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柃木属植物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层优势种,传统认为是严格的雌雄异株,但在重庆缙云山钝叶柃却存在性别变异现象,即除了典型的雌株、雄株还有两性变异株。通过对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进行形态和结构观察,比较两性变异花芽与典型的雌花芽、雄花芽分化过程的异同,旨在掌握钝叶柃不同性别花芽分化的整体进程及各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明确花芽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进而为探讨性别分化的相关机理提供重要的形态学证据。【方法】以钝叶柃典型的雌株、雄株、两性变异株的花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变化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钝叶柃1~4个花芽着生于当年生新枝及2年生枝叶腋处; 2)花芽分化始于8月上旬,12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历时120天左右,之后花芽处于休眠状态,次年2—3月进入始花期,两性变异花花芽分化时间晚于雄花芽、雌花芽; 3)花芽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即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雌雄蕊成熟期; 4)在花芽发育过程中,两性变异花芽和雄花芽的雌雄蕊原基同时出现,雄花中雄蕊原基正常发育而雌蕊原基停止发育,两性变异花中雌雄蕊原基皆正常发育;雌花中只见雌蕊原基,未见雄蕊原基。5)在雌雄蕊分化期,两性变异花中,雌蕊原基发育速度略快于雄蕊原基,雌蕊发育与雌花一致,中央心皮原基基部愈合膨大,中部凹陷形成子房室,顶端愈合向上延伸形成花柱;雄蕊发育与雄花一致,雄蕊原基上端膨大形成花药,下端形成短的花丝。在雌雄蕊成熟期各花器官继续生长,发育日趋成熟。6) 3种不同性别花芽长宽比在分化的整个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雄花芽在萼片分化期长宽比值达到峰值,而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均在雌雄蕊分化期达到峰值。花芽外部形态特征(形状、色泽)在5个分化时期的动态变化依次为圆锥形(绿色)→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褪尽,深紫红色)→圆胖(深紫红色)→圆形,雄花芽顶端圆钝,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顶端渐尖(紫红色逐渐褪去,绿色加深)→椭圆形(紫红色完全褪尽,由嫩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或棕绿色)。【结论】钝叶柃3种不同性别花芽在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花芽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保持一致,而在雌雄蕊分化期出现较大差异,两性变异花芽与雄花芽的分化较为相似,均出现雌蕊、雄蕊原基,明确性别分化的关键期为雌雄蕊分化期,随着分化时期不断推进,花芽外部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3个不同花期的丹东杜鹃花品种为材料,观察其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杜鹃花的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存在差异,紫鹃属早花品种,其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所需时间最短,雾岛属晚花品种,其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所需时间最长,四海波属中花品种;杜鹃花现蕾、开花期由花芽始创的日期、花芽分化速度及花蕾的发育速度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处理对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准确了解石斛兰花芽分化规律,研究不同的温度处理对春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为石斛兰的花期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石斛兰(Dendrobium Spring Snow)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研究了26/21℃、22/17℃、18/13℃处理条件下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差异性。[结果]研究表明:石斛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休眠期、萌动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分化期。在高温26/21℃处理条件下,石斛兰不能进行花芽分化,22/17℃处理条件下,需要56 d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在18/13℃条件下,35 d能够完成花芽分化。[结论]持续足够时间的低温是花芽分化的关键,萌动期是一个对温度高度敏感的时期,此时至少经历2周的低温,能够形成花芽,经历高温,则形成高芽。花芽形成后温度高有利于花芽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因其花色鲜艳、花期长而被广泛种植应用于园林绿化。为探析美丽异木棉花芽分化特征以便于指导花期调控相关研究,本文根据花芽大小,将其分为10级,通过应用石蜡切片法,结合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外部形态特征,以期找出花芽发育时期与形态特征之间关系。美丽异木棉花芽生长发育过程中花芽的长宽比呈现先下降1~3级再上升4~10级的特点。其花芽分化期与形态特征对应关系为:前分化期(枝端生长点)、萼片分化期(枝端生长点)、花瓣形成期(1~2级)、雄蕊附属物及子房形成期(3~4级)、雌雄蕊形成期(4级)、胚珠形成期(5~6级)共6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深入研究枣树快速成花机制和花期调控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极早熟品种‘月光’、中熟品种‘京枣39’和极晚熟品种‘冬枣’为试材,从结果母枝(枣股)主芽萌动起,连续采集新生枣吊(结果枝),利用石蜡切片法进行花芽形态分化的观察;自零级花蕾出现至零级花开放结束连续采样,使用XTJ-4400体视显微镜观察花蕾形态发育和单花开放过程,使用CAM-MA成像软件进行拍照。【结果】不同品种花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高度一致,但各发育阶段的历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花芽分化均呈"快—慢—快"的规律,即萼片期向花瓣期分化历时最长,其前后各分化阶段的历时相对较短。在多年生枝上,‘月光’‘京枣39’‘冬枣’的单花完成花芽分化分别约需8、11和13 d,花蕾发育分别约需26、28和34 d,单花开放全过程历时均为1~2 d。‘月光’‘京枣39’‘冬枣’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单花开放完成分别约需36、41和49 d。与多年生枝条相比,‘冬枣’当年生新枝上花的发育进程明显较慢,单花完成花芽分化、花发育和单花开放分别约需21、37和2 d,共历时约60 d。【结论】不同品种花发育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品种间花发育进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芽分化的萼片期和花瓣期及花蕾发育阶段,单花开放的速度基本一致;当年生枝上花的发育速度明显慢于多年生枝。  相似文献   

6.
豫杂一号泡桐为优良人工杂交种,在研究大小孢子囊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发现,其小抱子囊壁的细胞组成和发育过程与其它双子叶植物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重瓣型水仙Dick Wilden、喇叭形水仙Barrett Browning、多花型水仙Martinette3个花型的荷兰水仙为试验材料,采用了石蜡切片的方法对这3种荷兰水仙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花芽发生、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荷兰水仙的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叶芽时期、花序原基形成期、佛焰总苞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被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其中多花型与喇叭形水仙在各个分化时期基本一致,而重瓣型则在雌雄蕊分化时期出现明显的差异,并未分化出雌雄蕊.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结实与不结实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紫薇不结实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结实与不结实紫薇5个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发育过程中花芽内外部形态变化特征,通过测定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紫薇花芽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时期Ⅰ两种紫薇子房突出,时期Ⅲ时胚珠外露,结实紫薇在时期Ⅲ时已开始长出花瓣和花丝,而不结实紫薇花瓣不明显。2种紫薇在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时期Ⅲ时,不结实紫薇较结实紫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22%。不结实紫薇游离脯氨酸含量仅在时期Ⅰ时高于结实紫薇。除时期Ⅲ外,其他时期花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是结实高于不结实。不结实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花芽发育各阶段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可结实的活性,不结实和结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发育后期,结实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不结实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结实与不结实花芽中营养元...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原产于我国的垂丝海棠和引自北美的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春雪’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进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芽形态分化始于7月中上旬,分化进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芽分化前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同朵小花各轮原基发育顺序严格,各分化期时间上存在重叠现象。初步判断垂丝海棠营养芽向花芽转变的生理分化期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中上旬之间,持续时间短于42天。物候观察和切片观察的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序类型更偏向于伞形花序而非伞房花序。‘印第安魔力’的花序原基分化期约比‘春雪’晚1个月,这可能是导致‘印第安魔力’的花期相对于‘春雪’较滞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白桦APETALA2(AP2)转录因子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我国常见阔叶树种,用途广泛。其花单性,雌雄花均为不完全花,只有两轮花器官,雌雄同株,其雌雄花发育特殊,同年生雌雄花异熟,花期不遇,且雄花发育存在越冬宿存现象[1]。这些不同于模式植物两性花的特征,预示着单性花发育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系统了解板栗雌雄花发育过程,以板栗优良品种‘遵玉’为试材,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壁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为腺质型),属于基本型。小孢子胞质分离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典型的四面体型,少数呈左右对称排列。雄配子体只经过1次有丝分裂,花粉成熟为2-细胞型。雌花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只有1个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四分体呈线性排列,整个发育过程与雌雄花外部特征密切相关。确定观察减数分裂最佳取样时期为:雄花花序长度为10~17 cm,总苞直径为0.9~1.6 cm。‘遵玉’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生发育不存在异常表现,表明‘遵玉’雄配子体发育正常,花粉可育,可以作为授粉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硬头黄竹花(Bambusarigidd)的基本形态结构及胚胎发育规律,为其胚胎学积累原始资料,为育种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解剖与形态观察的方法,对硬头黄竹生殖器官、抱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硬头黄竹小穗为假小穗,簇生,基部具潜伏芽,平均长度为3.75 cm,有3~7朵小花。小花内外稈各1片,浆片3枚,雌蕊1枚,雄蕊6枚。雌蕊为三分枝羽毛状柱头。子房长卵圆形,具明显纵向三棱。子房单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正常发育的花粉粒为二细胞花粉,花药壁造抱细胞时期为四层药壁,花药成熟时只剩两层药壁。绒毡层为分泌型,花药成熟时,绒毡层完全退化。花药易见发育异常现象,形成不同的败育类型。[结论]硬头黄竹小穗基本结构发育正常,但花药发育后期会大量出现异常现象,这是导致硬头黄竹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 ]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序,下部的小花先发育,但因小穗基部具有潜伏芽,因此又具有有限花序的特征。每个小穗约有8~10朵小花,顶端小花不育,小穗基部含有2~3枚黄棕色苞片。每朵小花均有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6枚,雌蕊1枚。雌雄异熟,异花授粉。子房呈花瓶状,下部光滑不具棱,上部有绒毛。子房1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短花柱长柱头,花柱具绒毛,三分枝羽状柱头。花药呈黄色,4药室。未成熟的花药的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成熟后绒毡层退化,仅剩表皮和纤维层。花粉成熟后2或3核花粉粒,花药壁纵裂散粉。[结论 ]青皮竹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发育正常,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败育情况,可能是青皮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澳洲坚果花芽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澳洲坚果的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结果:花芽分化初期正常,小花分化是从外往内。其生殖器官属于适于异花传粉的雌雄蕊异长型;花芽分化过程中在花托中部、花被、药隔周围等均出现了大量的后含物;花序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脱落的小花;花粉囊结构正常,花粉母细胞为连续性减数分裂;四分体解体后绝大多数单核花粉粒异常,花粉囊内仅约1/9花粉粒正常发育,另有约1/9花粉粒死亡;剩余的7/9花粉粒均为残片,残片周围均环有胼胝质壁。后期花粉囊有大量中空败育的花粉粒,从形态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澳洲坚果结实率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具有雄单性和两性花同株或雌雄异花同株植物的特性,雌雄花的比例严重影响其坐果率、果实产量和质量,因此,查明板栗花芽分化特点,可为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易门一号'、'易门二号'和'云良'作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云良'的物候期较其他两个品种整体延迟7~10天;通过...  相似文献   

18.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层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环,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白桦雌雄花发育周期的时序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雪梅  杨传平 《林业科学》2006,42(12):28-32,I0001
以20~30年生白桦的雌雄花序为材料,研究东北地区白桦花发育的生殖周期和发育时序特征.结果表明:雌花序出现于4月中下旬,5~10 d后开始受粉,持续1周左右; 大孢子母细胞于5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3~4 d后形成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继续发育,成熟胚囊在5月底产生,并进行受精,6月初开始胚胎发育,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雄花序出现于5月底,比雌花序晚1个月左右; 小孢子母细胞于7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8月中旬结束,历时近1个月; 白桦的雄配子体发育很特殊,在当年不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以单核小孢子状态宿存于雄花序中越冬,直到第2年4月中下旬才发育成熟,形成具有2核或3核的成熟花粉,随即散粉.雌花受粉时的花粉来源于前1年出现、宿存越冬、第2年4月底开始散粉的雄花.通过比较,建立东北地区白桦雌雄花生殖周期时序特征表,并对白桦雌雄花发育的时序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抑花一号”研究了垂柳的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在垂柳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前注射“抑花一号”,其芽基本上都分化为叶芽;在其花芽分化发端时间期间注射“抑花一号”,其芽部分分化为花芽,部分分化为叶芽;在其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后注射“抑花一号”,其芽基本上都分化为花芽。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垂柳雄花花芽分化的发端时间位于6月24目。7月9日之间,雌花位于6月29日~7月14日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