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水质管理定期换水,适时调整池塘水位,3~4月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5~20厘米;5~6月两天换水一次,高温期7~9月每天冲换水一次,冲换水量为20~30厘米,水位坚持春浅夏满,即3~6月水位控制在1.5~1.8米,6~9月控制在2.3~2.8米。早期由于  相似文献   

2.
内容一、水质调控1.换水量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为主,并根据池水水质的实际情况适量换水,日换水量一般不要超过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m以上;7月中旬以后,每隔2天~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左右,以维持池水相对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8月中旬以后,利用大潮  相似文献   

3.
<正>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进入秋季是海参的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正常海参在9月中下旬结束夏眠,陆续活动摄食。一、促进海参尽早下滩采食、快速生长1.调整水位及换水进入到9月份,将水位降至1.2米左右,晚上或凌晨换水,日换水量可以达到20%来改善水质,可降低水温,尽早使海参结束夏眠。第二次中秋前后,降低水位至1米左右,同时日换水量降至15%,换水时间改到晴天中午或下午,有利于上下层水对流,令底栖硅藻大量繁殖,为海参下  相似文献   

4.
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产生水温分层效果。当上层水温升高,超过鱼类适温范围时,鱼便可潜入温度较低的底层水中,池水加深也有利于天然饵料的大量繁殖,适宜水深为成鱼塘3米;鱼种塘2米左右,面积小,水位浅的庭院养鱼池,要勤换水或保持常流水养鱼,以便鱼安全生长。 精养高产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池水透明度降低,需要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  相似文献   

5.
<正>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资源。另外,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对其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水生动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在炎热的夏季,可通过调节水位来调节水体温度。如河蟹养殖,应保持水位在1.5米左右比较适宜,在高温季节,最好做到每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30~40厘米,换水  相似文献   

6.
高标 《科学养鱼》1998,(11):22-22
青虾池塘养殖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质调控、饵料投喂、种好水草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一、水质调控1.水深由放苗时的0.8米逐渐加深至中期(8、9、10月份)的1.5米以上。2.注水根据天气、水质变化来注水,8、9月份的高温季节,应坚持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平  相似文献   

7.
余健 《科学养鱼》2002,(7):35-35
7~9月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这一时期的管理至关重要,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一、加强水质管理1.定时换水定时换水可有效调节水体各理化因子,高温季节使水温保持在28℃以下,能防止河蟹性早熟。经常换水还能提高溶氧含量,使其达到5毫克/升左右,保持水质清新,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同时换水时形成的微水流也可促使河蟹蜕壳。换水时采用先排后进的方式,平均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水位控制在1.2~1.5米左右。换水时要注意池内外水温差不…  相似文献   

8.
杨成胜 《科学养鱼》2006,(10):23-23
一、加强水质管理到了秋季,池塘载鱼量较大,水体有机质积累较多,水质易变质变坏,因此对池塘水质要特别注意。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③适时使用生石灰,每隔20天左右使用一次,每次每亩使用15~20千克。生石灰要新鲜,呈块状,粉化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调节水体pH值,增加钙质。④施用光合…  相似文献   

9.
春季一周投喂1次,秋季一周投喂2次。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5%~15%。6~10月,刺参进入夏眠,此时水质也相对较肥,可不需投饵。12月至次年2月,水温降低,刺参活力减弱,也可不投喂。投饵时间一般选择在傍晚时分进行。2.科学换水保持参池水质清新是加快刺参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放苗后前期,水只进不出,2~3天进水10~15厘米。当水位达到最高点时,每天换水10%~40%,水色清瘦时可选择肥料肥水一次。进入夏眠后应保持最高水位,换水时应遵照“水质好、水温低、盐度稳定”的原则。秋季后加大换水量,每日换水量在10%~60%左右。冬季可只进水不…  相似文献   

10.
正一、调控好水质1.加换新鲜水将水位加深至2米以上,每隔10天左右加换新鲜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为20~30厘米,时间以晴天上午12:00-下午2:00或清晨3:00-5:00为宜,忌选择傍晚加换水,以免引发鱼类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增加溶氧池塘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叶轮增氧机、微孔增氧机、撒洒增氧颗粒。叶轮增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有浮头征兆时提前  相似文献   

11.
一、要实行以水控温增氧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的生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天换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要进行机械排灌,使每天换水量达50%左右。高温期则要全排全灌,这样可有效地把水温控制在30℃以下,使水的透明度达到35厘米,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升左右,以利于对虾加快生长,优质高产。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病毒的微生物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用60目网片滤水。二、要分阶段投饵当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时,以投喂螺、蚬等低值小贝类饵料为主,每天每万…  相似文献   

12.
1水质调控1.1注水放苗时的水深0.8米,至中期8、9、10月份逐渐加深至1.5米以上。根据天气、水质变化注水,8、9月份高温季节,应坚持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平时如发现水质过浓或连续阴雨天,也应及时注水,确保水质清新,保证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75左右、溶解氢在5毫克/升以上。l.2消毒每15~20天用生石灰15千克全油泼洒,保证PH值稳定在偏碱性状态,有利于青虾生长,也能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细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2饵料与投限2.l饵料青虾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食物组成要求也不同,中期是青虾长成的关键,饵料…  相似文献   

13.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12):17-1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回升。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米以内,仲春池水加深到1.5米左右(虾、蟹养殖水面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水应换去大部分老水,早春水深掌握在0.5米左右);晚春以后逐步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2及早开…  相似文献   

14.
(七)水质管理要求白仔培育期间水质各主要理化指标保持稳定,尤其在排换水时应减少温差幅度,使温差不超过l℃。全池泼洒红虫与转饵期间,一定要做好排污换水工作。日常每天换水2~3次,日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每次投饲后2小时或稍长些时间内,尽量把残饵捞除,洗刷池底,排水20厘米,然后缓慢进水达到预定水位,日换水量为原池水体的2倍以上。养殖水位在投苗初期一般为30厘米,随着鳗苗规格与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应逐步提升水位,在后期要升至60~70厘米。鳗苗培育后期要注意做好排污换水与强化增氧(可经常使用片状过碳酸钠泼洒池底,既可增氧又…  相似文献   

15.
鱼苗个体较小,防病难度较大,最重要的是保持水质清新,每隔1个星期应用0.2克/米,的土霉素或者用青霉素钾2万单位消毒一次,直接将药物加入孵化缸中,过半天时间换水,换水量1/2即可。还可以向水体中直接加入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万单位,5分钟后换水,换水量1/2即可。这两种方法都可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养蟹池塘的准备和种苗放养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呈长方形,东西向。水位较浅,淤泥较深,生产能力较差的低产老池塘,应清淤改造,加深水位。确保水深1.5m以上的有效面积占全池水面的40%以上。2.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水质调控管理1.加换新水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保持水深2米左右;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掉30%的老水,保持透明度为30~40厘米。2.适时增氧晴天于中午开机,阴天于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于半夜开机,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机,每次开机时长为2~3小时。在增氧机械因故不能正常使用时,可采取抛撒久氧的应急措施,用量为250克/亩米(发生浮头时,用量加倍)。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让池鱼在享受"氧调"的  相似文献   

18.
一、水质管理鳝池水深一般在15~20厘米较为合适,但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30℃时,水深可以加深到40厘米以上,以避免阳光灼晒而致水温升高,确保黄鳝安全。水质要求中性偏碱,溶氧3毫克/升以上较好。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一般情况下,2~3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换水一次。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水泼洒全池,改良水质。水源要求洁净、无毒,换水时,温差不能太大,保持温差在5℃之内,一次换水不能过多,防止黄鳝不适应。二、防暑降温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30℃。温度超过3…  相似文献   

19.
用活鱼罐车长途运输亲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铮  刘富强 《科学养鱼》2005,(11):11-11
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规格:草鱼亲鱼平均规格6.25千克/尾;鲢亲鱼平均规格4.3千克/尾。2.运输工具及路途:运输草鱼亲鱼为东风2.5吨活鱼罐车,可装水6米3,3个隔档,带有10瓶氧气;运输鲢亲鱼为康明斯2.0吨活鱼罐车,可装水6米3,4个隔档,带有10瓶氧气。3.运输用水:开始及中途换水均为无毒无污染的地下水,水温13~15℃。4.亲鱼运输(1)亲鱼暂养:运输前,草鱼暂养了10天,鲢鱼暂养了8天。(2)鱼罐内装水:两次装鱼前都先装满水再装鱼,罐内水温同暂养池相差小于2℃。(3)亲鱼的运输:亲鱼装好后,立即起运;两次运输均在中途换水两次;在亲鱼装好车至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3)水质调控:布苗时的池水水位保持在40厘米,之后每天加10厘米新水,直至80厘米。第3天开始吸污(虹吸池底污物),第6天开始倒池(即将全池罗氏沼虾涵状幼体用网捕至另一加好新水的育苗池),整个培育周期倒池2~3次。到布苗第15天左右出现仔虾以后,水质调控以换水、吸污为主。出现特殊情况时(如死苗、水质恶化等)应紧急倒池。每天上下午各吸污一次,吸污换水应安排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之前,以减少卤虫无节幼体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