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尚士 《花卉》2008,(2):26-26
怎样才能使水仙在春节开花,具体做法是: 1.鳞茎浸泡上盆时间:一般室内温度8~12℃时,水仙从浸泡上盆到开花需40天;室温15℃时需28~30天;18-22℃时,仅需23-25天。这样,我们便可根据室温计算浸泡上盆时间。例如室温为15℃,要让水仙在春节开花(今年2月7日),可于今年1月7日浸泡上盆。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仙的生理学和生态学特性,设计不同日照时数试验,系统研究不同日照时数对水仙的植株高度、叶片数、花蕾数、开花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0 h处理下水仙植株最高(32.5 cm),但是由于缺少光照,植株出现黄化现象。叶片数最多的处理为2 h(32.3片),但由于日照时数少,光合积累少,叶片较小。综合分析,以10 h光照处理水仙观赏品质最好,其叶片数、花蕾数、开花数分别为:30.33片、22.3朵/株、17.33朵/株,开花率为77.58%。该研究为春季期间水仙室内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华君 《花卉》2010,(12):13-15
洋水仙(Narcissus),又名黄水仙、喇叭水仙等,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本属植物有6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欧、地中海和西亚地区。洋水仙与中国水仙相比,具有花大色艳的特点,常用于多球盆栽。也可用于切花栽培。在园林中作花地式配置做成花坛或花境也很好。洋水仙中常见的观赏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荷兰引进8个多花水仙(欧洲水仙N.tazetta)品种和3个中国水仙品种,观测记录和比较分析在上海崇明地区的物候期、观赏性状。结果表明:3个中国水仙的绿叶期和花期均比8个多花水仙品种长。中国水仙和Canalicculatus的花色均为花冠白色、副冠黄色,其他品种为花瓣白色、副冠橙色,花瓣黄色、副冠橙色,花瓣黄色、副冠黄色等较为艳丽的花色。所有品种的单葶花朵数均在3朵以上,花量最多的是Grand Soleil d’Or,其次为Canalicculatus。开花时花葶高度差异较大,花葶最高的为Grand Soleil d’Or,可达45cm;其次是崇明水仙、Scarlet Gem、Geranium;Canalicculatus、Pacific Coast、Minnow为微型水仙,高度为19~20cm。11个品种的花朵直径在2.5~6.5cm之间,花朵最大的是崇明水仙,其次是Cragford、Geranium、漳州水仙;花朵最小的是Canalicculatus和Minnow,花朵直径为2.5cm。通过引进和筛选优良的多花水仙品种,为丰富上海崇明岛水仙品种资源、品种改良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仙在北方进行莳养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得出下列结论:水仙在生长期间,温度和光照均起重要作用。在同一条件下以水、土、沙为栽培基质对水仙的影响差别不大;进行雕刻造型时,应尽量减少对水仙鳞茎的雕刻量。在可栽培的范围,栽培越晚,从栽种到开花的天数越少,开花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6.
用水仙鳞茎球进行雕刻造型已屡见不鲜。近几年来笔者用从10桩或20桩水仙主鳞茎上有花苞的子球和50桩无子球上乘水仙,经雕刻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培育微型水仙盆景,经过几年的探索已获得初步成功,“琳琅满目”微型水仙盆景组合架就是比较理想的作品之一。1999年《花木盆景》第一期彩页“水仙花造型作品欣赏”中“思”即是用一个子球雕刻培育的微型水仙盆景。下面把微型水仙盆景组合架制作过程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集团选择法,在平潭水仙群体中,经5年的反复选择、选出一批生长健壮、花葶数多的水仙鳞茎。利用该鳞茎后代的2年生鳞茎,在水仙花主产地漳州与当地水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平潭水仙具有鳞茎商品率高,每个鳞茎的花葶数比普通水仙多1~2葶,适应性强,性状稳定等特点。是一个种性优良的水仙新品种,已被命名为‘平潭水仙8189’。  相似文献   

8.
罗芒生 《花卉》2010,(12):17-17
培育优美除选择肥沃健壮的鳞茎种球外.关键是严防徒长,以免叶片、花苔瘦弱细长倒伏,影响开花.防止水仙徒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仙3个特异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rDNA在黄花水仙和两色花水仙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并分析了两色花水仙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NOR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即黄花水仙上具3个45S rDNA位点,两色花水仙具有5个位点;5S rDNA在位点和数量上表现出一致性。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两色花水仙的染色体有10条来自于黄花水仙,22条来自于白花水仙。根据rDNA在这些种质资源上的分布,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两色花水仙是黄花水仙和白花水仙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仙花期调控的意义在于:保证适时开花,调节市场供应,可供特殊用途。种植时间与温度控制及少量的化学药物处理仍是中国水仙花期调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周梅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8):149-150
简要介绍水仙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依据水仙的生长习性,就如何选购优质水仙、如何放养水仙球及如何进行简单雕刻进行阐述,针对水仙“哑花”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万方  李鑫 《花卉》2010,(1):23-23
欧洲水仙(Narcissus tazeffa)和中国水仙都是石蒜科水仙属的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但它们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3.
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凌波仙子”,是点缀元旦、春节最理想的冬令时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名花,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因以福建漳州及上海崇明为主要产地。故有“漳州水仙”及“崇明水仙”之称。徐州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仙花培养方法简单容易,若将水仙鳞茎球经过艺术加工,则会把人们的情感、水仙的自然美和造型美融为一体,变成生动的高品位艺术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给节日增添乐趣。笔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和管理经验,现就其培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雪滴花(Leucojum vernum)别名雪铃花,雪钟花(Galanthus nivalis)别名雪花莲、铃花水仙,两者均原产中欧及地中海沿岸,且檀株外形颇为相似,因此常为人们所混淆。实际上它们分别属石蒜科雪滴花属与雪钟花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它们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王义伟 《花木盆景》2006,(11):20-21
清香淡雅的中国水仙 中国水仙(通称水仙)别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盏银台、天葱、雅蒜等,属石葱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6.
应用IC-RT-PCR方法检测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病毒严重影响水仙的品质与规模化生产,而快速检测水仙病毒可以有效防控其危害与扩散。根据已报道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免疫捕获PCR检测了水仙样品中百合斑驳病毒。PCR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到PMD19-T载体中测序。把克隆得到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结果表明:基因登录号为JF714974,克隆的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与国内外百合斑驳病毒同源性为90.4%~99.5%。建立了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IC-RT-PCR的检测方法,简化了试验步骤,适合于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马文其 《花木盆景》2002,(11):14-15
自古以来,水仙被人们视为吉祥、纯洁、美好的象征。尤其是暮冬岁首,百花凋谢,群芳俱寂之际,水仙却湘衣飘裙,婀娜多姿,清香远溢,给人们带来一片春意,为节日增添温馨的气氛。笔者把2002年春莳养的造型水仙拍照,献给广大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8.
朱振民 《花木盆景》2002,(11):26-27
隆冬之际,百花凋零。在室内摆放几盆吐翠含芳的造型水仙,已成冬日时尚。但不少人不懂得如何去雕刻花球,使水仙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下面介绍一些水仙雕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微型水仙染色体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霞  王苏玲 《园艺学报》1996,23(3):274-276
用引自日本的微型水仙进行了CiemsaC_带带型分析,发现其42条染色体均显带,其中除1条长染色体只在长臂上显示端带外,其余41条染色体两臂均显端带;5条长染色体除具两个端带外,还在长臂上显出一个近端带,其中1条长染色体除显示上述带型外,还在长臂上多显示一个中间带;6条短染色体除两臂均显端带外,还显示有着丝粒带。从带型的多型性判断,该水仙可能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曾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基数为7的六倍体;根据中国水仙染色体显带者较少,且基数主要为10推断,它和微型水仙的亲缘关系较远;也表明,C—带分析技术在水仙染色体组型分析、分类及起源研究中可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记录了水仙雕刻的的整个过程,包括雕鳞茎、雕芽苞、削叶缘、雕花梗4道工序,以及雕刻后水养。通过试验比较雕刻方法,进一步研究水仙雕刻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