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本村黄娥与前夫生有二子,现二子均成家立业,家境很好。1999 年5月,黄娥经人介绍与我结婚,但他的两个儿子都反对这门亲事,并扬言:不管黄娥今后的生老病死。2004年7月,黄娥不幸染上重病,我倾家荡产救治仍未痊愈,我找黄娥的两个儿子要求他们尽赡养责任, 他们以当初黄娥改嫁未经同意为由,拒不承担责任。问:成年子女对  相似文献   

2.
律师同志:本村黄娥与前夫生有二子,现二子均成家立业,家境很好。1999年5月,黄娥经人介绍与我结婚,但他的两个儿子都反对这门亲事,并扬言今后不管黄娥的生老病死。20n4年7月,黄娥不幸染上重病,我倾家荡产救活仍未痊愈,我找黄娥的两个儿子要求他们尽赡  相似文献   

3.
法制园地     
我们要担负赡养义务吗?律师:我从小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成年后与母亲有些联系,感情一般。母亲改嫁后又生了一个孩子,她想晚年时让我们姐弟三人轮流赡养。请问,我们要担负赡养义务吗?海宁海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如果赡养人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之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于赡养费用可以根据父母的需要、子女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定赡养费的数额。胡靖宇  相似文献   

4.
法律服务台     
问:1997年.我儿子结婚并和我们分居,但是他还以我们老两口工资高为由,经常向我们要钱要物,我们不同意,他就纠缠不休。请问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何时止?韩淑玉答: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第二十条规定:"婚姻  相似文献   

5.
王辉 《湖南农业》2005,(2):26-26
问:我年事已高,但和儿子关系不和,想知道儿子对我的供养问题有何法律依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第4款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相似文献   

6.
子女可以因父母再婚而不履行赡养义务吗案情介绍胡瑞英,女,中年丧夫,仅有一个儿子梁亮,因担心儿子在自己改嫁后受委屈,一直未再婚。谁知儿子并不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对母亲极为粗暴。胡瑞英以为儿子娶妻后会变好,没想到儿子儿媳会共同虐待年过半百的老太太。而且,...  相似文献   

7.
潘家永 《新农村》2009,(8):35-35
编辑同志: 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弟、妹两人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要求多分遗产.但他们不认同我的说法.请问,像我这样与老人共同生活的,是否就算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任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两个弟妹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属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要求多分遗产,但他们不认同我的说法,请问,像我这样与老人共同生活的,是否就算承担了主要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何平在刚满1周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何平随母亲生活。但是,母亲的个性比较要强,坚持不要孩子父亲付给抚养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何平抚养成人。如今,何平父亲何东年迈体弱,生活非常困难,他想要求何平来赡养自己,然而自己又未尽过扶养义务,担心何平不会同意。请问,对未尽抚养义务的父母,子女也应抚养吗?刘某刘某: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从子女出生即形成,即使父母离婚,女子随一方生活,但仍是双方的子女。同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不能解除。我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  相似文献   

10.
<正>编辑同志:我有3个子女,现在都已独立生活,其中一个子女不够孝顺,对我们从不尽赡养义务。10个月前,我老伴去世,留下两间房子和别的一些财产。请问,对这些财产,家庭成员应当如何继承。另外,子女们都未提出过继承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继承权读者杨民真  相似文献   

11.
潘家永 《新农村》2001,(6):30-30
编辑同志:我今年60岁,身体较差,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身边虽有两个儿子,都有赡养能力,但他们只顾自己享受,不尽赡养义务。村委会干部多次做工作也无效。我想到法院告两个儿子,但又苦于无钱告状。请问,我无钱可以告状吗?  相似文献   

12.
律师同志: 我有 3个子女,现在都已独立生活,其中一个子女忤逆不孝,对我们从不尽赡养义务。 10个月前我老伴去世,留下两间房子和一些财产,请问,对这些财产,家庭成员应当如何继承。另外,子女们都未提出过继承问题,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继承权 ?  相似文献   

13.
张老汉今年71岁,有两儿一女,十年前张老汉就与子女分开,与老伴共同生活。去年老伴去世,张老汉因过度悲伤,终日卧床不起,由于无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乡村干部知情后,多次找到张老汉的子女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但三个子女都强调张老汉在10年前就另过,而且长年又无来往,实际上脱离了关系,且都表示张老汉百年之后不再继承其财产,因此拒绝赡养。最后,无奈的张老汉将子女告上法院。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不以继承父母财产为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管…  相似文献   

14.
<正> 编辑同志: 我今年60多岁,身体较差,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身边虽有两个儿子,都有赡养能力,但他们只顾自己享受,不尽赡养义务,我多次找他们要钱吃饭治病,他们就是不给,村委会干部多次做工作也无效。村委会干部劝我到法院告两个儿子,但听说告状要交一定数额的钱,我哪里有钱交。请问,我该怎么办? 读者:邵卫东  相似文献   

15.
问:张老先生夫妇今年都70多岁了,有三个孩子都已成家。近年来,二老身体状况不好,常去医院看病,眼看积蓄将花完,于是让三个孩子每月分别给他们600元赡养费,之后的医疗费由三个孩子共同负担。但二老又考虑到三个孩子的家庭收入不同,三儿子夫妻两人都已下岗,600元对他们来说太高了。老大、老二家庭生活很宽裕,600元则不算什么。请问张老先生夫妇可以让大儿子、二儿子多负担一些赡养费吗?答: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我国法律对生活条件不同的子女如何给付赡养费问题,没有具体的规定。首先张老先生夫妇可将索要不同赡…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晓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其兄妹三人抚养长大,现都已经参加工作。这几年,母亲的生活费用全部都由晓某及兄弟二人承担,由于收入低,经济上确有一定困难,晓某及兄弟提出要妹妹也负担一些赡养费,但她却说:"我已经是出嫁的女儿,本身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请问,她的说法对吗?【评析】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今年65周岁,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身边虽有两个儿子,也都有赡养能力,但他们只顾自己享受,不尽赡养义务,我多次找他们要钱吃饭治病,就是要不到。街道干部在多次做工作都无效的情况下,劝我到法院告他们,并说老年人打赡养官司,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请问是这样吗? 读者陈惠贤  相似文献   

18.
村民李老大和李老二的父母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兄弟俩就其父母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李老大赡养其父,李老二赡养其母,各自对被赡养人尽生养死葬义务。去年初,李母去世,李老二独自承担了丧葬费用。其后不久,李父又患病不起。李老大因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便要求李老二负担其父部分生活和医疗费用,而李老二却以订有协议为由,拒绝李老大的要求。我国新颁布的《婚姻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赡养扶助无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问:前年,我儿子不幸出车祸去世,我和我的妻子在家带孙子,儿媳在深圳打工,我现在年老多病,经济收入不行,我媳妇从不往家寄钱。我想问,我媳妇有赡养我们的义务吗?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可见,子女的配偶不属于赡养人的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因婚后多年未孕,便收养了一个小孩(路边所拾),小孩现已满15岁。现在我们夫妻双双下岗,经济较紧张,不知可否解除收养关系。读者方园方园读者:为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一般不得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这是许多国家收养法律的通例。《婚姻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你的收养行为虽然发生在《收养法》实施以前,根据这一规定的精神,也不允许收养人随便解除收养关系,除非收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