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述了目前浙江省抹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抹茶茶园的管理措施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抹茶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抹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随着抹茶应用领域的扩大,现代抹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应用技术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抹茶生产技术的演变、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产业现状,对比不同的抹茶标准,提出抹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素,以期为抹茶产业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茶起源于魏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南宋。近年来,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新式抹茶饮品、食品和日用品流行于市,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抹茶的产业现状和生产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抹茶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历程、效益分析和发展优势等方面阐述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当前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抹茶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其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前景广阔。本文对铜仁市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罗列万  冯海强  金晶 《茶叶》2019,45(1):31-33
抹茶是近年来浙江推进茶精深加工产业化最有效的一个品类,文章分析了浙江抹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争取支持政策、研发配套技术、完善系列标准、加大品牌培育、聚力行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抹茶具有高附加值,可作为食品调味产品,还能和多种保健产品相结合,兼具品饮、食用、保健等多种功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贵州铜仁地区具有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进而提出铜仁市发展抹茶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源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绿色产业之一。本文结合东源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快东源县茶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效益,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妮茜  项国鹏 《茶叶科学》2021,41(5):731-742
基于2011—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果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提升,但两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产业发展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各省域内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性特征较为显著,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缓慢,整体上促进长三角茶旅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茶产业从粗放到精细、高效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机械化,茶业机械化克服了限制茶产业规模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促进了茶产业创新和发展,延伸了茶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产业效能,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茶机产业之于茶产业,如"发动机之于汽车",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机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安溪茶叶加工机械现状与存在问题1.安溪茶叶加工机械发展现状(1)加工机械企业现状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整个茶叶产业发展诉求看,完善的产业机制和经营要素对整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力。茶产业发展机制中,市场化元素不仅为整个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政府监管及服务提出了更高诉求。本文拟从当前茶产业发展背景认知入手,结合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义内涵及价值作用认知,通过分析目前整个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诉求,进而诠释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职能的具体作用,并尝试性提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3.
龚永新 《茶叶》2012,38(1):43-46
创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促进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转变茶产业增长方式、塑造茶产业乃至茶文化品牌、提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2012,38(2):79-81
本文介绍了茶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兼具阶段性;自发性形成和外生性形成机制并存;茶产业效应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快速辐射效应明显。笔者就进一步促进中国茶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家正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三产融合,茶产业作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殊产业迎来大好的转型升级机遇,使得全国各地的茶产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产业延伸拓展趋势日益显著,出现茶和旅游的融合。在十四五规划以后的新时期,茶产业发展应明确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关系,着重从政府统筹规划、市场消费引导、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走好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李虎  董晓勇 《中国茶叶》2013,(11):12-13
为加大陕西宁强县产业扶贫力度,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全县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富民战略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根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茶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市是福建省产茶历史悠久的地级市之一,茶叶产业在推动漳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漳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叶企业竟争力不足的劣势明显,抑制产业发展瓶颈。本文将从漳州茶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漳州茶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浙江省茶旅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更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茶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旅融合发展,突破茶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完善配套、培育一体化品牌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闽南茶产业兴起于唐朝时期,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到了民国时期开始逐渐衰落。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优秀做法得到了其他茶产业的认可和借鉴。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问题成为了产业发展不可规避的一个课题。本文基于当前闽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尝试从环境法律的角度出发,对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闽南茶产业经营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魏晴 《福建茶叶》2016,(5):103-104
茶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前茶产业中的安全质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茶产业发展管理模式提出建议,以此为茶业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指导,推进茶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