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牛FSH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波尔山羊和莱芜黑山羊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克隆测定了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并与牛该区段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的片断为1643bp,三畜种FSHR基因第10外显子长均为1233bp。莱芜黑山羊和波尔山羊的第10外显子序列与牛该序列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7.49%和97.41%,分剐在31个和32个位点发生碱基突变。均引起10处氨基酸密码改变。波尔山羊该序列与莱芜黑山羊的比,同源性为99.60%,且3个位点有碱基突变,其中+1184和+1365住点突变引起氨基酸密码改变。  相似文献   

2.
云岭黑山羊BMPR-IB基因部分编码区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T-PCR方法从云岭黑山羊卵巢组织克隆与产羔性状相关的BMPR-IB基因。结果表明,克隆的BMPR-IB基因扩增片段长467 bp,扩增片段位于该基因编码区第497与963位碱基之间,与已报道的野生型山羊、绵羊、猪、人和鼠的BMPR-IB基因该编码区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2%、92%和87%;与野生型山羊相比,云岭黑山羊BMPR-IB基因第498位和575位碱基存在多态性位点,其中第498位碱基由T突变为C,组成的密码仍编码天冬氨酸(Asp,D),为同义突变;第575位碱基由C突变为T,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ro,P)变为亮氨酸(Leu,L),为错义突变;BMPR-IB蛋白的二级结构在错义突变位点可能具有多种构象。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BMPR-IB基因与云岭黑山羊产羔性状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择遗传性能稳定的同一年龄的产双羔、单羔辽宁绒山羊母羊,对FSHR基因第10个外显子的1 487 bp至1 717 bp共230个碱基区段进行SNP分析,并以相同年龄的产双羔和单羔的萨能奶山羊为对照.从试验羊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法扩增FSHR第10个外显子的目的片段,利用PCR-SSCP法对PCR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FSHR基因第10个外显子突变率较大,并且其突变发生在第1 506个碱基,由C→T.说明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可以作为双羔性状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和T-A克隆技术,测定了麦洼牦牛和杂种犏牛的FSHR基因5′端侧翼区和第1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并运用BLAST、DNAMAN、Clusta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与其他物种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为牦牛FSHR基因结构、犏牛雄性不育、牦牛遗传多样性,以及FSHR基因与牦牛的繁殖、产肉、产奶性状相关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FSHR基因5′端侧翼区长度为970bp,普通牛、羊和猪的该序列长度分别为970、973和981bp,序列长度差异较小;序列突变以碱基替换为主,牦牛与犏牛、普通牛、羊及猪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99.3%、98.2%、96.9%,一致性较高,为同源基因。聚类分析中牦牛与犏牛首先相聚,再依次与普通牛、羊、猪聚在一起。根据核苷酸序列推测,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牦牛和犏牛的该蛋白疏水性,蛋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较差,为不稳定的脂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6):73-77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GnRHR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和外显子3部分序列在建昌黑山羊、努比亚山羊2个山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外显子2、3的扩增片段中,2个山羊品种都无多态性。而在外显子1的扩增片段中,2个山羊品种均检测到CC、CD基因型;建昌黑山羊的CC、C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2和0.38,努比亚山羊CC、C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和0.36。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GnRHR基因c DNA序列的第85处碱基发生C→A的突变,突变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Ie);第156处碱基发生A→G的突变,该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的突变,为沉默突变。  相似文献   

6.
张文丽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2):146-150
为探究会理黑山羊遗传分化状况,试验参考普通山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克隆会理黑山羊MSTN基因编码区,并与其他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会理黑山羊MSTN基因完整编码序列长度为1128 bp,由外显子1(372 bp)、外显子2(375 bp)和外显子3(381 bp)组成;会理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黔北麻羊同源性最高,均达97.4%,聚为一簇,亲缘关系最近,与牛、恒河猴、狗等物种的同源性最低,亲缘关系远;会理黑山羊MSTN基因编码区共编码375个氨基酸,会理黑山羊MSTN基因编码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以亮氨酸含量最丰富,达8.80%。本研究为会理黑山羊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为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第4外显子在西门塔尔、夏洛莱种公牛45个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多态性,旨在为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牛FSH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B型和BB型.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FSHR基因第4外显子第38位碱基处发生碱基C→G的颠换,使得FSHR基因编码的受体胞外域部分出现一个脯氨酸到丙氨酸的变化,结合FSHR蛋白空间结构分析发现该氨基酸变化不直接影响FSHR与FSH的结合及FSHR转导信号能力.此外,据牛、绵羊、猪、马、人和大鼠FSHR基因第4外显子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牛与绵羊该部分序列的同源最高为100%,与大鼠同源性最低为83%.  相似文献   

8.
乌珠穆沁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PCR-SSCP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乌珠穆沁羊123个样本的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未发现多态.测序后获得该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通过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绵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与小尾寒羊、牦牛、水牛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8%、98%和86%.提示:为FSHR基因第10外显子能否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侯选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乌珠穆沁羊123个样本的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未发现多态。测序后获得该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通过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绵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与小尾寒羊、牦牛、水牛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8%、98%和86%。提示:为FSHR基因第10外显子能否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侯选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实验利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金堂黑山羊的LPL基因序列,全长1 641 bp.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的LPL基因ORF(开放阅读框)长1 437 bp,编码478个氨基酸;与普通山羊、牛、小鼠等哺乳动物相比,核酸同源性为85.5%~99.9%,氨基酸同源性为89.5%~99.8%.两处比较均表现为:与普通山羊的同源性最高,与小鼠的同源性最低;与普通山羊相比,核酸序列只存在第64个核酸发生(A/G)突变,从而导致第22位氨基酸发生(H/R)突变.乙酰化位点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LPL乙酰化位点与其他物种一样,均为第3个氨基酸(丝氨酸).说明金堂黑山羊LPL基因存在种间保守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济宁青山羊催乳素受体基因长892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97 bp的部分外显子8序列(外显子8全长为100 bp)、683 bp的内含子8、70 bp的外显子9及42 bp的部分内含子9。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与绵羊、母牛、人、大鼠、小鼠的催乳素受体基因mRNA的对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 %、97.01%、89.22%、89.22%、88.0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4.55%、81.88%、81.82%、83.64%。  相似文献   

12.
济宁青山羊BMP15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高繁殖力的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的山羊品种内蒙古绒山羊共20只母羊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基因第2外显子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MP15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3对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济宁青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相比,其BMP15基因外显子2差异由2个核苷酸和2个氨基酸改变组成,核苷酸同源性为99%。济宁青山羊与鸡、小鼠、人、猪、牛、绵羊之间BMP15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1%~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3%~99%。  相似文献   

13.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绵羊(登录号:15U14109)、人(登录号:U14108)、牛(登录号:U73327)、鼠(登录号:U52222)等物种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基因 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257 bp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绒山羊MNTR1a基因外显子1序列与已发表的绵羊和牛该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6%,说明所得到的序列为绒山羊MNTR1a基因的外显子1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得到该基因序列的257个核苷酸。该序列包括5''UTR 23个核苷酸、翻译起始密码子ATG和N端78个氨基酸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丰富优良地方品种隆林山羊的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遗传学基础信息,并探究其序列结构及其对山羊肌肉的发育分化调控机理。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和克隆技术成功获得隆林山羊MyoG基因2419 bp长的DNA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包括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部分5'UTR和3'UTR区,编码区DNA序列长675 bp,共编码224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经同源性分析可知,隆林山羊MyoG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比对结果和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的聚类结果相符,均显示隆林山羊与哺乳动物中的绵羊、牛和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5%以上。因此隆林山羊MyoG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MyoG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将为今后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肉质改良、山羊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了更充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羊ADD1基因 exon13~18、intron 13~17序列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湘东黑山羊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的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山羊ADD1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对克隆所得片段的测序结果分析,得到了山羊ADD1基因外显子(exon)13~18、内含子(intron)13~17序列,并将序列提交GenBank,获两个序列号:DQ483057、DQ455606;对编码序列(exon 13~18)与牛、人同区域进行Blast对比,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7.43%和86.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物种中,牛与山羊ADD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其它几个物种间同源系数相差不大,在83%至89%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山羊CLAⅠα链基因的多态性,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山羊CLAⅠα链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10个品系山羊白细胞中克隆山羊CLAⅠα链基因,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LAⅠα链基因长度为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10个品系山羊CLAⅠα链基因同源性集中在82.8%~99.5%之间。将10个品系山羊CLAⅠα链基因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突变集中在α1区域(22-110位氨基酸)与α2区域(111-203位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enBank中山羊CLAⅠα链基因与红寺湖绒山羊、河西绒山羊、陕北绒山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的CLAⅠα基因遗传关系较近,与其他6个品系山羊,即简阳大耳山羊、金堂黑山羊、西农萨能奶山羊、美姑山羊、大足黑山羊、努比亚山羊的CLAⅠα基因遗传关系较远。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LAⅠα链基因的多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方庆  王利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12):3371-3378
为探究山羊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试验采用PCR法扩增并克隆金堂黑山羊IL-10基因,用DNAMAN、DNAStar、ExPASy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0基因在金堂黑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金堂黑山羊IL-10基因序列长为379 bp,开放阅读框为276 bp,编码91个氨基酸残基。IL-10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为76.92%、2.20%和20.88%。IL-10蛋白三级结构模型与人IL-10(1ilk.1.A)基因同源性最高(86.8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金堂黑山羊IL-10基因与挪威山羊IL-10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金堂黑山羊肺脏中IL-1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脾脏、心脏、肌肉和肾脏(P<0.05),在肾脏中IL-1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脾脏、心脏和肌肉(P<0.05),在脾脏、心脏和肌肉中IL-10基因表达水平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揭示了IL-10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可能参与调控山羊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奶山羊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萨能奶山羊不同泌乳时期乳中LF含量的变化,试验扩增了萨能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LF基因CDS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奶山羊L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特性、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及高级结构、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奶山羊乳样品进行了ELISA测定。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LF基因长为2 127 bp,编码708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分子式为C3405H5365N949O1024S43,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具有与转铁蛋白相似的折叠方式;羊乳铁蛋白氨基酸残基组成单链,形成77.359 ku具有高级结构的糖蛋白;通过比对发现,牛科LF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92%),与其他物种的差异较大,其中萨能奶山羊与山羊的同源性最高(99%),且处于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支。ELISA检测结果发现,奶山羊初乳中LF含量最高,常乳中的含量较低且较为稳定。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萨能奶山羊LF序列和结构域特点,揭示了萨能奶山羊乳中LF含量的变化规律,为LF功能研究、产品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羊金属硫蛋白-Ⅲ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MT-ⅢSP1和MT-ⅢSP2,采用RT-PCR方法从山羊脑组织中克隆出金属硫蛋白-Ⅲ(MT-Ⅲ)基因编码区全序列,片段长度均为207 bp,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EF471976。山羊MT-Ⅲ基因编码68个氨基酸,含19个半胱氨酸,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BLAST比对结果表明,山羊与牛、绵羊、狗、猪、人、黑猩猩和鼠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8.6%、89.4%、88.5%、88.2%、88.2%和83.8%,说明MT-Ⅲ在物种间高度同源,进化上高度保守,含有MT-Ⅲ特有的MDPET、C-X-C、C-C-X-C-C、C-X-X-C、KKS(X为非Cys外的其它氨基酸)等保守的短肽结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由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并与比较形态学和比较生理学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