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南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遭遇灾害天气造成秋作物晚收、晚茬(红薯、棉花等)秋作物收获较晚以及播种期出现干旱、雨涝等不利情况等原因,致使每年南阳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小麦。为了探索晚播小麦在南阳市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救灾应对措施,2011~2012、2012~2013年南阳市连续两年安排进行了弱春性品种为主的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晚播试验,从试验结果情况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麦晚播只要技术措施和管理跟得上,在不影响南阳市下茬秋作物在适期内播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不错产量。因此,2013~2014年在前两年开展小麦品种晚播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组装出晚播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继续开展了小麦晚播试验,现将今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良天气如小麦适播期持续阴雨等,或前茬作物茬口的影响,每年总有一定面积的小麦不能适时播种。小麦晚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好,易造成小麦减产严重,品质下降。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提高晚播小麦的产量,我们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晚播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晚播是小麦增产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部分麦田误时晚播。一般年份全省小麦晚播面积约占10~20%,如遇干旱、雨涝,晚播面积会更大。1983年我省小麦播种期间阴雨连绵,晚播面积达60%左右。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了生产上的“拉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小麦称作晚播麦。每年大约有20%的晚播麦,由于出苗晚、麦苗弱、抗逆性差;分蘖期短、分蘖少、成穗率低;加上管理不善,产量一只般只是高产田的1/3。晚播麦形成的原因:前茬作物成熟晚、收获不及时、耕种农机具不足。晚播小麦虽然出苗晚,但中后期生长快,幼穗分化快,主茎优势强和籽粒灌浆快。只要加强管理,也能夺取小麦丰收。  相似文献   

6.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茬口安排及天气等原因,上海市崇明区小麦播期被迫推迟,甚至出现了特晚播小麦。为确保特晚播小麦高产超高产,介绍了特晚播小麦的概念及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的基本理念,同时提出了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关中灌区一般把偏春性品种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一般冬前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由于生长期的限制和前期不能及时收获腾茬常造成小麦错过适宜播期、误期播种,误期晚播的时间界限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差异很大。我国北方各省,晚播程度也不同,例如:淮河流域10月30日以后,黄河流域10月20日以后,晋、冀、鲁中北部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场属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晚播对小麦的生育动态及产量表现的影响,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豫信11和豫麦18为材料,考察晚播对小麦个体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迟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个体发育进程,进而影响群体质量。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小麦个体发育较适期播种延迟,越冬前麦苗叶龄、分蘖和次生根减少,成熟期总叶片数减少,全生育期缩短,生物产量降低,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晚播小麦大多于寒露后播种,冬前只能长出3-4片叶.分蘖很少发生或没有发生.吸收能力较差.养分积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麦除在播种时注意四促一补外.春季管理尤为重要。今年。由于小麦茬水稻直播面积相对较多.播期推迟到10月20日以后.晚播小麦面积增多.因此要抓住明年春季管理这一关键时期,根据苗情、地情,合理运用促控措施.以弥补晚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中东部采取小麦晚播的原因:一是由于秋作物成熟偏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主要是棉花、花生;二是由于降雨天数较长,降雨量大,只能推迟播种,甚至个别年份,渭河发生洪灾,导致坝外河滩地小麦播期较常年推迟。晚播小麦一般于10月20日以后播种,甚至有的年份播种期推迟到10月底。晚播小麦一般苗小、苗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五河县小麦晚(迟)播的原因及实践情况,总结了晚(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改善五河县小麦晚(迟)播技术水平,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正>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少、根少、叶少、叶小、苗小、苗弱,春季发育进程快,在播种措施上需以增施肥料、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小麦良种和加大播种量为重点,抓好以下五项措施: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由于晚播小麦具有冬前苗小、苗弱、根少、没有分蘖或分蘖很少,以及春季起身后生长发育速度快、幼穗分化时间短等特点;并且由于晚播小麦与棉花、甘薯等作物一年两作,消耗地力大,棉花、甘薯等施用有机肥少;加上晚播小麦冬前和早春苗小,不宜过早进行肥水管理等原因,必须对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在山东省是指冬前积温低于500℃的小麦,大多于寒露以后播种,这类小麦冬前只能长出3~4片叶,分蘖很少发生或没有发生。晚播麦次生根很少,吸收能力较差,养分积累不足。应抓住晚播小麦春季管理这一关键时期,根据苗情、地情,合理运用促控措施,以弥补晚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或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得不推迟播期等原因而形成晚播小麦。晚茬小麦应采取"四补一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情况如下:一、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晚播小麦播种时应选用与其生育特点相吻合的品种,即弱春性品种,以达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丰产的目的。郑麦9023、濮麦10号、豫农949等弱春性小麦品种都是适宜晚播的品种。二、选好配方肥,以肥补晚  相似文献   

17.
<正>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晚播小麦越冬前由于生长期短、积温少、光照不足,表现为群体小、苗小、叶少、次生根少、分蘖少。1.2晚播小麦春季生育进程加快,分蘖多,易发生群体过大等问题,存在倒伏隐患。1.3晚播小麦在早春水肥运用和地温的矛盾上显得尤为突出,兼顾水肥与地温的矛盾是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的改变,我省晚播小麦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晚播,打破了小麦原有的生态系统,致使生长发育受到一系列影响,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了探讨晚播小麦的增产途径,1980年以来,我们对其生育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仅就不同晚播期小麦三年(1982、1983、1985)籽粒灌浆资料加以整理与分析,发现不同播期  相似文献   

19.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晚播小麦的成因以及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了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晚播小麦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