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2006年至今国内外猪牛羊禽肉价格的回顾,发现国内外猪牛羊禽肉均波动上涨,并呈现出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根据国内猪牛羊禽肉生产和需求变化,未来一段期猪肉和禽肉仍以下降为主,牛羊肉可能在经过小幅下降后继续保持涨势。最后,分析猪牛羊禽肉进口增长较快对中国4种肉产品价格的影响,指出利用好进口手段有利于国内猪牛羊禽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以来,中国油料生产面积小幅缩减,单产提高,总产量稳步增加;油料生产区域集中度大幅提高;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长;油料进口显著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波动下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总体弱势运行,油籽价格与国际市场走势差异明显。展望后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国油料产能将进一步提高,食用植物油多元化消费趋势日趋明显,油脂油料贸易将保持较高活跃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望增多。  相似文献   

3.
孟丽 《农业展望》2010,6(11):10-13
预计2010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小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全球大豆产量略减,但仍为历史第二高年。从全年价格变化特点来看,国产大豆价格总体稳定,进口大豆价格先降后升,国际大豆价格先稳后涨。影响未来国际大豆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全球大豆供求状况、其他农产品价格、原油价格及美元指数等,中国油料价格主要受国内大豆生产发展情况、国际大豆价格走势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将以高位运行为主。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原料奶价格总体保持稳定,鲜奶零售价格持续小幅走高,乳制品进出口增长明显;国际市场全脂奶粉价格与脱脂奶粉价格出现震荡,黄油和切达干酪价格相对平稳。预计后期国内原料奶价格将保持高位窄幅波动,终端零售市场继续小幅上升,国际市场主要乳品批发价格将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5.
国家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进口依存度超过70%,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较大。一是大豆进口依存度上升、自给率下降将降低我国粮食安全等级;二是国际价格波动更易通过传递效应降低国家整体福利水平;对大豆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奶业生产经历了前半年的缓慢下滑,到下半年特别是第4季度的回暧与恢复发展的过程,全年奶类产量保持增长;乳品进口数量下降,进口金额因价格原因而增加,出口金额和数量大幅度增长;鲜乳品零售市场价格有一定幅度增长,第4季度上涨趋势明显;城镇居民乳品消费量小幅回落。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记者从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在合肥召开的2015年硫酸行业年会上获悉,2014年硫酸行业产量同比上升,满足了全国各行业的需求;冶炼酸新增产能释放,产量高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扩大;硫酸价格平稳,小幅震荡;进口硫酸量增价降,冲击部分地区硫酸市场;硫磺进口量下降,价格小幅波动。与会专家分析认为,2015年硫酸行业有充足的产能应对市场变化;冶炼酸产能将继续释放;国际硫市场供应会出现温和过剩;硫磺价格波动频率将逐渐减小。由于产能富裕量较大,需求增量放缓,行业将长期在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8.
肉牛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牛肉价格波动周期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障肉牛生产、稳定牛肉市场价格,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HP滤波法分析了中国牛肉价格长期趋势、周期性趋势、季节波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4—2021年牛肉市场共经历了5个完整牛肉价格周期和1个新一轮周期,完整的牛肉价格周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在4~8年之间,有2轮周期发生快速上涨,同时波动幅度加大;养殖成本上涨、需求快速增长和替代肉类的共振效应是影响牛肉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形势、人口年龄结构、产业政策、公共安全卫生事件、贸易等因素也是牛肉价格周期的形成原因。基于此,建议短期通过完善储备牛肉投放机制、稳定牛肉进口来源和合理引导市场来实现稳价保供,中长期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优势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降本增效,进而稳定中国牛肉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9.
甜菜制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中国食糖生产、消费、进口以及食糖价格形成机制,指出我国食糖价格受供求关系、能源及格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周期性波动,未来十年中国食糖的生产和消费将呈缓慢增加总趋势,并且食糖消费增长会快于食糖生产的增长。通过分析甜菜主产区土地资源禀赋,甜菜生产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甜菜制糖产业存在研究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不强、甜菜种植规模小、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国家应在政策上对甜菜制糖产业予以扶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甜菜研究水平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拓展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建议,挖掘甜菜制糖业产业发展潜力,促进甜菜制糖业产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琛  张琳  赵姜  吴敬学 《农业展望》2013,9(4):27-30
中国西瓜产业产量稳定,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消费者偏好向优质品种、反季节品种转移;国际贸易逆差扩大,贸易对象集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展望未来,西瓜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受供需影响,西瓜市场价格仍呈现季节性波动特征,总体平稳伴有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蔬菜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蔬菜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供应持续增加;蔬菜消费总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外就餐的蔬菜消费量增加较为迅速;蔬菜进出口量均持续增加,且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受蔬菜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推动,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由于季节性波动、灾害性天气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个别蔬菜品种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预期未来,中国蔬菜供需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产量增速趋缓,需求继续增长;出口优势有所下降,贸易顺差趋于缩小;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且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2.
正火龙果价格波动变化,稳中有升5月反季节火龙果上市增多,火龙果价格将小幅下降,6月以后,全国六大主产区火龙果上市,加之龙眼、西瓜、桃子等时令水果上市,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消费者对鲜火龙果的需求,火龙果价格将会下降。(1)价格波动变化,稳中有升。4月,全国火龙果主产区仍未完全上市,火龙果主要来源于越南进口。  相似文献   

13.
双重约束下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分析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对影响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研究。从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看,历史价格、进口替代、货币供应、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都对原料奶价格形成具有正向且长期的作用,而国内供给对原料奶价格形成存在负向的作用并逐期减弱变为正向;从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贡献度看,价格形成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历史价格、进口替代、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因此,加强对奶业发展需求与供给趋势研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奶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原料奶质量,有助于稳定原料奶价格波动,改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中国大宗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延续2014年10月以来的上涨态势,至4月出现小幅回落;1—3月水果及其制品持续贸易逆差。从当前走势来看,消费者对果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日益关注,新型营销方式的快速介入促进了水果产销对接,水果及其制品对外贸易呈现出口缩减、进口扩大的态势;生产费用和交易成本持续上涨、果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安全信任度低是目前水果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展望2020年中国水果市场,生产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效提升型逐渐转变,产量增速将放缓;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价格呈温和上涨趋势;进出口均具有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绿豆、小豆生产特征及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绿豆、小豆等食用豆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并得到快速发展。研究发现,中国绿豆和小豆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区域布局发生小幅变化;出口量波动中平稳,进口量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中国绿豆和小豆需求量将持续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但市场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强,科研支撑短期内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绿豆和小豆生产基地,完善绿豆和小豆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绿豆和小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预计继续下降,其中播种面积下降15%左右。上半年,国内外大豆价格持续下跌,价差也一直保持在历史高位,进口量同比小幅增长。从后期来看,国际大豆价格仍将在低位震荡,价格波动主要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价格也将处于低位,在新豆上市之前可能会略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芳  王济民 《农业展望》2009,5(5):12-14,3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5次大的波动,本次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恢复。供大于求。二是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三是消费增长缓慢。此外,动物疫病和世界金融危机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预计2009年后几个月生猪产业形势严峻,如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可能出现新的低迷期。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在此必然要求和硬道理下,中国马铃薯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呈现生产规模出现分化、发展方式转向内涵型增长、“北薯南移”区域布局持续演化、市场供应量季节波动逐渐弱化、价格波动程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优势日益凸显、直接食用向加工转化等新特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贡献趋缓、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马铃薯消费增长乏力等问题的存在对马铃薯高质量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制约,预判中短期内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将呈现出规模基本稳定、市场波动季节波动性进一步弱化、产业发展加工导向逐渐凸显等趋势。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通过加大马铃薯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发展加工践行大食物观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推广环境适应性生产模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强化行业管理部门引导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中国生猪产业呈现以下特征:养殖量先增后降,养殖收益是养殖量变化的主要动因;规模化养殖比例快速提高,养殖方式不断创新;生猪饲养水平显著增强,产出效率持续提高;2015年以后猪肉消费出现疲弱态势,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且淡旺季差距逐步缩小;猪肉进口成倍增长,出口基本稳定;生猪及猪肉价格整体呈上行态势。未来,随着环保门槛提高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将继续提高,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随着饲料、人工、防疫和环保等成本增加,生猪养殖综合成本呈上升趋势;猪肉在中国居民肉类消费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长周期"市场波动特征将成为常态。最后,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适当增加猪肉进口、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世界农业》2023,(3):128-131
<正>2022年,全球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农产品国际贸易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顶住压力实现快速增长。当前需关注三方面情况。一是不利天气对2023年粮食生产影响加深。南美持续干旱、欧洲罕见暖冬、北美寒潮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全球粮食产量预期下降。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0个月下行,但当前大米、食糖价格涨幅显著。三是202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再创新高。2022年贸易额达3 34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进口2 36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受国际农产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粮食等农产品进口呈现“量减额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