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辽宁省自2001年启动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还不尽完善,如何建设生态公益林,如何管理生态公益林,如何科学确定公益林补偿标准等问题,是生态公益林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索和完善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从而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3,(6):48-52
从生态公益林立法、面积、补偿资金投入和惠民情况等层面,分析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对广东省今后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工作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快立法进程、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以及其他扶持和管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安宁市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宁市是云南省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县之一,根据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分类区划的要求,共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88288.9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2.2%,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文章结合安宁市森林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区划结果和安宁市的情况,对安宁市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结合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分析了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补偿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不同权属生态公益林补偿体系,同时提出了适合灵石县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有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尤溪县实行林业分类经营中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管护责任未落实、管理模式不明确、补偿机制未建立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必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明确管理体制、强化管护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集体生态公益林管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山区集体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认为管护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扭转了“造林有补助,成活是包袱”的局面,保证了首都林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公益林管护在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管理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藉此提出了北京市生态补偿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多种补偿方式,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强化管理体制,细化基层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探索村级参与模式,引进淘汰上岗机制,将生态公益林管护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等可促进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百选 《中国林业》2001,(23):15-16
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与管护问题,一直是困扰山西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一直采用的是补助性质的计划经济模式,没有经营管护专项费用,发展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付出的是业主,受益的是社会,经营者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这既不利于社会生态公益事业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为此,本文在分析该省非国有公益林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专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公益林的补偿原则和补偿范围、对象及标准提出了建议。目前全省集体、私有公益林资源及管护现状根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是发挥生态功能、产生公益效果的特殊森林。由于生态公益林不能进行生产采伐,因而建设和经营这部分森林的单位和个人不能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而国家的投入又十分有限,这就对生态林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在国家财力有限,无法为生态林的发展大规模投入,对建设者给予必要的补偿,以增加生态林的投入,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对公益林经济补偿问题,在补偿什么,由谁来补偿,补偿多少,怎样补偿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供参考。1生态公益…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补偿立法、多渠道融资、分阶段推进等生态补偿途径,以加快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