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3):119-119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d龄的小兔,根据国内外报道,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要养好断奶幼兔,提高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4.
仔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养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养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幼兔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我市规模养兔场的养殖情况来看,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控制得好与坏,已成  相似文献   

5.
幼兔是指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幼兔阶段是兔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幼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降低,是养兔生产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的时期。养兔成功与否和幼兔阶段的成活率高低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6.
从初生到断奶这一段的小兔称仔兔。目前一些农户饲养的仔兔育成率低,有时整窝整窝地死,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都不明显,严重挫伤了养兔户的养殖信心。要提高仔兔成活率,保证整窝仔兔“零死亡”,要采取以下十条锦囊妙计:1.加强怀孕后期管理。仔兔阶段成活率及断奶后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7.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根据国内外报道,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要养好断奶幼兔,提高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幼兔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非常爱活动,也特别喜阳光,因此,要使它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时间。春、秋两季,早晨放笼,晚间归笼;冬季中午放笼,晚饲前归笼;夏季黎明时放笼,日出归笼。活动场所要因地制宜,既要有阳光照入,以免因潮湿引起癣症,又能蔽荫,防止中暑。运动场的大小,以每平方米能放幼兔2只左右为宜。幼兔大小要基本一致,如果个体大小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8.
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称幼兔.此阶段的幼兔生长快,对饲料条件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同时,由于幼免刚刚断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养兔场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兔的饲养管理与疫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从断奶到3月龄间的小兔称幼兔。幼兔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机能和神经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抗病力差等生理特点;同时还要经受断奶分窝和第一次年龄性脱毛给机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各类家兔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幼兔阶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提高幼兔成活率是养兔成败的关键环节。1幼兔死亡的原因1.1应激因素多幼兔经历了断乳分窝后,从食物来源到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疫苗的注射、药物预防、打刺耳号等  相似文献   

10.
养兔业除选育良种外,如何提高小兔成活率也是加速发展养兔生产的关键。据多年调查,在兔子一生中,以小兔的死亡率最高。哺乳期仔兔死亡除先天发育不良外,还有因母兔疾病影响乳汁不佳及仔兔受冻而死。断奶后到九十日令小兔(称幼兔)的死亡,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因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造成导致球虫等疾病危害致死。黄岩等地有句方言,“杨梅红,兔笼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做好防治,堵住可能出现漏洞,才能提高成活率。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养兔业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养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幼兔成活率的高低,幼兔成活率越高,表明养兔成功率越大。怎样平稳渡过幼兔断奶成活关呢?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际认为:一是抓好幼兔断奶应激反应关;二是抓好幼兔兔瘟防疫关;三是抓好幼兔球虫病防治关;四  相似文献   

12.
商品幼兔是指仔兔从断奶分窝到出栏这个阶段的幼兔,供商品用的幼兔和供留种用的幼兔在饲养管理技术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品幼兔的育肥技术是该期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幼兔育肥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养兔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幼兔是指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幼兔阶段是兔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最大的阶段,但同时也是死亡高发阶段。这个阶段兔子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幼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降低,是养兔生产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笔者在养兔专业户技术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养幼兔成活率较低,特别是夏季,往往造成很多不应有的损失,增加了养兔成本,也打击了养兔专业户的积极性. 幼兔由于断奶、离开母兔独立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幼兔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很容易患病死亡.造成幼兔难养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自出生到断奶前的小兔称为仔兔。目前在养兔生产中普通存在哺乳仔兔成活率低,窝重偏小等问题,严重影响兔业生产。所以加强哺乳仔兔培育管理是养兔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某养兔专业户有肉种兔80只和断奶幼兔150多只。2004年4月初,该养兔户从乡镇个体农户收购2月龄左右的仔兔51只,进场时未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即放入兔群饲养。2004年4月10日,3只断奶幼兔发生不明原因死亡;2天后,迅速蔓延至全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5%和60%,尤其是2月龄以内的仔兔病死率最高。发病后用抗菌药和磺胺二甲嘧啶钠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断奶幼兔最难饲养,断奶后2—3周内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严重挫伤群众的养兔积极性。笔者通过近几年养兔实践,谈几点提高断奶幼兔成活率的体会。一、断奶时间及方法由于哺乳母兔个体间的差异及其所处环境、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应酌情区别对待其仔兔的断奶时间。对于经产、哺乳后期膘情偏  相似文献   

18.
正幼兔是指断奶至3月龄的小兔,该阶段一直被养兔者视为最难养的时期。因各类家兔在此期死亡率都很高,而死亡的原因很多是腹泻。正所谓"幼兔难养,拉稀没治"。为此,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幼兔发生腹泻病的原因做出如下分析:1幼兔腹泻的原因1.1幼兔消化不良性腹泻此期家兔生长发育最快,营养需求量大,食欲旺盛,易贪食。而其消化系统却发育的不完善,消化道容积较小,各种消化酶分泌量不足,营养比例不当易引起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购自集贸市场断奶小兔的成活率,是购兔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家兔养殖,总结如下经验,供购兔者参考。 1.做好购兔准备 购兔前应阅读养兔书籍,认真学习和掌握养兔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可参加养兔培训班学习。筹建好兔舍、兔笼,备好饲料和饲槽、饮水器等,并对兔舍、兔笼、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20.
在养兔生产中,通常把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内的小兔叫仔兔。目前正是兔繁殖的黄金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给广大养兔户带来许多不利。从富平县养兔生产来看,由于温度关没有把握好,也是造成仔兔死亡率直线上升的因素之一。为此,养兔户应特别注意仔兔的防温保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