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蜜2号西瓜     
淮蜜2号西瓜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来的小型西瓜品种,果肉红色,肉质脆,汁多爽口,风味好,抗逆性较强。早熟,品质好,低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因此,可以在早春通过多层覆盖实现提早上市,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羞月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小果型西瓜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早熟黄肉型西瓜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第1雌花节位7-8节,春季保护地栽培,全生育期90d,坐果至采收需28d左右;果实高圆形,花皮绿色覆狭齿带,皮厚0.5em,中心糖度11%;口感好,抗逆性强,适合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在实施江苏省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和淮安市、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过程中引进了包括蜜童在内一些优秀的西瓜品种,并研究了适合于当地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丰富了徐淮地区西瓜品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大风暴雨天气较多恶劣,西瓜生长面临强光、高温、多雨以及由其所诱发的病虫害的危害,难以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现针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阐述小型无籽西瓜蜜童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其它地区和其它品种的西瓜夏季高产栽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当地生产、市场需求,经过几年的生产示范推广,探索出设施番茄和菜用甘薯周年生产新模式,该模式即通过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和菜用甘薯越夏栽培,实现高效生产,每667m2年纯收益21 500元,不仅解决了生产上缺乏合理的周年生产模式,土地利用率低,重茬、连作障碍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新鲜绿叶型保健蔬菜,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9~2011年,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甜樱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栽植株行距3m×4m,4个品种隔行栽植。栽植第3年每666.7m2产量早生凡达12.3kg,黑珍珠21.7kg,砂蜜豆9.7kg,红灯4.6kg。  相似文献   

6.
布利塔长茄是由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培育的高产抗病耐低温优良品种。2009年江苏省农科院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并在淮阴区渔沟镇种植,667m2产量达15000kg以上,667m2效益达  相似文献   

7.
徐春2号为春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日本扎幌绿为亲本经系统选育,于2003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淮北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菜用大豆早春种植,  相似文献   

8.
每年4~5月,扬州地区薄皮辣椒价格较高,种植效益好.当地农户主栽品种是苏椒5号,其早熟性好、口感佳,但后期果小、商品性差.针对这一缺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早熟大果薄皮组合7065,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椒201301),定名扬椒5号.在试验示范推广中总结了早春大棚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大棚早熟西瓜在江苏淮安市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菜农增收不可或缺的好项目,但因其连作障碍,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其产业的发展。为了建设蔬菜“四新”技术展示平台,为淮安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8年在淮安市蔬菜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综合运用并实施“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新技术”试验示范,在苗期利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和“西瓜嫁接换根技术”,使西瓜抗病、根系发达、幼苗健壮。在大棚生长和发育阶段,利用“软管滴灌技术”和“AR156制剂生物防治技术”,通过改善大棚灌溉条件和土壤菌落成分结构,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使西瓜生长环境大大改观,达到控制西瓜病害、克服土传病害的目的,取得了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的佳绩。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鄯善县辟展乡大东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是鄯善县自2009年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以来建成的规模较大的示范基地,占地面积达3 000亩。示范基地在建设之初严格按照各项标准化指标进行,建成后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主要以温室葡萄、西甜瓜、番茄生产为主,基地还建立了无害化防治示范区,由于生产的果蔬外观好、品质高从而得到市场认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25个西瓜砧木品种及14个甜瓜砧木品种从嫁接成活率、抗病性、果实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砧木5号、京欣砧2号和西嫁强生作砧木的嫁接西瓜苗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嫁接苗成活率较高,定植后生长势较强,抗病性较强,果实品质好,单果质量增加,产量高,可在江苏地区示范推广。砧木2号和京欣砧3号作砧木的嫁接甜瓜苗表现成活率高,单果质量增大,产量增加,但是甜瓜品质不够好,还有待于进一步引进适合江苏地区的甜瓜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地区采用大棚西瓜—蕹菜(空心菜)—叶用豌豆土壤改良周年生产模式,通过湿旱轮作,减少了病虫基数,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肥力,每667 m~2周年效益可达20 000元。2018年南京市果用瓜类面积达0.62万hm~2(9.29万亩),总产量21.25万t,其中江宁区横溪街道西瓜保护地面积0.37万hm~2(5.5万亩),总产量16万t。西瓜主栽品种为小兰及早佳8424,其中横溪西瓜于2018年9月成功登记为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2018]第2号)。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带,气候冷凉,辣椒生产主要以日光温室春到秋大茬栽培为主。2010年引进"陇椒5号"辣椒在台子乡河东村、林川乡许家村进行试验示范,2011年在互助县主要设施基地进行推广,表现良好。该品种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博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博斯腾湖乡连续3年进行西瓜套种玉米育苗移栽试验。2015年试验示范推广面积1 100亩,平均亩纯收入3 000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了土地可利用率。现将西瓜套种玉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基质育苗1.1品种选择西瓜、玉米同属短日照作物,套种可缩短作物生育期的矛盾。西瓜选用早熟品种,如安农2号。早熟西瓜品种生育期短,在  相似文献   

15.
小型西瓜因果小、皮薄、瓤质细腻、糖分足、口感好,且与现代家庭的消费需求吻合,深受市民青睐,需求日益增长.为配合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做好新优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推动荆门市设施西瓜栽培结构升级、新优品种储备的步伐,促进西甜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凌千鼎种苗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引进19个小型西瓜新品种,在荆门市漳河新区双井村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设施栽培基地进行了早春试验与示范栽培,现将早春设施小型西瓜立架栽培技术总结和新优品种推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国军  王瑞珍  秦文  陆艳  孙霞 《蔬菜》2021,(3):36-38
为了适应里下河地区设施蔬菜持续旺盛发展的良好趋势,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种植效应,探索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核桃乌"青菜1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使667 m2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达13 000元。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等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广大棚早春西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椒13号是由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果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色价15.8,适合提取辣椒红色素.天椒13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10-37为母本,以牛角椒自交系10-1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2010年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进行组合观察试验,表现中熟、抗病、丰产,红熟果深红色,商品性好.2012-2013年进行品比试验,2013-2014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每667m2干椒产量400 kg,比同类型品种美国红增产50%左右,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美国红,累计示范面积110 hm2,2015年2月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登记,编号甘认菜2015017.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东台地区在西瓜产业、慈姑产业发展中遇到连作障碍问题,为探索西瓜和慈姑产业共同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东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3年的研究、试验,摸索出一套早春大棚西瓜—慈姑水旱轮作的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克服了连作问题,并在当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宝兰西瓜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制的杂种一代西瓜新品种。该品种较抗旱、耐热、坐果性强、果皮薄、可食率高、果形好、大小适中,早春、初夏及夏秋均可栽培,且管理操作简便,深受瓜农的欢迎。建瓯市2005年从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试种,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宝兰已成为本地瓜农的首  相似文献   

20.
正连菜豆1号是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菜豆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菜豆201505)。连菜豆1号为中熟菜豆品种,适宜在江苏地区作春季和秋季露地、大棚栽培,现将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2014~2015年连菜豆1号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表现为耐低温弱光,耐热性好,对锈病、叶霉病、病毒病抗性强;播种至采收嫩荚需63.1d,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