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是大连市金州区保护地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由于多年连续生产导致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土传病害对产量产值的影响较大。近几年,我们通过黄瓜嫁接的栽培方式,利用南瓜根系发达,耐低温抗高温,不受土传病害感染等特性,使黄瓜植株生长健壮,高抗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达到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嫁接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奇 《长江蔬菜》2012,(10):69-70
近年来,蔬菜土传病害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而日光温室和普通暖棚的建设成本高,不可能每3~4a更换地块重建,故其内土传病害尤为严重.2009年4月,我们在大民屯镇平安堡村调查了24hm2暖棚黄瓜、9.3hm2暖棚番茄上的土传病害发生情况,二者土传病害病株率在20%~30%,当茬收获后因土传病害影响而损失惨重的地块达15.3hm2,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选定在大民屯镇平安堡村建设防控示范区,经过3a的防控操作,成功控制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黄瓜选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不仅能增强黄瓜植株抵抗力,提高其耐寒性和吸收水、肥的能力,还能预防黄瓜土传性病害(枯萎病、疫病)发生,克服连作障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西瓜土传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西瓜轮茬已出现困难,致使连作西瓜的枯萎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发病较重。为了安全、有效的防治该类病害,保证西瓜的优质高产,我们在试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一、土传病害的种类西瓜土传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二、土传病害发病特点1.病菌越冬场所主要在土壤、病残体、粪肥中越冬。2.病菌传播方式在适宜的环境下,病菌可通过雨水、浇水、农具操作以及带菌的堆肥等传播为害。3.病菌侵入的途经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毛顶端细胞间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多或者线虫发生重的瓜田,枯萎病发生也重。4.发病的主要条…  相似文献   

5.
蔬菜土传病害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种类及传播途径1.1种类:蔬菜病虫害种类很多,根据病害的病原菌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传病害基本上属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碍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1.1.1苗期土传性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已发芽的种子和幼苗组织,从而引起苗木猝倒、立枯现象。1.1.2茄果类土传病害:主要有茄子青枯病、溃疡病,番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护地黄瓜生产的发展,黄瓜枯萎病和疫病在逐渐加剧,一般化学药剂很难防治,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障碍,黄瓜嫁接就是利用砧木对土传病具高抗特点,来防治黄瓜枯萎病和疫病等土传病害。同时由于砧木根系强大、吸收能力强,因此生长旺盛、植株生育期延长、不易衰老,瓜条生长快,易获得高产。过去我市黄瓜嫁接栽培发展很慢,主要原因是现采用的嫁接方法技术难度大,占地面积大,成苗率低(一般30%—50%),增加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黄瓜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水琴 《蔬菜》2006,(3):20-21
黄瓜枯萎病与根腐病是影响长江流域黄瓜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土传病害的发生对黄瓜的生长与产量影响非常之大,严重的田块难以有收成,而且目前也没有很好的特效药物能防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试验黄瓜嫁接技术,起初在早春大棚保护地栽培中试验,后逐步向夏秋黄瓜栽培中推广,总结了一套适合长江流域的黄瓜嫁接技术。黄瓜进行嫁接栽培,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害感染,增强黄瓜耐寒、抗热能力,提高产量,而且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使黄瓜达到无公害产品的要求。现将其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梦霞 《吉林蔬菜》2012,(11):39-39
大棚、温室连作障碍十分严重,不少地区已成为限制黄瓜、番茄等设施栽培蔬菜稳产增收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土传病害如根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日趋严重,生产上需尽快解决,现以水果型黄瓜为例进行介绍。1症状水果型黄瓜连作障碍较重的棚室土传病害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土传性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利用生物方法防治黄瓜枯萎病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防治该病害的重要且有效手段。本文从利用拮抗微生物和植物化感作用两方面对国内外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各种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应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及生防作用物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日本40个试验研究机构就黄瓜等29种蔬菜的46种土传性病害与施用有机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表了120多篇论文。松田明对这些论文作了整理,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有机肥对土传性病害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由土壤中生态特性相似的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黄瓜枯萎病和萝卜萎黄病,施用同样的有机肥鸡粪或干猪粪,效果完全相反,前者病害减轻,后者病害加重(处理的病情指数为对照的20%以下者为病害减轻,高于20%者为病害加重,下同)。另外,同一有机物如蟹壳,大量施用时,可减轻西瓜枯萎病,但却加重立枯性疫病。对根菜类萝卜而言,连续施用发酵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高温闷棚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我们设高温闷棚和"高温闷棚+氰氨化钙3个用量"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可有效防治黄瓜土传病害,结合施用氰氨化钙,防效更佳,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综合考虑氰氨化钙的成本及防效,建议生产中氰氨化钙667m~2使用量60kg。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棚、温室农作物种植密度及复种指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失衡,致使黄瓜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茄子黄萎病、根腐病,番茄青枯病,辣椒疫病,莴笋菌核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60%,发病严重地块甚至达到80%以上。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为多寄主微生物,可以侵染数种乃至数百种农作物和杂草,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和侵染力,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3.
翟旭 《蔬菜》1990,(3):28-28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保护地生产主要病害之一。防治此病无特效药剂,虽有些采用黑籽南瓜与黄瓜嫁接防病的,但费工、费时,难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又有使用棉隆处理土壤借以防病的,我们受其启发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黄瓜嫁接是黄瓜根被南瓜根替换的栽培方式.由于南瓜根系发达,耐低温抗高温,不受土传病害感染,使黄瓜植株生长健壮,对多种病害,特别是对枯萎病,有预防效果,且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保护地蔬菜的日益发展,日光温室内蔬菜病虫害发病日益严重,特别是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以及一些土传病害加重发生。为解决这些困扰生产发展的难题,课题组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冬暖大棚黄瓜上开展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保护地蔬菜的日益发展,日光温室内蔬菜病虫害发病日益严重,特别是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以及一些土传病害加重发生。为解决这些困扰生产发展的难题,课题组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冬暖大棚黄瓜上开展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保护地黄瓜的发展,黄瓜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有加重趋势,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这两种病害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土传病害。枯萎病菌是从根部侵染的导管性病害,疫病菌则借流水多从茎基部侵染。嫁接黄瓜是利用南瓜对这两种病具有高度抗性这一特性进行防治。同时,嫁接砧木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特性,故嫁接黄瓜结瓜早、瓜条多、产量高。 我国在80年代初已开始推广黄瓜嫁接技术,但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嫁接费工,还需要嫁接夹子…  相似文献   

18.
黄瓜枯萎病,俗称死秧子,在多年连茬温室黄瓜生产中发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威胁温室连茬黄瓜栽培的最大病害。一、为害症状黄瓜枯萎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病,但在结瓜后瓜秧长到半架时发病为多。苗期发病主要在使用多年重茬土育苗的老棚,幼苗出土后,子叶表现不均匀的黄...  相似文献   

19.
黄瓜喜温耐湿润,适弱光和单性结果,适于棚室栽培.棚室黄瓜栽培有冬春温度低、温差大、高湿弱光及不易轮作等特点,集约化栽培连作障碍、病原菌抗药性和致病性变异、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等导致棚室黄瓜土传病害、气传病害、低温高温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逐年加重.棚室黄瓜增产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充分了解黄瓜特性和棚室适应性,采取相应农业技术措施,取得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20.
黄瓜根系不发达,只能延伸到土壤表层,由于保护地生产的茬次多,很容易引起蔬菜的土传病害,黄瓜枯萎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病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及品质.而阻止这一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利用黑籽南瓜作为砧木来嫁接黄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