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一种动物脏器 ,但同时肝脏又是个发病较多的组织器官 ,在多年的屠宰检疫工作中发现 ,肝脏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特有的病变外 ,还有很多变化也应在屠宰检疫中检出并作出适当的处理 ,以此来净化市场 ,保证食肉安全。现将其常见的病理变化及处理阐述如下 :1肝脂肪变性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急性烈性传染病和中毒因素引起组织物质代谢调节紊乱的结果。另外也可因屠畜长途运输、过度饥饿、心衰等引起。多表现为 :初期 ,肝体积增大 ,锐缘变钝 ;后期体积逐渐缩小 ,质地松散如面团样 ,易破裂 ,呈土黄颜色 ,切面触之有油腻感。处理…  相似文献   

2.
生猪宰后检疫中应检的脏器有多种,其中肝脏是不容忽视又至关重要的脏器之一.由于肝脏在动物的代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排泄、解毒、分泌等多方面功能,因此大多数病畜都易在肝脏上出现病变.下面把笔者在生猪屠宰检疫中经常遇到的几种肝病变及处理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一个多发病的器官,有肝脓肿、肝脂肪变性、饥饿肝、肝硬变、肝坏死、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等,也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病变。近年来乌市各屠宰场乳斑肝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肝脏呈暗红色,表面镶嵌白色花斑,数量不一,外观似一幅暗红色花布的形象,这主要是由于肝的实质局部被猪蛔虫幼虫破坏、局部间质增生的结果。对生猪患乳斑肝的症状轻者修割后食用,重者必须作工业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天康和东戈壁两大生猪定点屠宰场2005年全年的乳斑肝数据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动物宰后检疫中必检的器官。当动物发生疫病时 ,肝脏表面或实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下面谈谈动物检疫工作中常见的五种肝脏病理变化和处理措施。1 寄生虫性肝脏 多为机械性肿大 ,在肝表面或实质中有包囊状或结节状寄生虫寄生 ,肝的颜色 ,质地无变化。多见于棘球蚴、细颈囊尾蚴。处理意见 :轻度寄生者修割后食用 ,重度寄生者工业用。2 乳斑肝 在检查肝表面时可见散在或密布有麦粒大小的灰白色乳斑状坏死灶 ,边缘呈放射状 ,切开病灶部位 ,只在肝的表层和浅层有结缔组织 ,其他…  相似文献   

5.
肝脏具有消化、解毒、合成、免疫、贮藏等功能,是动物机体一类组织器官.当动物发生疫病时,肝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出不同的病变,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宰后检疫中必检器官.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大中动物检疫中常见的几种肝脏病理变化以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常在生猪屠宰检疫检验中发现仅肝脏发黑而胴体和其它器官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的生猪,笔者对黑肝组织切片进行观察,探讨病变原因,从而为肉品及内脏质量卫生评价提供依据。1肉眼观察黑肝的解剖结构无异常变化,体积不肿大,边缘薄锐,质地不脆,表面未见异常增生物,膈面与脏面均呈黑色。切面含有少量血液、切面平整亦呈黑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一种动物脏器,但同时又是易发生病理变化的组织器官,肝脏病变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外,还可由中毒、应激等许多因素引起,也应在屠宰检疫中检出并作出适当的处理,以净化市场,保证肉品安全。现将其常见的病理变化及处理阐述如下:1肝脂肪变性通常是由于急性烈性传染病和中毒因素引起组织物质代谢调节紊乱的结果。另外,也可因屠畜前长途运输、过度饥饿、心衰等引起。多表现为,初期肝体积增大,锐缘变纯;后期体积逐渐缩小,质地松散如面团样,易破裂,呈土黄颜色,切面触之有油腻感。如果是由传染病和中毒因素引…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有许多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等都可以引起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往往不易识别,更不用说正确评价处理,为了不断提高肉品卫生的检疫效果,应加强探索快速、准确的检疫方法。笔者就寄生虫引发的猪肝病变采用感官检疫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和胆管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海港区动物检疫监督所在对2004年4月份至2005年3月份我区一肉牛定点屠宰企业屠宰检疫中统计发现.肝片吸虫病的检出比率很高,因大部分病变肝脏被无害化处理,给养殖场户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繁荣肉品市场 ,规范动物防检疫秩序 ,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加强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 ,使之走向规范化、法律化是很必要的。但在实施定点屠宰检疫过程中 ,脏器检疫常被人们所忽视 ,致使一些有病变、寄生虫的脏器漏检而流入市场 ,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存在问题1 1 宰前、宰后检疫是一项政府行为 ,宰后检疫是屠宰检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具有法规性和技术性 ,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畜禽屠宰点、场、只重视肉体的检疫 ,而忽视脏器检疫 ,对有病变、寄生虫的脏器不进行修整或无害化处理 ,就与健康脏器混装而流入市场 ,从而导致人畜共…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对农村市场大量的肉品检疫,常见到猪肝脏病变有以下几种。1症状1.1肝脂肪变性肝脏体积增大,呈黄褐色或土褐色,边缘钝圆,质地软而脆。切面上肝小叶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1.2肝内瘢痕在肝脏表面紧靠纤维膜下方见有数厘米大小、质地坚硬的白色局部花瘢状瘢痕。肝小叶呈颗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一种动物脏器,但同时又是易发生病理变化的组织器官。肝脏病变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外,还可由中毒、应激等许多因素引起,应在宰后检疫中检出并作出适当处理,以保证肉品安全,现将其常见的病理变化的鉴定及处理阐述如下。1肝脏的病理变化1·1肝淤血肝脏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肝淤血。淤血的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切开时有暗红色血液流出。1·2肝脂肪变性肝脏肿大,包膜紧张,呈程度不同的浅黄色或土黄色,质地松软而脆,切面有油腻感,称为“脂肪肝”。如果同时伴有淤血,则肝脏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  相似文献   

13.
屠宰检疫中所见猪肝脏的病理变化及处置于洪斌(牡丹江市畜牧局检疫站·157011)生猪宰杀后进行内脏检验时,常可见到肝脏有各种病变。现将在实践中所见肝脏病变及处理意见报告如下。1在屠宰检疫中常见的肝脏病理(肉眼)变化1.1间质性炎在肝脏表面紧靠包膜下见...  相似文献   

14.
<正>生猪屠宰后的脏器检疫是生猪宰后检疫中的一项必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当猪发生疫病时,脏器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表现出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生猪屠宰后检疫对于保证肉品的卫生质量、食用者的安全,防止疫病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1肺脏病变(1)"肉变"。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上出现融合性支气管炎变化,病变的颜色多为灰红,半透明,像鲜嫩的肌肉样,俗称"肉变"。随着病程延长,病变部颜色变深,呈紫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在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检测到猪淋巴结病变现象不断增多,而且某一种病变基本都有导致其病变的病原所致,只有找准病原才能科学判定屠宰生猪的产品能否食用,保障安全肉食品上市,因此积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类型、生猪淋巴结病变诊断方法以及生猪屠宰检疫中淋巴结病变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机体的化工厂,有消化、合成、免疫、贮藏、解毒等效能。鸡发病时,首先是肝受到损害,并出现病变,可为检疫与诊断鸡病提供一定的依据。现分述如下:互、急性禽霍乱肝:肝呈“玉米粉样”花,肝表面有无数针尖大小.圆形灰白色坏死灶,称霍乱结节。取肝坏死结节压片,镜检可见两极浓染巴氏杆菌。2、马立克清肝:且一3个月龄幼鸡易感。肝脏有五种病变(肿瘤凸出肝脏表面):①弥漫性肝肿大3-5倍,质脆易碎。②粟粒性肿瘤肝。③多发性结节性肿瘤肝。④花斑性肿瘤肝。⑤混合性肿瘤肝.同时伴有脾肿大,卵巢肿大,肾脏肿大或有肿瘤。3、…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8日,在屠宰检验中,经眼观检查检出,猪特大肾囊肿病变一例,现作一简单介绍如下: 1 症状:该猪宰前检疫:体形消瘦,被毛树立,无光泽,眼观下腹部呈梨形肿胀,全身皮肤苍白高度贫血,体质衰弱无力.我们宰前检疫怀疑该猪肝脏可能有硬化可能,腹胀可能是肝硬化引起腹水,决定待宰后检疫,观其组织变化来确诊.  相似文献   

18.
我市生猪定点屠宰厂检疫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999年12月~2001年3月市区北区生猪定点屠宰厂检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生猪屠宰检疫共302522头,检出病死猪938头,检出率为3‰,检出寄生虫病猪6 042头,检出率为2%,割除病变有害组织23 837.5kg,检出的病死猪和有害组织均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作无害化处理.可见,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对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皮肤出血是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最常见又最难判定的现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检疫经验,从出血特征及病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引起生猪皮肤出血的原因有传染病、机械性、生物性、过敏性等多种因素.在实际检疫过程中按照引发原因做出相应处理,保证了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生猪定点屠宰检疫中各类器官的病变进行鉴别。方法:分别对屠宰后猪的病变脏器及相关附属器官的形态进行鉴别,分析其共同特征。结果:屠宰后猪的病变脏器及其附属器官较正常器官形态有明显差别。结论:开展生猪定点屠宰检疫中各类器官病变的临床研究,对于保证食用猪肉的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