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群体的不断扩大,茶文化作品的不断丰富,"茶德"、"茶道精神"等文化内涵逐步诞生并融入事茶人和爱茶人的精神生活,"茶人"渐渐从茶叶工作者的通称成为一种"道德理想",本文主要就茶人在生活、精神追求、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概述,为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老丛水仙,是武夷岩茶两大当家品种之一——水仙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韵味受到很多茶客的青睐。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生产经验,对比其他品种岩茶的生产,对"老丛水仙"的概念、品质特征、种植栽培、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作详细叙述,旨在让读者对老丛水仙的特殊性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姚月明  陈永霖 《茶叶科学》1989,9(2):151-154
武夷肉桂系福建省武夷山众多的岩茶名丛之一,属闽北乌龙无性品系。按正宗武夷岩茶制法,对肉桂与水仙进行了感官和理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肉桂具有辛锐持久的花果香和较醇和的滋味,是适制岩茶的佳品之一。同时,就肉桂岩茶制法对香气滋味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目前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左右,茶叶产量约7000吨,茶叶总产值10多亿元,茶叶企业(包括小作坊)有2000多家,茶叶是武夷山人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武夷岩茶产区除水仙、肉桂主栽品种外,现有名枞、单枞众多,如茶王大红袍就有拼配大红袍和纯种大红袍之分,拼配大红袍由水仙、肉桂及其他品种、甚至陈茶拼配而成,而纯种大红袍也有奇丹、北斗1号等不同观点。名枞如水金龟、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还有向天梅、胭脂柳、留兰香、玉麒麟、  相似文献   

5.
叢(音Cong;潮音“层”),别写“欉”,简化“丛”。《尔雅·释木第十四》载:“灌木:丛木。”注:“灌木曰丛。” 樅(音Cong;潮音“宗”),简化“枞”。《尔雅·释第十四》载:“枞,松叶柏身。”枞是长绿乔木,叶如松,干如柏,木材轻软,可供建筑造纸之用。 上述引文说明,“丛”、“枞”有别,而且非常明显。可见“凤凰单丛”绝不能写成“凤凰单枞”。但现在出  相似文献   

6.
赣傩面具纹样作为传统的艺术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文化体系之中占据着独特地位。茶文化发展千年,不断与时代相结合,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茶人服"正是古老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有着创新性和时代感。将赣傩面具纹样应用到"茶人服"的设计之中,同样是对传统文化的开拓和创新。这不仅对赣傩面具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茶人服"的设计也有着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精神是以茶作为载体、媒介,呈现出神话中人,道士、儒者、僧侣、政治家、科学家的精神,不同人群通过茶叶种植、加工、品饮、传播过程中,展现出的非物质化的体验,茶人都表现出"爱"的精神,造福人类。研究不同代表的茶文化精神可以促进茶文化发展,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5,(6)
<正>为了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引领青少年走进茶的世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教育教师工作委员会联合有关机构以"2015北京国际茶业展"为契机,共同开展"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活动。在为期四天的展会期间,我们为"小茶人"们准备了丰富多彩地茶文化互动活动。其中包括"寻茶之旅"的趣味答题、画茶画和制作茶文化小书签,以及亲手制作"山茶"等互动体验活动。同时准备了丰富的茶文化文艺活动,茶故事大会将带你走进茶的世界,以有趣、易懂的茶故事为载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日茶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但由于两个民族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对该思想的展现也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日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民族特征,并从茶人、茶室和茶道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茶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进一步丰富退休老茶人的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茶人精神和茶文化。日前,由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联合主办的2018春·老茶缘钱塘茶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茶叶集团等在杭退休老专家、老茶人和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年轻茶人近60人  相似文献   

11.
漫话武夷岩茶——兼论岩茶优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之久,茶区之广,名茶之多,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尤为卓著的是武夷岩茶,为茶中瑰宝,乌龙茶中的珍品.武夷岩茶原产于武夷山,自然环境独特,生长于碧水丹山地带,因受优美生态环境熏陶,使岩茶品质独具“岩韵”风格特点.目前,武夷岩茶广受追捧,这是武夷岩茶“岩韵”的品质、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岩茶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也因武夷山为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演化区域,其特殊生态,丰富的名丛种质资源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铸就了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同时为世界孕育出灿烂的武夷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武夷岩茶随着武夷山双世遗的申报成功,武夷山旅游的升温,武夷山茶文化的大力推广,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股武夷岩茶热迅速在全同各地兴起。武夷岩茶成为武夷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元旦,富黎华妙语茶艺轩"茶人之家"在妙语茶艺轩举行成立庆典。参加庆典的有省科协、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州市茶叶协会、福建农业大学、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公司、省商检局和福州各茶艺馆的茶业界人士一百多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思翔到会并讲话,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致词,庆典会上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张天福老先生被公推为会长。"茶人之家"是富黎华大酒店妙语茶艺轩主办,以省茶叶学会为业务指导的一个茶人聚会、论艺、品茗、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的场所。旨在团结联系茶人,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倡茶人精神,提倡茶礼,…  相似文献   

14.
正"岩韵"这东西,让武夷山茶人很纠结。虽然它是上品武夷岩茶滋味的一种雅称,但是总是表达不清楚。每当好事者穷问不舍时,主人则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敷衍之,搞得人一头雾水。我也常为韵字所累,感到这个东西好像就在脑际,但总是讲不出来。太深遽了!不是吗?诗词文赋有文韵,音乐歌曲有音韵,连人也讲风韵,有的女性,上了年纪还"风韵犹存"。可见"韵"是高雅而又难于表达清楚的东西。至于岩茶之"岩韵"也是如此。它的出现不过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现我国礼仪之邦、大国风貌的有效途径。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与演进,茶人服也随之诞生。茶人服是茶文化内涵的具体展现,其将传统文化的民族美、形韵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通过融入一定的佛学禅意,茶人服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本文介绍了茶人服的具体概念和设计特点,并对其蕴含的美学内涵做了相关研究,探讨了茶人服的美学演变过程,以便为茶人服的后续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天邑     
《福建茶叶》2011,(2):67
武夷山市天邑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武夷山(武夷山市旗山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和现代岩茶生产加工工厂,是国内专业从事武夷岩茶种植、生产、销售、研究及中国茶文化推广的品牌型骨干企业。公司在武夷山拥有茶园上千亩,茶园的品种多为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祖国茶文化,树立名冠中华的武夷岩茶精品形象,发展武夷茶叶生产,振兴茶业经济,促进茶叶贸易往来。武夷山99首届岩茶茶王赛在福建乌龙茶发祥地,武夷山九曲溪仙凡界码头隆重举行。茶王赛主评委是由全国茶叶知名专家张天福教授担任,邀请海内外茶叶经销商、茶叶科技界、企业界、新闻界等各界知名人士600余人。参赛厂家78家,赛品送样有99个,经过赛前初评,在肉桂、水仙、名丛、品种4个系列中各选出6个样品进行密码标号,严格地按色、香、味、形的内容,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赛方法。24个赛品经过评委们严格认真地反复品评筛选出肉桂茶王、水…  相似文献   

18.
(一)茶王获奖者(6个)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山市岩茶厂乌龙茶闽北水仙建瓯龙兴茶叶有限公司乌龙茶铁观音泉州日香茶业有限公司乌龙茶佛手永春苏坑天源茶厂绿茶品品香牌文洋翠芽福鼎市品品香茶厂花茶茉莉花茶王福安茗春馨香茶叶有限公司(二)金奖获得者(17个)乌龙茶白芽奇兰漳州芗城晨晖茶庄乌龙茶凤凰单丛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乌龙茶肉桂武夷山市星愿有限公司乌龙茶闽北水仙建瓯市茶厂乌龙茶“鼎仙岩”牌闽南水仙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永春支公司、永春湖洋镇政府乌龙茶铁观音安溪县西坪镇龙坪村乌龙茶“鼎仙岩”牌佛手福建茶叶进出口公…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进一步丰富退休老茶人的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茶人精神和茶文化。4月8日,由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联合主办的2018春·老茶缘钱塘茶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中国茶叶博物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学系、省农业厅,省茶叶集团等在杭退休老专家老茶人和中茶博的年轻茶人近60人参加。本次茶会主题:品龙井新茶,诵古今茶诗。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主  相似文献   

20.
《茶叶》2021,(3)
正7月9日,庆祝建党百年暨2021夏钱塘茶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茶会以"老茶人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祥有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及60多名来自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茶院、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省农业厅、浙茶集团等茶界老领导、老专家、老茶人参加。以老茶人特有的方式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程,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共同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