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羽裂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不同灭菌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羽裂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羽裂报春苣苔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为采用75%酒精灭菌20 s,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0.1%升汞灭菌6 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灭菌6 min,无菌水冲洗3次,成活率为55.40%。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2.0 mg/L+NAA 0.01~0.10 mg/L,诱导率达100.00%。在适宜的增殖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05 mg/L+活性炭0.1 g/L上,增殖系数高达8.61;在生根培养基MS+IBA 0.5 mg/L+活性炭0.1 g/L上,生根率达100.00%,生根时间为19.10 d。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河沙=4∶1∶1(V∶V∶V),移栽成活率为99.60%。  相似文献   

2.
山奈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奈的带芽块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的方法和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山奈块茎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 min,无菌水漂洗1次,然后用质量分数0.1%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漂洗2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6min,无菌水漂洗4次效果为最佳,污染率可降至6.67%;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芽的萌发率达100%,分化率达146.67%;增殖培养基以MS+6-BA3.0 mg/L为最好,增殖倍数可达6.1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试管苗移栽到疏松透气的基质中即可,成活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3.
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品种‘金都一号’茎段为材料,开展火龙果外植体选择方式、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方式、不定芽诱导培养等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外植体最好选择无病害健壮的近成熟茎;火龙果外植体最佳处理方式为不去刺座,75%酒精快速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8次;火龙果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为80%。  相似文献   

4.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1号’、‘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材料,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热带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的脱毒快繁优化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 s,2% NaClO消毒15 min,以及0.1% HgCl2消毒15 min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NA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 mg/L 6-BA+0.5 mg/L GA3;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 6-BA+0.5 mg/L 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 g/L硫代硫酸钠和1.25 g/L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条件对库普曼卫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库普曼卫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条件,为建立完整的库普曼卫矛组织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库普曼卫矛叶片为外植体,通过75%酒精+84消毒液+0.1%升汞不同时间消毒处理,寻求外植体最优消毒方法。分别采用MS、1/2MS、WPM 3种类型基本培养基寻求最适宜愈伤组织生长的基本培养基类型。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6-BA与IBA不同浓度激素的搭配组合,寻求最适宜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类型。[结果]不同消毒处理中尤以0.1%的升汞消毒5 min效果最好;不同基本培养基中尤以MS培养基处理效果最理想;不同激素组合中外植体愈伤组织在MS+6-BA 3.0 mg/L+IBA 0.2 mg/L中生长最好。[结论]在p H 5.8~6.0条件下,外植体采用75%酒精0.5 min+0.1%升汞5 min消毒处理,转入MS+6-BA 3.0 mg/L+IBA 0.2 mg/L+30 g蔗糖+7 g琼脂的培养基中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最好,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屏南县棠口乡龙源村400多年‘四季杜鹃’古树的顶芽为外植体,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探讨外植体消毒方式、取材时间对无菌系建立的影响,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对芽苗继代增殖的影响,以及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配比对无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作用30 s后再用0.1% HgCl2消毒8 min,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最佳的取材时间为5月中旬前后。在无菌系建立中污染的外植体可采用75%酒精消毒20 s,然后用0.1% HgCl2消毒5 min,再经4次转瓶后成功率可达71%。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WPM+3.0 mg/L ZT+0.1 mg/L NAA+0.5 mg/L GA3 ,平均有效芽数为3.45。在增殖培养中,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优于顶芽,最适培养基组合为Anderson+0.5 mg/L TDZ+0.1 mg/L NAA,增殖系数达13.23。最适的瓶内生根培养基为:WPM+0.1 mg/L ZT+0.5 mg/L NAA,生根率达92.6%。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四季杜鹃’古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公石松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初代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公石松外植体的消毒处理为0.1%升汞消毒15 min效果最佳,最适宜茎段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海南油茶良种离体快繁体系,加快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繁育,以海南本土油茶良种海大油茶4号当年生枝条的腋芽及顶芽为外植体,初代诱导定芽萌发建立无菌体系,再通过增殖培养提高组培芽增殖系数,进一步对增殖芽进行壮芽和炼芽,作为海南地区油茶芽苗砧嫁接用接穗。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为:以2% NaClO 15 min + 0.1% HgCl2 12 min进行复合消毒,外植体在添加杀菌剂0.1 g/L清菌易的培养基上初代培养,污染率可控制在20%以下;腋芽和顶芽的初代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0.1 mg/L IAA+2 mg/L 6-BA+0.5 mg/L GA3;无菌组培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WPM+2 mg/L 6-BA+0.05 mg/L IAA+2 mg/L GA3;组培单芽的适宜壮芽培养基为:WPM + 活性炭500 mg/L;将组培芽接穗用6-BA 50 mg/L的溶液浸泡基部2 min,嫁接成苗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山蒌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山蒌嫩茎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9 min;适合腋芽萌发的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NAA+3 mg/L 6-BA;继代增殖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0.1 mg/L NAA+3 mg/L 6-BA;试管苗在1/2MS+3 mg/L NAA+0.1-0.5 mg/L6-BA生根较好;山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猫须草又称作“肾茶”,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东南亚,猫须草作为一种传统的茶饮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则更多是作为一种中草药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然而猫须草野生药材资源日趋枯竭,传统生产繁殖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为猫须草大规模种植提供种苗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适合猫须草的无菌短枝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本研究以带一对腋芽的猫须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消毒方法、激素类型与浓度及培养基配方对猫须草无菌短枝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猫须草无菌短枝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浸泡10 s或15 s+0.1%升汞浸泡6 min,当0.1%升汞消毒时间为8 min时,猫须草无菌短枝的萌芽率显著下降,当0.1%升汞消毒时间为4 min时,猫须草无菌短枝的污染率显著提高。最佳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或MS+6-BA 0.5 mg/L+NAA 0.2 mg/L;但当6-BA的浓度达2.0 mg/L时,组培苗长势细弱,叶片发黄,并有玻璃化发生。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TDZ 0.05 mg/L+IBA 0.2 mg/L;与添加6-BA相比,添加TDZ更有利于猫须草无菌短枝继代组培苗的生长。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1.0 mg/L+IBA 1.0 mg/L+活性炭3 g/L,组培苗生根率可达95%。培养基配方及不同激素组合均会影响猫须草无菌短枝组培苗的生根,1/2MS培养基明显优于MS培养基,同时添加NAA和IBA比单独添加NAA的效果好。将组培苗移栽至珍珠岩、细河沙、泥炭土的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高。研究结果可为猫须草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珍珠玫瑰的侧芽为外植体,对珍珠玫瑰离体快繁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0.1%升汞作表面消毒剂,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时间为12min;初代培养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芽苗继代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2mg/L.  相似文献   

13.
以变叶木‘金皇后’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建立‘金皇后’的离体快繁研究体系,为‘金皇后’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的最适条件为75%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消毒后的污染率为22.63%,成活率最高达72.77%。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IBA 0.2 mg/L,有效不定芽数可达3.75。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达10.7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生根率达100%。最适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沙+蛭石(3∶1∶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辣木离体组织培养体系,以辣木嫩枝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炼苗移栽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1 min,再用0.1%HgCl_2消毒25 min,污染率和褐化率均能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以辣木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不定芽的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0.5mg/L6-BA+20g/L蔗糖和MS+0.5mg/L6-BA+0.2mg/LNAA+30g/L蔗糖,芽的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分别可达73.3%和5.6。辣木生根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2MS+2mg/LNAA+0.2mg/L6-BA+20g/L蔗糖,生根瓶苗经炼苗10天后移栽至泥炭土:珍珠岩=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80.6%。  相似文献   

15.
沉香是国际上极负盛名的药用和香料资源之一。在亚洲许多国家,沉香产业既是传统行业也是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沉香优良种质的大规模应用对沉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优良沉香种质资源是近年沉香产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但一些优良种质的品质特性无法通过有性繁殖遗传,大规模繁育存在技术障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品种优良性状保持、种子资源保存、快速繁殖等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为建立工业化生产的沉香广谱再生体系,本文以白木香无菌苗和成龄植株的枝条为材料从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三方面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0.1%多菌灵溶液浸泡3 min,流动水冲洗3 h处理,对采摘自大田的白木香枝条有较好的除菌效果。0.1%升汞溶液消毒6~8 min,可有效保持外植体的成活率。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灭菌剂也能有效控制材料染菌。无菌苗茎段丛生芽诱导较易,大田枝条的丛生芽诱导较难。WPM + 20 g/L蔗糖+0.5 mg/L 6-BA+0.2 mg/L NAA (G4)有利于无菌苗的丛生芽诱导;1/2 MS+25 g蔗糖+2 mg/L 6-BA+0.01 mg/L NAA (I3),1/4 MS+20 g/L蔗糖+ 2 mg/L 6-BA+0.5 mg/L NAA (J2)和WPM+20 g蔗糖+1 mg/L 6-BA+0.01 mg/L NAA (K2)有利于成龄植株枝条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将膨大的丛生芽团切割后转接于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中可促进丛生芽伸长。WPM培养基中添加10~20 g/L蔗糖,并加入0.1~0.5 mg/L NAA可诱导无菌苗和茎段外植体的新芽生根。本研究以沉香2种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为沉香优良种质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扩大橡胶树组织培养外植体来源和建立高效稳定的橡胶树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以1年生巴西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袋装苗叶片为材料,研究叶片的预处理、0.1%升汞不同消毒时间、离体叶片切取部位、3种激素(6-BA、NAA、2,4-D)不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用液体培养基MS+3mg/L 6-BA+0.5 mg/L 2,4-D+0.2 mg/L NAA对橡胶树袋装苗叶片进行预处理,可诱导出愈伤组织;用0.1%升汞对袋装苗叶片消毒15 min,其存活率达2.47%,为最佳消毒方法;用含主脉叶块和含主脉出愈叶块未出愈伤组织部分进行培养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坚实、呈黄绿色,为橡胶袋装苗叶片培养的最适宜外植体;橡胶袋装苗叶片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3 mg/L 6-BA+0.5 mg/L 2,4-D+0.2 mg/L NAA+4%蔗糖+3 g/L植物凝胶,用此培养基对含主脉叶块和含主脉出愈叶块未出愈伤组织部分进行培养,其出愈率分别达49.07%和42.22%。结论:大田1年生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袋装苗叶片经预处理后选择含主脉叶块为外植体,可诱导出理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芦笋嫩茎节间无菌外植体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芦笋嫩茎节间为外植体,通过腋芽诱导的方式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对影响外植体建立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方法和诱导培养基均可影响无菌外植体的建立;以嫩芽的地上部分(绿色)为外植体,消毒方法为75%酒精4min 1g/L升汞溶液25min,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1mg/L NAA0.1mg/L,可以建立起无菌外植体。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单头切花菊‘白扇’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中,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顶芽和带腋芽茎段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3 min和4 min,初代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平均芽诱导率为100%,平均单芽数达1.69个。以无菌苗腋芽茎段进行扩增繁殖,其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5 mg/L,30 d后增殖系数达3.05,有效芽率65.26%,平均株高3.22 cm;瓶内生根培养时,添加了NAA和IBA的1/2MS培养基均能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也可瓶外生根,插穗浸蘸NAA溶液5 min后插入基质,生根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白扇’的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种苗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粉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蕉的全顶芽块为外植体,进行多方法无菌外植体建立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研究了增殖培养基中6-BA、KT、NAA和KH2PO4等四种因素对芽的总增殖率和大中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菌外植体建立时,升汞消毒时间在20-30min,且进行分次消毒外建成功率较高;KH2PO4是影响芽增殖结果的主要因素,MS(内KH2PO4 150%) 6-BA4mg/L NAA0.1mg/L或MS(内KH2PO4 200%) 6-BA3mg/L NAA0.05 mg/L两种培养基是可适用的芽增殖培养基.而在MS KT0.2mg/L NAA1mg/L IBA2mg/L AC3g/L培养基中能诱导丛生芽生根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20.
以玉竹的叶片、根状茎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剂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玉竹的根状茎用0.2%升汞消毒15min最为合适,根状茎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2.0mg/L 2,4-D,诱导率为81%。MS+3.0mg/L 6-BA+0.5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最高,达到87%。MS+2.0mg/L6-BA+0.2mg/LNAA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根最高,达到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