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山楂茶饮料是一种保健功能性复合饮料,采用常规水浴法浸提山楂与茶的功能性物质,并得到浸提工艺参数,通过微波强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山楂与茶的浸提方法和条件,最后采用壳聚糖澄清技术对山楂茶汁进行澄清。结果显示,浸提绿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1∶80,在微波功率400W条件下处理2min,于80℃水浴锅中浸提10min;山楂汁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在微波功率600W条件下处理2min,于90℃水浴锅中浸提90min;饮料最佳调配为:绿茶汁57%、山楂汁38%、白砂糖5%。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玉米须保健复方茶饮品加工工艺中的最佳物料比、最佳浸提条件,确定饮品的最佳调配比例。结果表明,茶汤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1∶9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90℃,浸提p H值6.0;绿茶汁与玉米须汁的配比1∶3.5,抗坏血酸添加量0.02%,白砂糖添加量1.5%,柠檬酸钠添加量0.020%,复合稳定剂0.2%,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海藻酸钠的配比为0.1%∶0.1%。该产品汤色清淡、滋味清甜、鲜纯、香气清雅,口味更接近于茶的自然风味。  相似文献   

3.
我国纯绿茶饮料的产品较少,主要的技术原因是高品质原料的浸提和品质保持技术等不够完善。在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例对浸提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浸提时间为20 min,浸提温度为85℃,茶水比为1∶180,对提出最佳的绿茶浸提工艺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邹璐 《保鲜与加工》2016,16(4):67-72
为研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绿茶汁的最佳浸提条件、果粒蜜茶的最佳配方、果粒悬浮剂的选择和使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50(m∶m)、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0 min;火龙果果粒蜜茶调配最佳工艺和配方为:果汁与茶汁比2∶1(V∶V),蜂蜜添加后的糖度为14%,柠檬酸添加量0.1%,p H 4.0,果粒添加量8%,琼脂添加量0.13%,CMC-Na添加量0.06%。该条件下制得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清新柔和,酸甜爽口,感官品质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法辅助浸提核桃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作提取溶剂,液料比为7(mL∶g),提取温度53℃,超声时间48 min,超声波功率120 W,核桃油提取率达到61.91%。  相似文献   

6.
以鼠曲草、胡萝卜和苹果为主要原料研制保健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鼠曲草中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以及复合饮料配方。结果表明,鼠曲草有效成分的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0(g/m L),超声功率160 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2.82 mg/g;鼠曲草苹果胡萝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苹果汁与胡萝汁比1∶1(m∶m),鼠曲草浸提液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20%。按此工艺制得的饮料为均匀的橙红色,组织细腻,滋味柔和,酸甜可口,具有苹果、胡萝卜和鼠曲草的清香。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和水浴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取紫甘蓝中的花色苷,以浸提液吸光度为评价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以pH值2的柠檬酸为溶剂,微波功率600 W,微波萃取时间3 min,料液比1∶10(g∶mL),60℃水浴下浸泡35 min。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黑加仑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黑加仑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14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0 min,恒温水浴浸提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0.5,黑加仑粗多糖得率1.8g/100 mL。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水浴浸提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多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无花果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无花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为60 min,微波功率为640 W,微波时间为3 min。在该条件下,无花果多糖得率为4.6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浸提制备牡丹花茶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茶饮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0(g/mL),超声波浸提功率180 W,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70℃。牡丹花茶饮料最优配方为:超声波浸提原液稀释比1∶11(V/V),酸味剂(苹果酸∶柠檬酸∶醋酸体积比为1∶1∶1)添加量0.1%,木糖醇添加量7%,天然植物萃取物添加量0.15%,按照该配方制备的牡丹花茶饮料风味独特、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
绿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碎绿茶为原料,采用二步法提取和纯化茶多酚,通过及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为:第一步采用微波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是乙醇溶液浓度为50%,料液比为l:30,浸提20min后,用320W微波辐射25s,再常温浸提60min,重复浸提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浸出率为21.74%。第二步采用离子沉淀法纯化茶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A13++Zn2+复合沉淀剂,沉淀剂加入量与茶叶质量之比为3:20,沉淀温度在25℃左右,当茶多酚沉淀完全后迅速分离,最终得到的茶多酚浓缩液纯度可达99.50%。  相似文献   

12.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3.
以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为原料,研究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探究复合饮料的稳定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获得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的最佳比例和复合饮料成品各配料比例、稳定性等的最佳配方。采用硝酸铝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品)、苯酚硫酸法、折光计法、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等进行其质量测定。获得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2%、夏枯草汁55%、野菊花汁43%、白砂糖12%、柠檬酸0.16%。该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为0.89 mg/mL,总多糖含量为95.45 mg/mL,可溶性固形物为8.6%,pH 3.30(25℃)。  相似文献   

14.
对绿茶酒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绿茶酒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酒精发酵采用活性干酵母添加量6%,初始糖度为20%,发酵温度为28℃,酒精发酵时间为7d,体积分数为9.0%。成品酒呈亮黄色,具有茶和酒的香气,茶酒味适中。  相似文献   

15.
对南瓜果胶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和盐析沉淀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南瓜果胶产品。南瓜果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0,pH值2.0,辐射功率480W,辐射时间90s,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22.14%;盐析工艺为:pH值5.0,硫酸铝6g,在50℃下盐析沉淀50min;脱盐工艺参数为:200mL脱盐液,脱盐30min。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哈密大枣环磷酸腺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MAE)哈密大枣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箱线图(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BD)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哈密大枣cAM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81.53℃,提取时间7.7 min,提取功率23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水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齿苋中的多糖,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找出马齿苋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30,提取5 h,分2次提取,多糖得率较高;超声波辅助提取功率240 W,温度80℃,料液比1∶25,提取30 min,多糖得率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多糖得率高于热水提取。  相似文献   

18.
以荔枝、柠檬、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最佳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由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荔枝柠檬果茶口感最佳,感官评分达89分。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绿茶酸牛乳的发酵工艺,确定了最佳菌种组合及种间比为V_((Lb)):V_((St))=1:2,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促生长物质为胡萝卜汁,添加量4%;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1.5%;在37℃下培养24 h,所得到的绿茶酸牛乳体系稳定、色泽均一、有较明显茶香、无不良苦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