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一直以来,因无法得到自根无性系或砧木无性系使得橡胶树的选育种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CIRAD)自1980年代开始橡胶树离体培养研究,现已成功建立若干老态无性系的离体微繁体系,并培育出2类新型的种植材料,即自根无性系和芽接复壮无性系。自1989年以来,CIRAD相继在3个亚非国家建立了65 hm2大田试验区以期对这些新型种植材料在生长势及产量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鉴定。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初始愈伤体细胞胚胎发生” 的自根无性系以及来自微型扦插的芽接复壮无性系其生长势及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芽接无性系,而来自“保存愈伤体细胞胚胎发生” 的自根无性系其生长势及产量则显著差于常规芽接无性系。本文还就这些新型种植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橡胶产量及其相关生理、形态及结构性状的表现对40个魏克汉无性系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的无性系变异,而无性系之间也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马氏距离(Mahalanobis'D2)进行聚类分析,这些无性系被分为8个不同的遗传类群。无性系的地理来源与遗传多样性无关。胶乳产量、堵塞指数,以及干胶产量为无性系遗传分化的主要变异来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15个橡胶无性系分别在一个正常年份(1997-1998)及一个特殊高产年份(1998-1999)不同月份间的产量表现就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特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2个年份割胶期间(5月份至次年1月份)的产量分析结果显示,各参试无性系对于不同月份及年份气候环境变化的反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各气候因子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也随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了了解和明确不同气候因子对基因型-环境(GE)互作效应的贡献和影响,GE互作被剖分成由环境变量引起的异质性和剩余GE互作2个部分。由于由环境指数引起的异质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这意味着无性系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取决于环境指数的线性效应。此外,源自各气候因子的异质性方差均不显著,这表明这些因子中没有任何一个足以单独对GE互作中的异质性加以解释。最后,本文利用STABLE程序对无性系的产量及稳定性进行了同步筛选,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无性系中以PB 235,RRII 118,RRII 203,RRIM 703,以及RRIM 600的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4个引种试种胶木兼优品系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从国外引种的4个胶木兼优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结合历年的风、寒等自然灾害调查资料,对无性系的生长、产量、抗性及死皮率等性状展开了系统的鉴定,结果表明:热试10和热试8等两个无性系生长快,产量高,抗性较好,具有高产生理基础等特性,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是极具潜力的无性系,值得进一步跟踪观测.热试2和热试5由于抗寒和产量问题仅可作特异性研究材料或淘汰.  相似文献   

5.
采用细胞学研究技术,以7个高产的橡胶树品种、19份低产的1981’IRRDB种质和5个高比区的橡胶树无性系为材料,分析巴西橡胶树树皮结构特征与胶乳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产品种和低产种质间、高比区无性系间以及同一无性系的植株间,有功能次生韧皮部中的乳管列数目与有功能次生韧皮部厚度的比值都与胶乳产量显著正相关。最内层石细胞团以内的次生韧皮部中乳管列数目与次生韧皮部厚度的比值在高产品种和低产种质间以及在高比区不同无性系间与胶乳产量显著正相关,但在同一无性系的植株间与胶乳产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株直接选择法,在3200株油梨实生群体中,初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异9上单株,并分别建立无性系。对初选优株的无性系后代进行复选,同时引种5个国外良种一并参加比较鉴评。通过系统鉴定筛选和评价,优中选优,选择出四-40号和六-20号二个优良无性系。这二个无性系定植后二年挂果,四年亩产超过250千克,与其它参度株系(品种)相比,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实果的综合性状亦表现良好,四-40还特具奶油香味。  相似文献   

7.
前言育种方案中新培育品种的早期鉴定,一般是根据艰苦的耗费时间长的田间试验来鉴定它们的产量潜力。本报导采用的无性系早期鉴定法是有效的。试验表明几个无性系茶树的产量与8-12个月树龄的茶苗高度和重  相似文献   

8.
在甘薯育种中,通常很难看出移栽当年无性系(简称第一年无性系)的块根产量,与该无性系移栽后第二年植株(简称第二年无性系)的块根产量之间的明显相关性。由于甘薯  相似文献   

9.
在7个直立、12个半直立和5个水平叶片无性系中研究了竹帘、楹树遮荫和无遮荫对茶树芽梢产量的影响。在种后的前九年期间,直立和半直立叶片无性系的平均产量没有差异,它们都是比水平叶片无性系高产。不同叶片姿态类型,各个无性系的产量变异大。楹树遮荫的所有三类叶片姿态无性系的平均产量都增加,而竹帘遮荫的三类叶片姿态无性的平均都降低。结果表明,在印度东北平原茶园栽培直立和半直立叶片茶丛种植遮荫树的必要不可取消,从人工遮荫下取得的结果,不能预测在自然遮荫下的茶丛产量。在印度东北平原,茶丛在豆科树冠适度遮荫下芽梢量增加(巴鲁亚1969)。根据哈德菲尔德(1968)的观察,37℃是茶树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而在印度东北的斯特尼亚斯,茶树完全露在太阳光下叶片温度上升到42℃,有时甚至更高。由于温度上升最高值发生于水平叶片,只具有水平叶片的茶丛,才能通过遮荫得到益处。哈德菲尔德(1968)报导,半直立叶片品系“TV L”在无遮荫下产量较高,而水平叶片品系“TVB”在竹帘遮荫下获得较高产量。在这个几乎包括印度东北平原全部栽培茶树的叶片类型范围内的24个无性系排列的实验中检验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dr. de Juss.) Muell.-Arg.]仍以人工芽接繁殖的无性系作为主要种植材料。然而,即使是同一无性系,由于所用砧木材料不同,其生势及产量往往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双列分析就砧木-接穗互作对橡胶无性系生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重复4次,试验材料包括按6×6部分双列组配模式所得到的36个不同砧穗组合的芽接无性系。各种砧木和接穗一般及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显示,砧木PB 235及IAN 873不但产量性能高,而且一般配合力也相对较强。由于采用未经选择的实生苗作砧木时无性系的干胶产量及一般配合力均很低,故该材料不宜用作无性系砧木。就生势而言,几种参试砧木的表现基本相似,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橡胶树新种植材料——自根幼态无性系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橡胶微繁无性系离地50cm处平均茎围为对照(老态的供体无性系)的130.3%,花药体细胞植株离地50cm处平均茎围为对照(老态的供体无性系)的109.1%~120.2%,头4 a平均单株干胶产量为对照的129.9%~146.3%,自根幼态无性系和供体无性系相比,这2个性状均达显著差异。说明橡胶自根幼态无性系是一种速生、高产的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以Gl1花药体细胞植株繁殖的动态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初比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Gl1品种花药体细胞植株繁殖的动态无性系和供体老态无性系相比,其开割前茎围多6.4%,开割后茎围年平均增长多8.3%,产量高35.0%。  相似文献   

13.
二个巴西橡胶无性系花药体细胞植株胶乳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在系比区内的2个巴西橡胶无性系的花药体细胞植株进行了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初步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海垦2花药体细胞植株的第一割年的产量高于供体无性系45.2%,与胶乳再生和排胶有关的10项生理参数的分析都显示其具有与高产相适应的生理基础。海垦1花药体细胞植株的产量高于供体无性系20.6%,然而此产量主要是通过胶乳严重长流获得的。此植株胶乳蔗糖和干胶含量极低,胶树对乳管供应蔗糖严重不足,因而胶乳再生极端不良。供体无性系原有的干胶含量偏低和胶乳长流等不良性状在其花药体细胞植株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本研究采用Eberhart及Russell模型(1966)就7个橡胶无性系在巴西圣保罗州5个不同植胶环境中的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试验中茎围生长及干胶产量分别测定了10个和4个年份。研究结果显示, 年份×地点及地点为基因型×环境互作的主要变异来源。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GT1和IAN873分别为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稳定性最高的无性系, 其回归系数均接近1(β=1), 并且都具有最低的离回归均方(S2di)。 不仅如此, 二者的决定系数(R2)分别高达89.5 %和89.8 %, 也印证其稳定性非常之高。相比之下, 无性系PB235、PB261和RRIM701在茎围生长, 以及GT1在干胶产量上的回归系数β均显著大于1, 故在该2个性状上这些无性系各自都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茎围生长, 干胶产量,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东国营奋勇华侨农场橡胶试种区的大丰95花药苗芽接幼态无性系和大丰95老态无性系的生长量、胶乳产量、干胶含量、抗寒性等性状进行比较,大丰95幼态无性系比大丰95老态无性系径围生长快23.9%、胶乳产量增加66.3%、寒害较轻。  相似文献   

16.
6年的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兴隆气候条件适宜喀麦降中粒种咖啡正常生长,年植株平均增高60.6cm,年平均增长一级分枝13.2对;初期鲜果产量在3800-600kg/hm^2的种质有3个,优异种持单株15个。  相似文献   

17.
易木 《中国茶叶》1992,14(1):8-9
国内外茶叶科研和生产实践都已证明,推广良种是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无性系良种,不仅具有一般有性系良种所不具备的性状整齐一致,种性不易退化,有利于实行茶园耕作和采摘机械化等的优越性,而且在产量和质量上也都较有性系良种更为优越,其经济效益也更为显著。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无性系良种龙井43、碧云、菊花春亩产值比有性系良种鸠坑种分别高232.9%、81.9%和78 9%。因此,国内外茶叶界普遍认为,逐步实行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是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已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35个,省级无性系良种40余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橡胶晚熟无性系PR107初产期产量和生产效率,1985 ̄1994年,我们研究了该无性系不同刺激浓度、不同刺激频率和低强度割胶的生理、产量效应。结果表明,PR107初产期采用低浓度乙烯利、低频率刺激和低强度割制,与对照比较,可显著增产,死皮发病率低,树围生长受抑制不明显,不影响后期产胶潜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15个橡胶无性系分别在一个正常年份(1997-1998)及一个特殊高产年份(1998-1999)不同月份间的产量表现就其对不同气候环境的特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2个年份割胶期间(5月份至次年1月份)的产量分析结果显示,各参试无性系对于不同月份及年份气候环境变化的反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各气候因子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也随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了了解和明确不同气候因子对基因型-环境(GE)互作效应的贡献和影响,GE互作被剖分成由环境变量引起的异质性和剩余GE互作2个部分。由于由环境指数引起的异质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这意味着无性系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取决于环境指数的线性效应。此外,源自各气候因子的异质性方差均不显著,这表明这些因子中没有任何一个足以单独对GE互作中的异质性加以解释。最后,本文利用STABLE程序对无性系的产量及稳定性进行了同步筛选,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无性系中以PB 235,RRII 118,RRII 203,RRIM 703,以及RRIM 600的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20个马铃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块茎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块茎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块茎数>块茎大小>根数>根系拉力>根鲜重>冠层鲜重>商品薯率>出苗天数>冠层覆盖度。提高块茎数和块茎大小是增加块茎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根系发达的材料,是提高块茎产量的重要途径。商品薯率通过决茎大小,冠层覆盖度通过块茎数进行间接选择,亦可提高块茎产量。出苗天数的增加可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