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2.
1993-1995年采用反应型,严重度和叶位病级三种指标对国内外560份小麦新品系的抗白粉病性进行了综合鉴定与筛选。其中,134份表现免疫,占23.9%;67份表现抗病,占12.0%;96份表现中抗,占17.1%;感病146份,占26.1¥。  相似文献   

3.
诱导小麦种间杂种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通小麦品种78(6)9-2、85(67)15和硬粒小麦品系9026、6752配成4个杂交组合,其中3个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结实率37.50% ̄50.00%,杂种出苗率83.3% ̄97.2%,1个组合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结帝率是18.75%,杂种出苗率仅33.3%,根据对杂种F1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分析,选出了3个组合诱导孤雌生殖,结果只有78(6)9-2×9026F1结实3粒,诱导结实率3.75%,该  相似文献   

4.
Fisher准则在小麦赤霉病长期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1971 ̄1992年1月上中旬的气象要素,建立了在Fisher准则下的两类分析,判别函数为D=-7.38X1+4.67X2+25.35X3,用此函数在小麦扬花期有3个月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预报。经1971 ̄1992年回报,历史拟合率达100%,1963 ̄1970年回验及1993 ̄1995年试报,符合率达90.91%,作者认为该判别函数在生产实践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饲粮添加淫羊藿,补骨脂对鸡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龄粤黄鸡290只,分为5组按日粮量依闪分别添加0.2%淫羊藿,1.33%淫羊藿=0.67%补骨脂,0.67%淫羊藿+1.33%补骨脂和2%补骨脂,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1.83日龄时,添国淫羊藿,补骨脂提取物可使雄鸡睾酮浓度及雌鸡雌二醇浓度升高,其中2%淫羊藿可使雌鸡F2浓度显著升高。2.83日龄时,添加2%补骨脂可使雄鸡血浆促卵泡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0.67%,1.33%,2%的  相似文献   

6.
对1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皿测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50,菌霉净、三唑醇、烯唑醇的EC50最低,分别为1.16、1.75、2.04mg/kg。复配剂拌种剂1号的EC50为1.67mg/kg,共毒系数为198.97,表现明显的复配增效作用。小区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拌种处理区的冬前病株率,冬后病指、后期枯白穗防效分别70%、34%、82.52%,高于其它参试药剂。春季喷雾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新隐性ph基因向小麦转移Aegilops variabilis Eig遗传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 简称KL) 具有新隐性ph 基因,且远缘杂交亲和性和胚培出苗率高。本研究用它与Ae.variabilis 杂交获杂种F1 ,并自交获得F2 、F3 ,并用推广品种回交获得F1BC1 、F2BC1 。在F2 群体中,有2 株植株的分蘖分别高达88 个、67 个,极显著高于一般小麦品种。多分蘖可节省用种量,可能在小麦育种、特别是杂交小麦育种中有用途。同时,Ae.variabilis 的白粉、条锈病抗性能在F1 、F2 的遗传背景中完全表达,这表明利用Ae.variabilis 的抗病性是可行的;此外,发现一些彼此不相连锁的来自Ae.variabilis 的易于识别的形态标记性状,这有助于将Ae.variabilis 基因向小麦转移  相似文献   

8.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4.4%,甘薯增产38.3%,间作大麦增34.5%。周年粮食增长4.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7.3A%,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小麦与华山新麦草远缘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Keng)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在检查过的210个小麦子房中,14.29%发生了双受精,产生了胚和胚乳;12.38%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10.00%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总受精率为36.67%,成胚率为26.67%。从250朵授过华山新麦草花粉的小麦颖花中,没有得到种子,即结实率为零  相似文献   

10.
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对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6、1987和1990年在皖北麦豆连作的夏大豆产区进行了于小麦生长后期套种油菜的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油菜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数量,较对照田高1.67~2.14倍,从而大豆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百株蚜量较对照减少61.4%~73.3%(豆蚜大发生年份)和20%左右(豆蚜轻发生年份),豆天蛾数量减少36.8%~90%,大豆食心虫虫食粒率降低34.9%  相似文献   

11.
小麦缺钾症状与施钾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业上随着氮、磷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土壤中有效钾含量逐年降低,小麦逐渐表现出钾素营养不足症状。据平顶山市1996年375个点耕层养分典型抽样调查,全市土壤钾含量平均为67.8mg/kg,其中50mg/kg以下的约占42.6%,50~70mg/kg中度缺钾的占24.7%,100mg/kg以下的约占87.2%,100mg/kg以上的仅占12.8%,麦田缺钾已成为较普遍的问题。1 小麦缺钾的症状1.1 苗期症状在缺钾严重的小麦地块,苗期就出现缺钾症状,表现为:老叶尖…  相似文献   

12.
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卫福200FF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增产作用。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00 ~300ml 拌种,对小麦始苗期、出苗期无影响,出苗数高于空白对照区。播后4 周和返青期调查,卫福拌种小麦均增加小麦侧根数、分蘖数及干物重。结果还表明,卫福250 ~300ml 处理防治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效果分别为55 .7 % ~67 .3 % 、52 .1 % ~59 .8 % 、76 .7 % ~85 .5 % 和100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卫福200 、250 、300ml 处理小麦增产分别为8 .7 % 、12 .3 % 和12-8 % 。综合来看,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50 ~300g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种不同覆膜方式和六个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表明:旱地小麦采用膜侧双行条播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其地膜用量较全覆膜的节省50%,品种以选用云麦42号和攀93-1为宜,全覆膜穴播的,在小麦拔节前,保湿效果最优,但不利于吸纳冬春雨雪;开花至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偏低。其增温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覆膜方式,对土壤中钾和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6.67公顷膜侧条播旱地小麦,平均每公顷增产1186.65kg,增产率达52.3  相似文献   

14.
每公顷用50%消菌灵600g、36%粉霉灵1875ml、40%多菌灵3000ml,防治小麦赤霉病2次,其穗发病率分别为3.08%、4.67%和6.25%,病情指数分别为2.04、5.13、8.05。  相似文献   

15.
蚯蚓生物制剂对小麦生理代谢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小麦种子萌发期,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19.1%,11.4%和37.5%,在小麦幼苗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幼苗吸收磷的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98.6%和28.2%。在小麦芽期,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提高28.9%。小麦三叶期苗高,根长和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13.2%,19.2%和24.1%。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五倍子主产于昭通地区,共有8种,商业上分为三大类。角倍约占全省,包产量的75%。单宁是衡量五倍子的关键指标,总颜色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角倍类单宁含量为61.5%~67.7%,总颜色为2.1。肚倍类单宁含量为68.4%~72.4%,,总颜色为1.1,倍花类单宁含量为33.7%~46.1%,,总颜色为13.5。  相似文献   

17.
王树勋  惠祥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57-557,559
小麦播种前用农宝919 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 ~5cm ,基部第1 节和第2 节缩短1 .59cm 和2 .3cm ,单株分蘖多1 .1 个,次生根多1 .4 ~2 .1 个,根增长2cm ,叶片数增加1 .3 片,单株小穗数多5 .93 个,不孕穗少2 .33 个,千粒重提高2 .07g ,冻害率下降8 .11 % 。在1999 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增产率达40 .13 % 。  相似文献   

18.
1991 ̄1993年调查表明,汉中地区麦田主要杂草为猪秧秧、看麦娘及繁缕等。用绿黄隆有效成份1 ̄1.5kg,除草效果稳定在90%以上,保产小麦11.35% ̄44.3%,并对当茬小麦及后作水稻安全。施药适期为小麦1 ̄4叶期。  相似文献   

19.
小麦日粮添加华芬酶代替部分玉米饲喂蛋鸡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32羽24周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是小麦+Ⅰ型华芬酶,试验2组是小麦+Ⅱ型华芬酶,另外1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用小麦+华芬酶可以代替部分玉米,不仅可使蛋鸡日粮成本降低39~44元/t,而且产蛋率可提高1.6%~2.6%,饲料转化效率提高2.9%~3.3%,每产1kg鸡蛋可多盈利0.21~0.24元。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皿测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全浊病菌的EC50,菌霉净、三唑醇、烯唑醇的EC50最低,分别为1.16、1.75、2.04ml/kg。复配剂拌种剂1号的EC50为1.67mg/kg共毒嵪凳保梗福梗罚硐置飨缘母磁湓鲂ё饔谩P∏匝榧笆痉督峁砻鳎柚旨粒焙虐柚执β袂亩瑣前病株率、冬后(4月21日)病指、后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70%、34%、82.52%,高于其它参试药剂。嵈杭九缥硪灿幸欢ǚ乐涡Ч劝柚执砑际跻蟾撸杀臼栏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