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海上高含蜡油田隔热油管防蜡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高含蜡油田生产过程中井筒结蜡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隔热油管保温生产来提高井筒温度,从而达到油井防蜡目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以井口产液温度不低于析蜡点温度为目标优化了隔热油管的下入深度;研究了产液量、含水率、动液面深度对井口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井产液量增大、含水率升高,动液面深度增加后均会使井口产液温度升高,有利于减轻油井结蜡程度;对于目标油井,下入700m的隔热油管后井口产液温度高于原油析蜡点温度,可有效达到防蜡目的,此种方法可应用于海上高含蜡油田隔热油管防蜡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等效厚度法、导热系数法、导温系数法在计算保温板保温效果方面的异同,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从热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以导热系数、表面散热系数和热量为热传导方程基本参数的温度场计算方程,据此修改了以导温系数为基本参数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结果】利用修改后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能够合理地计算由不同热学性能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的温度场,能模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任意部位在任意时段的表面保温效果。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导热系数法与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等效厚度法是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近似处理,计算结果与前二者有一定差异,但相差不大;导温系数法往往得不到合理的结果。【结论】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计算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流体进泵难、泵效低、举升难度大等问题,以改善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性为目标,结合现有电加热技术,研发了一种水平井全井段电加热工艺,水平段采用大功率电缆加热,井筒段辅以小功率电缆伴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电泵井全井段电加热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并对电加热后井筒流体流动性改善效果进行了评价。E油田A01井实例计算表明,采用全井段电加热工艺后,泵吸入口温度由53.7℃提高到68.4℃,泵吸入口流体黏度由624.3mPa·s降低至325.2mPa·s,井口温度由42℃提高到63℃,油井产量增加了15.4%。全井段电加热工艺可以有效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性,提高电泵举升效率,更好地释放油井产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4.
凝析气藏注气井井筒温度场计算是循环注气工艺设计及参数优化的重要基础。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同心双管分层注气井筒温度分布计算模型,并对井口注入参数和内外油管尺寸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油管直径和内外管环空注气量是影响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注气温度仅对井筒上部的温度分布有明显影响。当外油管直径一定时,内油管直径大小对井筒温度影响较小;当内油管注气量不变时,内外管环空注气量越大,井筒流温梯度则越小,井底温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5.
长距离地上输油管道保温层厚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设计管道保温层厚度,既能保障原油正常输送,也能做到成本有效控制.建立了长距离地上管道保温层设计的传热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管道及保温层内外膜阻、外部空气对流换热及管道与保温层传热的综合作用.以管道出口温度为目标迭代求解管道保温层的最小厚度,讨论了保温层导热系数、管径和管道流量3个因素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内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小幅提高原油输送温度;保温层导热系数的增加主要影响管道的热传导性能;管径的增加则加强了对流散热而降低了流体内摩擦做功产热,对隔热层设计影响较大;而输送流量增加则减少原油与管壁的传热时间,流速增加也增加了流体内摩擦做功产热,可以有效降低保温层厚度需求.在工程实践中,应综合考量保温层导热系数、管径和管道流量的设计,平衡三者与热传导和热对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XX油矿井筒结蜡对油井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首先通过试验方法对原油基本物性以及析蜡特性进行分析,再运用SPSS大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油井产液量、含水量、生产气油比和生产时间是影响蜡沉积速率的地面生产特征,而剪切应力、原油黏度、径向温度梯度、蜡分布密度为其地下内在联系。将这4个内在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蜡沉积速率作为目标参数,使用SPSS Modeler软件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应用模型计算可以得到各油井的清蜡周期,针对蜡堵严重油井进行提前预判,采取相应清防蜡技术,降低结蜡对油田开发的不利影响,提高油井生产时率,这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井筒向地层注入热水提高驱油效率是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利用生产实际中所用油套管,搭建了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流速、不同温度、不同隔热介质情况下井筒温度场的变化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影响井筒温度变化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水流量不变时,随着热水注入温度的升高,热水在井筒中的温降越高,热损失越大;当热水注入温度不变时,随着热水注入流量的增加,热水在井筒中的温降越小,热损失越少。氮气和空气的隔热效果相差甚微。  相似文献   

8.
制冷压缩机运行过程产生的热环境对于部件及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明确压缩机机壳内空间和壳体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有助于整机性能的优化,提升其可靠性.为此,对现有转子式制冷压缩机的传热模型加以改进,考虑了储液器的影响,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带有储液器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热场计算模型.其初始输入参数:压缩机部件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压缩机输入功率、储液器入口气体温度、压缩比、压缩机电机效率、机械效率等,在明确集总模块间的传热热阻之后,通过数值手段求得各集总模块的温度.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典型结构的整机温度分布求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韩海仓 《油气储运》2011,30(3):187-191,4,5
辽河油田生产原油以稠油为主,从油井通过管道输送至联合站。含水稠油在进入沉降罐的过程中,会因沉降罐的结构设置和油水混合液速度产生不同的速度场,导致温度场的波动,使脱出油含水率不能达标。采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建立沉降罐温度场数值模型,将整个流场划分为配液管进液区域、沉降罐内部沉降区域及收油槽区域。分析进口温度分别为60℃、70℃、80℃、85℃时,油水混合液在沉降罐中的沉降分离效果和配液管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沉降罐中的"水洗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在计算时间内,沉降罐配液管出口以下部位,进液的同时未见明显的油层。沉降罐中温度低的区域,稠油粘度大,不利于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井及时采用油管生产能够有效地保证气井的稳定递减,但油管下至哪个位置对气井稳产最有利,井身轨迹对该位置是否有影响尚无深入研究.为了确定油管的合理下入深度,通过水平井全井筒试验装置的气水流动实验,对油管下深至积液水平段、斜井段不同位置处(水平段和斜井段分别积液情况时,油管下深至斜井段上端、水平段跟端、水平段1/3处、水平段2/3处及水平段趾端)试验管段内的积液特征以及出口排液量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水平段下倾时,油管下入斜井段携液气体液量最小,水平段上倾且油管下入水平段1/3处携液气体流量最小.然后利用全动态多相流模拟系统OLGA,以威204HX平台几口井的气井产能方程、气井井身结构、地层压力下降梯度作为基本参数,对不同井身轨迹时油管不同下深对应的气井生产过程的井筒积液进行了模拟.结果 表明,水平段上倾累计产气量大于水平段下倾累计产气量,水平段上倾且油管下入水平段1/3处气井的累计产气量最大.综合分析,油管下入水平段1/3附近对水平页岩气井排采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形理论通过试样木材的显微构造照片,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其分形维数,由木材横纹的多孔结构特征和不同树种木材之间相对固定的分形维数(平均值约为1.495),建立了1个计算木材径向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根据木材导热与导电规律的相似性,采用热阻模拟方法推导了径向导热系数的表达式,由木材孔隙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得到径向导热系数随分形维数变化的表达式。利用此关系式对试样木材径向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并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分形模型可以对各种木材的径向导热系数进行方便而有效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计算LNG储罐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全容式LNG储罐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稳态工况下储罐罐体的温度场分布,进而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环境温度、液位高度、对流换热系数对储罐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罐壁漏热量影响较大,环境风速对罐顶漏热量影响较大,液位高度对罐壁和罐底的漏热量有一定影响,环境风速对储罐整体漏热量影响不大,该模拟结果对全容式LNG储罐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绕组内部非稳态温度场的研究为背景,设计制作实验模型,建立了加热情况下绕组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运用解析方法对相应理论模型的内部温度场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和预测电机绕组中的温度分布,对电机的设计、制造以及电机安全稳定地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郑州地区的气象条件为参数,使用Fluent软件对沼气池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保温层及沼气池内部温度场的数值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混凝土沼气池的散热量约为发泡水泥沼气池的4.66倍,可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对沼气池的散热量影响不大,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厚度;池内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匀,没有达到沼气发酵设定的温度,因此需要增加搅拌器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平井分支井水平井筒段的变质量流动规律复杂,其水平井筒段压降难预测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即根据流体遵循的基本定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CFD软件)建立水平井筒段的数值模型,通过对建立的水平井筒段数值模型进行单相多相流动模拟研究,得到了水平段的内流场和相关的流动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分段考虑水平井筒各段压降再叠加的方法,提出了计算不同井筒流速条件下压降计算方法,这对于水平井分支井水平段变质量流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获取烟叶热物性参数,指导实际烟叶初烤等加工过程工艺参数优化,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TPS)对不同含水率及温度条件下的烟丝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建立了烟叶导热系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TPS法可较好地用于烟叶类生物质含湿多孔介质热物性分析,测试精密度较高;在25~65℃、12.5%~22.5%含水率条件下,烟丝导热系数随生物质含湿多孔介质的温度、含水率升高呈增大趋势,体积热容变化与之类似;烟丝导热系数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反映堆积烟丝导热系数与温度、含水率的关系,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最大偏差不超过4.46%。  相似文献   

17.
电潜泵在现场已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采油效率。但电潜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泵机组与油井生产参数匹配不合理,经常出现泵偏离高效区、不能在理想工况下工作的情况,对电潜泵耗电量预测带来了困难。因此,分析电潜泵耗电量的影响因素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油田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和原油物性资料,分析电潜泵系统效率、产液量、流压和含水率等因素与电潜泵耗电量的关系,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影响因素的电潜泵耗电量动态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海上稠油井电潜泵耗电量进行预测,并与现场实际计量的电潜泵耗电量以及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潜泵耗电量动态预测模型考虑因素全面、应用方便、结果可靠,能够实时地计算电潜泵在运行过程中的耗电量,为电潜泵井的高效生产及生产管理措施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持,可应用于海上稠油井电潜泵耗电量预测及新开发油田的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气井产水积液问题,海上气田采用固体泡排采气工艺技术。但该工艺技术在固体泡排剂在井筒中的溶解时间、固体泡排剂半径等工艺参数选取上仍以经验为主,无相关技术理论支撑。为此引入基于Fick的扩散定律建立球形固体泡排溶解特性释放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井筒中球形固体泡排剂释放速度和累计质量释放百分比。对影响球形固体泡排剂溶解特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泡沫剂释放速度与有效扩散系数和固体泡排剂半径有关。在实际球形固体泡排排水采气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述影响因素分析对加注时间间隔、加注固体泡排剂的半径进行预测,并为球形固体泡排剂溶解特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新疆砌块复合墙体和砖墙日光温室的传热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新的二维传热模型来模拟和优化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墙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ansys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模拟,使用UG软件对日光温室造型,将顶部保温被等结构适当简化,计算域分为内部与外部空气两部分.运用DO辐射模型和湍流模型模拟,采用CFX-Post计算处理,得到温度云...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秦朔  张亚东  郑炜博  范路  杨秀丽 《油气储运》2020,(12):1401-1407
针对胜利油田在用水套炉存在热效率低、过量空气系数大、负荷率低的问题,采用水套加热炉校核及调风计算程序,计算了负荷率、过量空气系数、污垢热阻与水套炉热效率的关系,反算了当前运行水套炉的污垢热阻。分析发现:负荷降低,散热损失增加、排烟热损失降低,两项总热损失变化不大,水套炉热效率受负荷率影响很小;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排烟温度随之增加,两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水套炉热效率快速降低;在运水套炉污垢热阻明显偏大,致使水套炉排烟温度、水浴温度明显高于理论计算值,导致水套炉热效率低下。提出水套炉提效的关键措施:及时清洗污垢、定期更换炉水、加装烟气分析仪、更换自动调节燃烧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