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南繁是我国现代化种业发展的关键之基,汇聚着全国种业的信息、人力、科技及金融等产业要素。但由于产业化进程缓慢,我国南繁种业面临着外溢性、动力性及资源性困境。从构建南繁科技集群、优化科技联结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完善南繁服务体系、开拓国际种业市场5个方面,提出促进海南南繁种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在我国种业进入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期的背景下,为推动南繁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繁科技性与历史性、海南南繁不可替代性、南繁功能价值层次结构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南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海南南繁作为科研实践与历史的选择的重大成果,在气候条件、科学育种、粮食生产抗灾救灾、保障种业安全和区位优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入价值工程、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等理念,在研究南繁的功能、价值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基础上,建立南繁功能价值的层次结构。但要实现南繁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实现南繁功能价值,必须要解决南繁在顶层规划、试验用地、制度设计、硬件建设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南繁育种科研核心保护区、完善南繁法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南繁管理体制、编制实施南繁育制种基地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繁种业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海南南繁基地具有“天然大温室”、“绿色基因库”、“流动人才库”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管理滞后、投资不足、用地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落后等问题,面临结构调整和人世的挑战。南繁种业产业化是南繁种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农业对南繁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强化管理、加大投入、整合优势等主要措施,把南繁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基地,种业技术、信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种子贸易中心和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相似文献   

4.
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繁集团)成立于2016年9月26日,是海南省农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现有海南南繁种子基地有限公司、海南农垦南繁种业有限公司、海南农垦南繁生产服务有限公司、海南省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农垦南繁种子烘干精选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南繁小站香米业有限公司等13家专业化下属企业。  相似文献   

5.
南海之滨,是南繁的“母港”。2019年12月9日,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在三亚召开,再次释放出南繁产业大有可为的强劲发展信号。我国种业发展正在实现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创新要素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表示,关于南繁,海南今后要做好四大文章:做好南繁硅谷文章、做好南繁科技城文章、做好中国特色自贸港文章、做好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文章。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以海南为主、云南为辅的南繁基地,其科研成果在种业发展和解决温饱消除贫困、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南繁基地面临地租人工大幅上涨、隔离安全区、用水矛盾、台风的频繁造访等问题,很多育种单位已把南繁基地建设目标转向云南。就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区位优势进行分析,对在孟定建立南繁基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述,提出孟定南繁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成南繁硅谷是习总书记对南繁工作的重要指示。本研究围绕南繁硅谷战略意义与独特作用,总结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工作进展,同时也指出了科技创新支撑南繁种业发展动力不足、科研条件和科研平台有待整合提升、南繁公共科研服务条件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提出了把南繁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南繁硅谷的基本建设思路,制定了使其成为南繁科技创新的火车头、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以及种业国际化助推器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九个平台的建设任务,总结出了通过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基本建设保障等4项保障措施来加强南繁硅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成南繁硅谷是习总书记对南繁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分析了南繁硅谷战略意义与独特作用,总结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工作进展,同时也指出了科技创新支撑南繁种业发展动力不足、科研条件和科研平台有待整合提升、南繁公共科研服务条件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提出了把南繁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南繁硅谷的基本建设思路,制定了使其成为南繁科技创新的火车头、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以及种业国际化助推器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九个平台的建设任务,总结出了通过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基本建设保障等4项保障措施来加强南繁硅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4年国务院文件提出:"要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要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随着时代形势变化迭代,产业发展不断升级,促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由海南独特地理环境孕育而产生的南繁文化就是最有特色的一支。南繁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帮助产业发展找好自身文化内涵定位,促进六次产业链条形成,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南繁文化与产业融合可依托海南南繁的地理位置优势,对海南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近日,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新调整的国家南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和各省驻海南南繁基地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种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落实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对南繁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南繁重点工作和任务。根据会议要求,各省(区、市)要加快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陕西省玉米南繁现状,总结南繁经验,对"海南加代"这一特殊现象深入实地调研,从南繁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存在问题与思考三方面深入剖析,以利于陕西南繁更好的发展,为南繁玉米育种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南繁单位发展需求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繁作为中国种业的加速器,在科研繁种加代、育种和制种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海南创建自由贸易岛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把南繁打造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文章在调查和分析南繁单位发展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南繁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南繁用地保障的长效机制、推进南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南繁科技服务力度、大力研发适合南繁的农机设备等促进南繁单位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科技试验区,海南南繁有着农业科研"加速器"、种业安全"避雷针"等称誉。然而,由于育种规模的扩大和检疫力量的薄弱,南繁正经历着病虫害频发之困。近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海南繁作物联合检疫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人们对南繁的好奇和关注。一直以来,作为全国最大、最开放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试验区,南繁有着农业科研"加速器"、种业安全"避雷针"等称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0,(4):2-2
南繁基地是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科研工作者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进行冬季加代繁殖和选育,使育种周期缩短1/3甚至是1/2,却长期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科研试验条件较差、投入不足的问题,海南团建议将海南南繁种业基地建设列入国家有关项目,把“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南繁制种水稻基地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南繁制种水稻已有4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种面积每年在10万亩左右,今年达到12万亩,约占全国南繁制种总面积的90%,南繁制种面积累计达120多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南繁水稻制种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基本上是由独立且相对固定的生产群体进行订单式生产,由于生产者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外部环境的原因,南繁制种水稻基地也因此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分析和解决,我国制种产业乃至整个种业链条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南繁制种水稻基地的实地调研,对目前的基地现状及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南繁是大多数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不可替代的基础环节,企业有必要通过依法南繁和降低南繁成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通过改进管理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大力实施以促进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南繁工作战略,推动种业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异地加代可以经济有效地加快育种进程。长期以来,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南端省份,只在冬季用来进行育种材料的扩繁和加代,其周年可以种植农作物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其他现代育种技术相融合,将助推南繁种业从单一的繁殖加代向资源引进和评价、育种选择、纯度检测、种质交流和产权保护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模式转变,实现从海南冬繁到周年育种的转变,将海南的南繁地理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南繁与育种相整合的全产业链优势,加快育种进展、提高育种效率,促进种业发展。本文讨论了海南地理生态优势与南繁种业现状,南繁种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南繁种业的转型升级有赖于异地选择观念的转变、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分子育种平台的支撑、生物安全防控、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的形成。数量和群体遗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子设计和大数据构成了南繁种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育种理论。分子设计包括宏观水平的个体设计、群体设计和物种设计,微观水平的基因设计、代谢设计和网络设计。高通量精准表现型鉴定、环境型鉴定、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决策支撑系统等是南繁种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育种平台。作为分子育种的核心支撑,现已发展了基于靶向测序-液相芯片的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 and liquid chip,GBTS-LC)技术,通过GenoPlexs可以实现高达5 000对标记引物高度均一的多重PCR靶向扩增,而基于液态探针捕获的GenoBaits,可以获取高达40K个目标位点(每个位点包含多个SNP)。该技术具有平台广适性、标记灵活性、检测高效性、信息可加性、支撑便捷性、应用广普性,已成为分子育种中取代固相芯片的重要分子检测技术。要实现“海南育种,全国测试”,需要构建包括高效育种设施、快速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等在内的综合育种体系。为此,要倡导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模式,建设横跨动植物的共性方法、技术和平台,开展资源引进、监测和评价,构建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强化品种权保护、种子质量控制和纯度检测。希望借此推进有关南繁种业转型升级的公众讨论和政府决策,从而推进整个种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管理》2017,(6):41-44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条件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却长期滞后。文章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通过我国南繁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建设理论研究,结合南繁基地建设60多年来的实践研究经验,面向我国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和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对科技服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新需求,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南繁转基因监管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南繁种业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加强南繁区病虫草害检测监测等促进我国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繁作为中国种业发展的加速器,在农作物育种加代、扩繁制种等方面起到不特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繁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我省南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南繁经历,对我省南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繁作为中国种业发展的加速器,在农作物育种加代、扩繁制种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繁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南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该省南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