindrosporiumeleochidisLentz)引起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在我县主要为害叶鞘、茎叶。叶鞘染病 ,基部初现暗绿色不规则水渍状斑 ,后扩展到整个叶鞘 ,病部干燥后…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银杏由原先单一的零星栽培发展为集约化大面积规模栽培 ,特别是我省银杏集中的随州、安陆、孝昌和大悟等鄂北产区 ,银杏叶枯病发生严重 ,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 ,1999年我们同孝感市科协承担了“银杏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课题 ,现将两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区设在随州市洛阳镇和毗邻的安陆市三里镇和王义贞镇 ,位于鄂中北部大洪山区东麓 ,海拔2 0 0~ 2 5 0m ,年平均气温 15℃ ,有银杏资源 5 0余万株 ,占全省银杏产量 6 0 %。近年来银杏叶枯病发生为害 ,被害株率达 85 %以上。…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对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它在田间发病可分为始发期、普发期、严重期和茎枯死期四个阶段。田间发病与病源基数、雨量、温度呈正相关。采取彻底清园、鳞芽盘消毒、药剂防治、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茎枯病的发生和危害。药剂防治应以防为主,采用70%代森锰锌和1:1波尔多液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板栗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1)栗干枯病(胴枯病、枝枯病、腐烂病、板栗疫病)。主要危害主枝、主干,病菌在病皮内越冬。分生孢子从5月份开始释放,借雨水、昆虫、鸟类传播,从伤口  相似文献   

17.
在黄瓜种植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有真菌病害,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蔓枯病、疫病、炭疽病、菌核病,还有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的轻重直接影响着黄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荸荠又称马蹄。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沙田镇等素有种植习惯,近年来种植面积达4000hm^2。荸荠营养价值高,球茎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经加工后可制成淀粉、各式糖果和罐头,可供国内消费,又可出口创汇,种植荸荠为贺州市经济发展带来不少效益。但是荸荠病虫害严重,尤以秆枯病(俗称“荸荠瘟”)为重,随着平桂管理区荸荠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紫秋刺葡萄是湖南怀化市近年选育并推广的优良葡萄新品种.穗轴褐枯病是紫秋葡萄生产前期最主要的病害,能否正确防治对葡萄全年产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探讨了穗轴褐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总结豫西山区核桃炭疽病、枝枯病、黑斑病、溃疡病、褐斑病、根腐病、腐烂病、干腐病的分布、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